s 閱讀頁

《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

  三國的故事最早記載在史書上麵,如兩晉人陳壽所寫的《三國誌》,那是二十四史中的一部,是學者所寫的“正史”。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並不是由某一個文人獨立創作的,它的成書過程很漫長。

  三國的故事在民間開始流傳,至少在晚唐時就已開始。晚唐有位大詩人李商隱有一篇《驕兒詩》上記載了當時講三國的事:“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宋代時,說書唱戲很發達,因為三國故事的內容很生動,就自然成了藝人們喜歡采用的素材。北宋時,有個專門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很受人歡迎。說“三分”也就是講說“三分之國”的故事。南宋到元,三國故事開始大量被搬上舞台,金元時代演出的三國劇目就有《三戰呂布》、《赤壁鏖兵》、《隔江鬥智》等三十多種。元代還產生了一部《全相三國誌平話》,它是三國故事最早的寫定本,是根據口頭說唱寫下來的。但由於沒有經過文人的加工,寫作上粗糙,文詞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謬誤。

  以上這些說唱和本子,基本上都是擁戴劉備、張飛一夥而反曹操的,不管如何簡陋粗糙,卻為更精備完整的《三國演義》的誕生奠定了基礎。羅貫中正是通過改編、整理,並參閱陳壽正史而寫出影響深遠的《三國誌通俗演義》的。這本書最早的刊本是嘉靖本,全書二百四十則(節)。自從《三國誌通俗演義》出了之後,新的刊本也紛紛上市。一般都以嘉靖本為底本,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上的增刪,以及卷數和回目上的整理工作。古人沒有“版權”一說,因而怎麽改,怎麽出都沒關係。有的就將嘉靖本的兩“則(節)”,合並成了一回,以至形成了後來的一百二十回的構架。

  清朝康熙年間,毛宗崗以嘉靖本《三國誌通俗演義》為底本,經過辯證史實、增刪文字、更換論讚、改回目為對偶,使全書水平又一次提高,封建“忠”、“義”思想也更增加。這就是後來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三國誌通俗演義》寫的是從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起,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長達近百年的曆史故事。通過對魏、蜀、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等複雜鬥爭的藝術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和人民在動亂時代的苦難,表達了反對戰爭分裂,向往國家統一和歌頌忠義仁政、譴責暴政奸詐的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作為以政治軍事鬥爭為中心的曆史小說,凝聚了在漫長封建時代中所積累下來的豐富的軍事、政治鬥爭知識和實際經驗,反映了以智者為中心的英雄史觀。善於描寫戰爭是它藝術上突出的成就。在描寫戰爭時以人物為中心,著重描寫雙方的戰略戰術、形勢對比和地位的轉化,從而使大大小小的戰爭千變萬化,各具特色。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搖曳多姿。所寫四百多個人物,大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尤其注意把人物放到現實鬥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表現其思想性格。關羽、諸葛亮、曹操、張飛、劉備、周瑜等,已成為中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其中不乏浪漫主義成分,唯人物性格缺少發展。作品結構宏偉、布局嚴謹。頭緒紛繁卻又剪裁得當,情節曲折,場麵壯觀。采用半文半白的淺近文言,語言簡潔生動。清初毛宗崗假托金聖歎之語,稱之為“第一才子書”。

  《三國演義》標誌著曆史演義小說的輝煌成就。在推動曆史演義小說的繁榮及對戲劇、評話等創作,均產生過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曆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曆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