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夏商西周兵製

  夏朝是中國階級社會的開端,國家及其軍隊從此產生,反映統治階級意誌的軍事製度也隨之出現。經商至西周,奴隸社會的軍事製度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夏朝的軍事製度

  這一時期史料缺乏,據《尚書·甘誓》記載,夏王控製軍隊,其下有“六事之人”,可能表明夏王轄有分工不同的人員。這時已有戰車,車上的成員區分為左、右、禦。對作戰人員還有獎懲規定。可見,隨著國家及其軍隊的產生,出現了組織和管理軍隊的一些製度。

  商朝的軍事製度

  商朝除王室擁有強大的軍隊外,各宗族或各方國也都掌握相當數量的軍隊。“王其令五族戍臿”(《殷契粹編》·1149)、“令多子族從犬侯寇周,葉王事”(《殷虛書契續編》·5·2·2)等卜辭表明,這些宗族或方國的軍隊須聽從商王的調遣。

  商朝軍隊有步卒和車兵,作戰方式以車戰為主。戰車一般由兩匹馬駕挽,車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駕車,居左者持弓,居右者執戈。車下隨行徒若幹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現過“步伐”的記載,可能表明當時有獨立的步兵隊伍。“王作三師右中左”(《殷契粹編》·597)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最大編製單位可能是師。“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殷虛書契前編》·3·31·2)、“王令三百射”(《殷虛文字乙編》·4615)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組織可能以100人為基層單位,300人為中級單位,並有右、中、左的區分。

  商朝軍隊的武器裝具,據考古發掘和甲骨文記載,主要有戰車、弓、箭、戈、矛、刀、斧、鉞、幹盾、矢鏃、頭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鏃、頭盔等是用青銅鑄造的。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商王陵墓內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個,說明商朝對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製度。

  西周的軍事製度

  在沿襲商製的基礎上又有很大發展。周初,王室強大,“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軍權集中於周天子手中。其下有“友邦塚君、禦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尚書·牧誓》)等官職,仍不分文武。各諸侯國及一些貴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軍隊,但一般須聽從周天子調遣。西周晚期,王室衰微,遇有戰事則往往倚重一些諸侯國和貴族大臣的軍隊。

  西周軍隊的士卒均由“國人”(都城及其周圍的奴隸主和平民)充當,奴隸隻能隨軍服雜役。金文中有“西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的記載(《禹鼎》、《舀壺》),表明西周軍隊的最大編製單位是師。但是,《周禮·夏官》稱:“凡製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則未見有此類記載,據以推斷,西周軍隊中可能不存在軍的建製,也難於有這樣規整的組織體係。

  西周軍隊的主要兵種是車兵。戰車一般由4匹馬駕挽。車上有甲士3人,隨車有徒卒,一般12人,車馳卒奔,簇擁前進。兵器仍用青銅製造,但比商朝有較大發展。出現了兼備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斬,便於近戰的短劍。甲胄、幹盾用皮革製成,綴以青銅泡,更為輕便,並增強了防護力。戰馬也裝備了護甲。還規定有戰前檢查武器裝備的措施。戰鬥中已采用旌旗金鼓指揮,要求行列整齊,攻伐協調,進退一致。注意了不輕易殺降和擄掠。這些製度的建立和實施,不僅對西周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的軍事製度也具有深遠影響。

  西周兵役的具體情況是:“國人”為兵員主要來源。“國人”有“持幹戈以衛社稷”的義務。在軍中,貴族和武士一般擔任車乘中的甲士,成為軍隊的骨幹,普通國人則充任戰鬥徒兵。但“野人”並非絕對不服兵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