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和平鴿飛來了

  在巴黎附近的別墅裏,北越代表站成一行好像是等著迎接他們的美方談判代表。基辛格迫不及待地要製造一種友好氣氛。“這不是我的責任”,他握著黎德壽的手說,“轟炸不是我的錯。”雖然北越終究沒有忘記發表一個措辭嚴厲的演說,但他們很快表示他們願意認認真真坐下來達成一項新協議。到第二天早上結束之際,即1973年1月9日,協議的基本原則已經形成。

  基辛格用充滿感情、奉承討好的語言給尼克鬆發了電報:“我們用新的重大談判突破來祝賀總統今天的生日……。我們能走到這一步是因為總統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他使北越人相信他不會屈從於國會,也不會屈從於公眾的壓力。”

  尼克鬆善意地作了答複:“你今天所做的是我6年來收到的最好禮物。”

  待與北越代表團告別宴會結束後,基辛格深夜來見尼克鬆。他倆在一種充滿關切之情的氣氛中談了兩個小時,“那天晚上,我感到自己對他懷有一種奇特的眷戀之情,”基辛格回憶道,“盡管我們都感到我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太多,無法再走到一塊”

  尼克鬆從他的角度在回憶中寫道:“我走出來送他上車。我告訴他,國家感謝他所做的一切。直截了當地表揚人叫我很不自在……但亨利期待著這個,我這樣做是對的。他反過來回答說,如果不是我——照他所說——有勇氣作出12月8日這樣困難的決定(‘聖誕節轟炸’),我們不會取得今天的成果。”

  1973年1月的協定基本上跟10月達成的協議一致。基辛格聲稱1月協議有一項微妙但重要的北越方麵的妥協,就是用一條非軍事化地帶把南北方分隔開。協議用的語氣含糊不清,說是雙方決定使“平民通道”正式化。基辛格後來不敢肯定地聲稱,這意味著武裝通過這個地帶是禁止的。

  然而基辛格作出的讓步才是最重要的:分隔南北雙方的界線繼續被看作暫定分界線而不是國境線。這意味著,阮文紹堅持把南越當做被北越侵略的主權國家的要求被基辛格閹割了。

  基辛格的才智在這些地方得以發揮:巧妙地把妥協偽裝起來,回避有爭議的問題,並且用一種獨到的模棱兩可把這一切包裝起來。

  基辛格的助理黑格等人認為,轟炸北越的目的應該是得到原則上更令人滿意的協定,起碼要把北越軍隊從南方趕出去。

  北越聲稱1973年的協定基本上是他們1969年5月提出的10點計劃模式。其實,這是有一點本質上的不同的。1969年5月的10點計劃中,河內堅持用一個親共聯合政府替代阮文紹政府。

  但1973年1月的這筆交易,其代價是昂貴的:美國額外增加了20 552死亡人數,美國社會組織變得如一盤散沙;人們開始藐視政府權威;美國聲譽在海外遭到嚴重損害,尤其是在整整一代年輕人中間;戰爭擴散到老撾和柬埔寨。並且,這筆交易剛剛持續了兩年,共產黨就完全控製了南方,趕走了阮文紹。可見,雖然基辛格用談判解決爭端的動機令人欽佩,但美軍如果在1969年聲稱已為西貢履行了義務,然後全麵撤軍,其後果要比1973年這樣做好得多。

  “在這個協議下,你認為西貢能生存多久?”埃爾希曼問基辛格。他期待得到一個保證,但吃驚地,甚至極有震撼力地聽到,“我想”,基辛格說,“如果他們幸運的話,能維持一年半左右。”

  這就是尼克鬆、基辛格把戰爭拖延了四年所能做到的:在美國撤軍和西貢潰敗之間造成一段“體麵的間隔時間”。

  最重要的是,基辛格和尼克鬆雖然秘密告知阮文紹,他們會用武力強迫北越履行協定上的條款。這件事兩年後當西貢開始崩潰時給捅了出來,引起一片嘩然。

  “正是這些承諾說服我簽了字。”阮文紹過後說。

  但這些秘密保證違背了應由國會批準軍事承諾的原則,因而觸怒了亨利·傑克遜等一批參議員,他們促使國會通過切斷對西貢的所有經費的決議。

  但不管怎麽說,巴黎協定把美國從絕望的越南泥潭中拔了出來,使它又能像過去那樣在世界上扮演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角色。靠結束這場戰爭,打開中國大門,與蘇聯搞緩和,基辛格幫助製訂了一個有利於全球穩定的三角。這是肯尼迪、約翰遜政府不敢想象的,也是外交政策製訂集團的遲鈍的官僚們永遠做不到的。

  這也意味著尼克鬆的第二任有可能繼續推行和擴展創造性外交。在國會大廈的台階上,基辛格帶著86歲的父親路易斯觀看了第二任就職儀式。當參議員和政界顯貴走上來向亨利·基辛格道賀時,路易斯·基辛格容光煥發,激動萬分,好像不相信這是真的。“他生活的全部痛苦似乎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得以補償。”基辛格注意到。

  三天後,即1月23日,尼克鬆宣布停火。為了給羅傑斯一點撫慰,基辛格同意不出席由國務卿參加的巴黎正式簽字儀式。記者海倫·托馬斯打電話給基辛格問簽字儀式開始時他在做什麽,他回答說:“造愛而不是製造戰爭。”

  §§第十六章 崩潰中的騰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