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黎明前的曙光

  1972年5月,美國在海防港布雷和轟炸河內後不久,北越的軍事進攻劈劈啪啪熱鬧了一陣,被迫停了下來。在越南南方,北越仍舊退回到四年前的戰線與西貢軍隊僵持著。

  重要的是,基辛格一手促成的三角式全球均勢開始發揮作用:由於美國成功地與中蘇建立了現實關係,北越感到自己被以前的庇護國孤立起來。

  在越南南方,北越有14萬多軍隊,並且還支持著民族解放陣線同等數目的遊擊隊,但河內發現要短時間內擊敗有美國空軍支持的南越120萬軍隊是不可能的。於是,1972年8月,在戰鬥了12年後,北越政治局終於投票決定以談判方式解決爭端。

  在巴黎的共產黨談判使者開始暗示他們不再要求立刻用一個“聯合”政府取代阮文紹政府,而美國政府早已放棄要求北越退出南方的立場。這樣的話,達成協議隻剩下一些枝節問題。

  基辛格想在11月7日總統競選日之前簽署停火協定。民主黨已提名喬治·麥戈文,一個反戰鴿派人士為總統候選人,基辛格急於把停火協定作為政治資本獻給尼克鬆,以便打擊麥戈文。

  事實上,基辛格的主要動機是他感到美國在競選之前處在更有利的談判位置上。共產黨迅速擬定了一個談判時間表是因為他們害怕尼克鬆一旦再次當選會拿他們開刀,他認為可以利用黎德壽和他的河內政治局的急切心態叫他們作出更多的讓步。他的感覺是對的。

  然而,尼克鬆並不想在競選前急忙達成和平協定。因為這看上去像是為爭取選民而刻意策劃的政治陰謀,有損共和黨和尼克鬆的形象。尼克鬆還懷疑基辛格想在大獲全勝的競選中為自己撈取榮譽。尼克鬆現在已沒有心情跟他的助理平分秋色。並且,他認為他再次當選後能處於更加有利的談判地位,因為“敵人將不得不了結此事,不然的話他們將要承受我們能夠給他們造成的一切後果”。

  何況,尼克鬆對用談判解決問題壓根兒不抱希望,這點也是他和黑格討論的結果。黑格的晉升是史無前例的,尤其作為一個隻做辦公室文職工作的人。在他得到第二顆星的6個月後,即1972年9月,他被提升為4星上將,陸軍副參謀長。

  在8月14日的第二次會議上,基辛格已看出河內已不再堅持從罷黜阮文紹為停火的先決條件。但尼克鬆卻很輕蔑地向黑格表示他根本不相信會有任何進展。

  南越總統阮文紹對用談判解決爭端也不熱心。他壓根兒不想要美國軍隊撤退,也不願接受北越軍隊仍留在南方的停火協議。再說,他需要足夠的時間並要求得到預先通知來使他的國民對和平妥協條約有思想準備。基辛格對這些要求一點兒也不敏感。“北越人總是譴責我們是美國的傀儡”,阮文紹後來說,“而基辛格就是把我們當傀儡者。他們對我們不是平等對待。我們要成為談判的一方,但他們卻背著我們幹,並且幾乎什麽也不告訴我們。”

  當然,阮文紹自己也往往因態度粗魯而把事情弄得很糟。他屢次拒絕會見美國駐越大使——很有教養的艾爾斯維斯·邦克,並且隻把基辛格和黑格當做普通信使來看待。

  隨著基辛格與黎德壽在巴黎的秘密會談越來越接近實質性階段,基辛格意識到保守秘密除了能滿足自己喜歡作戲的心理,除了能使北越鑽空子欺騙輿論外,已變得毫無用處。但他仍改不了偷偷摸摸的習慣。為了出席9月15日那次會議,他有意在旅館門前掛了個“請勿打擾”的牌子。把自己的噴氣式飛機留在倫敦的希思羅機場,乘另一架飛機離開倫敦去巴黎。“這毫無意義——就像小孩子的把戲,因為我們將在這一天宣布與黎德壽的會晤。”他承認道。

  另一次巴黎會議將安排在10月8日,基辛格知道這次會議將會產生決定命運的突破。他帶黑格一起去,因為據他聲稱,黑格對西貢能承受什麽樣的妥協有第一手意識,但實際上,他後來坦白,他是怕黑格在他背後搗鬼。

  果不出所料,黎德壽提出的方案幾乎每一細節都向美國立場邁了一大步。基辛格感到這是他一生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當他們美國人獨自在一起時,洛德高興得手舞足蹈,黑格激動地宣稱他們成功了,他們為戰鬥和死亡在越南的士兵挽回了榮譽。

  10月16日,基辛格又與黎德壽召開了一次長達16小時的馬拉鬆式的會議,達成一項雙方均能接受的協議,明確規定不用一個聯合政府來代替阮文紹政府,但南方的共產黨占領區將由民族解放陣線省革命政府管理,戰爭停止,美國人將撤出這一地區。

  雖然基辛格費盡心機想促成老撾和柬埔寨也停火,但他沒有成功。河內保證一個月後在老撾實施停火協議,但抗議道:他們對柬埔寨紅色高棉的影響越來越小,無法做到這點。黎德壽說的是實情,幾年之後,戰爭在北越共產黨政府與柬埔寨之間爆發。美國當時對這種形勢發展一無所知。

  基辛格未向西貢阮文紹總統透露一點他已起草成形的協定。基辛格處於策略上的考慮,覺得應先描述一個暗淡的談判前景嚇一嚇阮文紹,這樣等到阮文紹看到真正的協定時才會鬆一口氣,欣然應允。

  問題是阮文紹就是害怕美國背著他跟北越交易,所以,無論基辛格將來會說什麽,無論他的論點多麽強有力,阮文紹根本就不信任他。

  從巴黎回來後,基辛格和黑格一塊到尼克鬆的密室去匯報。基辛格樂不可支,因為自從他和尼克鬆打開中國大門,與蘇聯建立緩和關係後,他們又將實現剩下的目標——結束越南戰爭。尼克鬆對基辛格的協定表示同意,但要求必須征得西貢的同意才能簽署。如果西貢不同意,就推遲到總統選舉之後再說。

  基辛格意識到麻煩來了,他已答應北越,不出兩星期,他將到河內去參加簽字儀式,北越已在為做東道主而準備著。如果美國反悔,北越會公布協定內容。美國國會肯定會要求簽署這項協議而不是拖延戰爭。但基辛格並未預先通知北越達成協議的時間可能會推遲。

  在基辛格就細節問題繼續和北越磋商的時侯,尼克鬆仍舊堅持不急於簽字,曾因黎德壽等人改變談判立場而激動不已的黑格不但不幫助基辛格說服尼克鬆,反而背著基辛格慫恿尼克鬆不要改變其看法。基辛格采取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步驟:他把巴黎商定的一攬子協議向國務卿羅傑斯和盤托出,並請求他的部門給予支持。羅傑斯提醒他,如果他早這樣做的話,什麽事都會順利得多。羅傑斯成為協議的堅定支持者,並告訴尼克鬆,不可能再產生比這更好的協議了。

  可是,當基辛格飛往西貢征求阮文紹的同意時,阮文紹不僅對他怠慢有加,並且斷然拒絕在協定上簽字。

  “這是我外交生涯中最大的失敗。”基辛格告訴阮文紹。

  更關心自己國家前途而不是基辛格生涯的阮文紹絲毫不為之所動,“怎麽,”他說,“你是急於想獲得諾貝爾獎?”

  尼克鬆獲悉西貢的態度後,通過黑格不停地向基辛格打電報,要他取消河內之行,並聲稱決不停止對北越的轟炸。黑格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其他助理談話中公開和基辛格對抗。他已提名為陸軍副參謀長,不必再裝成基辛格的忠實助手。他認為基辛格想去河內已有越雷池之嫌。

  基辛格從西貢直接回華盛頓後,叫尼克鬆大為恐慌的是,基辛格開始向新聞界泄露談判內容。尼克鬆曾對科爾森說:“我猜現在大家都會以為基辛格贏得了這次選舉。”

  基辛格向新聞界透露談判內容並不像後來人們指責的那樣是為了讓尼克鬆再次當選。他這樣做主要是針對兩個越南首都。對西貢,他要讓他們知道美國非執行他起草的協定不可。對河內,他要向他們保證西貢問題不是什麽大障礙,協定的基本綱要不會改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了一句叫他多年不得安寧的話“和平在望”。

  此言一出,股市直線上升,新聞界歡呼雀躍,稱越南問題已到了“隧道盡頭”。尼克鬆氣得發瘋,認為這削弱了美國的討價還價的能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