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附十六:客觀科學的態度分析戰爭

  蘇德戰爭的進程及其結果,證明了楊傑的分析和預見是正確的。

楊傑對蘇德戰爭的評論,使人們在困難的情況下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在希望中又看到了困難的實際情況,因而就要認真對待、慎重處理各個具體的戰役及國際間複雜的情況。楊傑之所以能夠正確分析戰爭、科學預見戰爭的結局,我認為除了楊傑對複雜的世界形勢,特別是對列強各國,有較深刻的全麵的了解和認識以外,主要是:

第一,楊傑對當時社會主義製度的蘇聯有較全麵的認識。

楊傑在1933年任歐洲軍事考察團團長時,曾第一次訪問了蘇聯,對蘇聯有了初步的認識,給他留下了較好的印象。1937年至1940年他在蘇聯任職期間,對蘇聯社會主義製度進行了較全麵細致的研究,他在《蘇聯現狀》一文中說:“蘇聯自兩次五年計劃完成以後,凡百設施,皆已納入正軌,且日在繁榮滋長之境況中,昂首邁進”,他分別具體說明了蘇聯在軍事、工業、農業、技術等方麵的情況後,指出:蘇聯在軍事上、經濟上、技術上,確俱有莫大之成就,真不愧為生計教訓矣,故其國力之發揚,幾如旭日東升,光芒四逼,不特對內政權,已立不拔之基,即對外力量,亦有舉足輕重之勢矣,“他研究其成功原因,認為亦頗簡單、清晰,綜合以言,不外三點:(一)組織嚴密;(二)計劃扼要;(三)人材集中。此外,其政治生活民主化,蘇維埃社會精神統一化,農工知識分子友愛合作,鞏固各民族之友誼,發揚蘇維埃之帝國主義等口號,皆所以邀結人心之方法也,語曰、法嚴而後知恩,史太林先生其亦得此中三味爾。所以,”蘇聯是現世界獨一無二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政權”由全體人民來支持“,這是”合乎國防需要的政治“。如果說,戰爭的目的在摧毀敵國的政治目標,那末生根於全體人民中間的真正民主政治目標,是最難摧毀的”,同時,“蘇聯的戰爭理論,正確地把握了現代戰爭的形式和物質,要想在現代戰爭中取勝,必須擁有生產力巨大的軍需工業和大量的交通工具”,為此,蘇聯的經濟製度就是為了“加強國家防衛力量以增進人民福利的有效武器”,“蘇聯的外交政策,本質上就是一種掩護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發展的武器”,因此,“比一切其它國家的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更能正確地把握現實”。

鑒於以上對蘇聯社會主義製度的全麵、透徹的分析,楊傑才能夠在蘇聯麵臨困難處境時,得出:蘇聯能夠打敗希特勒的論斷。

第二,楊傑對法西斯製度有相當的了解。

楊傑認為:德國的目的是統一德意誌—征服歐洲—統治歐洲—征服世界—統治世界。它所用的手段是武力—武力—更大的武力。這就是國社黨的革命哲學——永久革命論,它和魯登道夫的全體必性戰爭論配合起來,產生了一種全國經常在動員狀態中的備戰時體製國防型式。魯登道夫認為,全體性戰爭的基礎,是全國人民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永久團結,這種團結的兩種巨大阻力是猶太教天主教及鼓吹階級鬥爭的共產主義。國社黨取得了德國的統治權,便驅逐猶太人,解散社會民主黨,希特勒斷然粉碎德國的民主政治製度,實行國社黨專政的極權政治製度。政府不是為人民服役,而是人民為政府服役。它反對自由,反對平等,它把人民分成幾個階層,使他們層層節製,領袖高高坐在上麵。德國經濟政策的唯一目標,就是充分供給德國軍隊進行現代戰爭所必需的一切製勝工具。所以,楊傑指出:“法西斯主義政治組織的存在,靠著兩種因素:第一,是民族的優越感,由優越感產生侵略性來支持戰爭;第二,是強力的統製,用高壓手段,屠殺政策,肅清反動分子;利用特別組織,以保衛統治權。不過,這種國家所發動的侵略戰爭,是不能遭到失敗的”,“一遇到戰爭失敗,事實證明了優越民族並不優越,”“國民就要垂頭喪氣,詛咒法西斯主義。”楊傑說:“不錯,民眾的叛亂,可以用軍隊鎮壓,用特務人員暗殺,等到軍隊叛變、特務人員叛變的時候,怎麽辦呢?人心一瓦解,組織再嚴密都是無用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能夠使法西斯領袖上台,也能夠使法西斯領袖們下野。”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就是楊傑能在希特勒顯赫一時就能預見到希特勒終要失敗的根據之一。

第三,楊傑分析戰爭,采取嚴肅認真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從客觀實際出發。

楊傑分析蘇德戰爭,他一方麵指出希特勒不可避免覆滅的命運後,仍然慎重地指出,雖然如此,但是打敗希特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認為,除了蘇聯反擊力量的重要性外,蘇英美的合作以及法西斯占領區人民的反抗都是不能忽視的。楊傑不僅從反擊力量的聯合來分析,而且這種力量聯合後,從時間上看,也還需要作兩年的打算。這種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客觀地分析戰爭的態度是可取的。這種分析戰爭得出正確的論斷,與當時國際國內被希特勒閃電戰嚇壞而認為前途悲觀,或者認為隻要英美也起來打擊希特勒,希特勒很快就會失敗的盲目樂觀思想完全相反,他能指出戰爭的前途,也看到戰爭的艱巨性,這種根據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戰爭,是客觀的、科學的,也是楊傑之所以能夠正確預見戰爭結局的原因之一。

第四,楊傑能夠根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規律去把握戰爭。

楊傑認為人類曆史和技術科學是在不斷的變動著,發展著,下次戰爭的技術裝備和戰爭形態,絕對不會從上次戰爭結束時候的樣式開始。他在分析法國失敗時說:許多軍事理論家認為法國之所以失敗,“是失敗於馬奇諾防線沒有發揮預期的效能。實際上,法國之所以失敗,最基本的原因應當是失敗於馬奇諾的國防理論”“馬奇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經親眼看到凡爾登要塞的激烈爭奪戰,給予德軍很大的損失,使法軍轉敗為勝,要塞的成功深深印入了他的腦海。”他想著如果能夠在德法兩國境邊構築一連串凡爾登式的堅固要塞,法國東部邊境有這樣一道永久不可攻克的堡壘防線掩護著,法國人民就可以高枕無憂,“”馬奇諾隻看見了要塞的好處,以為未來的戰爭仍然是上次戰爭的重演,仍然是一連串的陣地戰,對於飛機坦克這兩種新式進攻武器的效能,卻沒有加以正確的估計,“結果失敗。他認為馬奇諾錯誤就在於”以為曆史會重演“,而沒有根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規律去把握未來的戰爭。楊傑的這種觀點,對未來戰爭的分析就掌握主動性,不脫離現實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他不僅從雙方軍備的水平數字掌握戰爭,而且能從戰爭的性質、人心的向背、精神力與物質力來分析雙方的潛在力量,這就使他跳出了”唯武器論“的資產階級軍事觀點的範疇。這就是楊傑能夠正確預見戰爭結局的原因之一。

事後研究戰爭,許多萬花筒似的千變萬化的情況,就可以一目了然,而在事先,在戰爭剛開始,在兩軍勝敗莫測之際,就能正確預見戰爭的進程及結局,沒有淵博的軍事才能和正確的軍事理論,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楊傑對世界上一些著名戰爭的正確分析及其他的軍事理論,在今天對於我們研究世界戰史及我國軍事史仍然有許多可取之處。

但是,楊傑畢竟還不是一個無產階級的軍事家,在他的軍事著作裏,特別是早期的軍事著作裏,或多或少地還流露出用生物進化論的”生存競爭“去解釋某些弱小民族國家的反抗侵略與掠奪的戰爭。這就使他的軍事理論,不能不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上初步探討,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