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千古遺韻在隍廟

  蘭州城隍廟修建於北宋年間,廟內所供城隍爺就是漢初替劉邦而死的紀信。今天我們走進位於張掖路的蘭州府城隍廟,也能感受到一個城市的變遷和發展。

  城隍廟是許多人愛去的地方。每逢雙休日,那裏就熱鬧異常,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都出來了。古書字畫,陶罐瓷器,珠寶玉石……真真假假讓人眼花繚亂。可以算張掖路上的一道風景。

  蘭州府城隍廟的院落為長方形,占地十畝。院內殿堂巍峨,雕梁畫棟,飛簷翹楚,紅牆碧瓦,古樹參天。1985年被省、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古代的城市都建有城隍廟,廟內祭祀的神祗就被人們稱之為城隍爺。城隍,是中國曆史悠久的神之一,是一個地方的守護神,起著宣傳教化,護佑百姓的作用。

  城隍原屬自然神,隨著社會的發展演變,它的社會職能越來越多,由最原始的護城保民,到後來的祛災除患、護佑善者、懲治惡者,再到督官懾民等職能,城隍已成了能為人們的生命與財產提供保障的全能神祗了。

  人們對城隍的祭祀非常隆重,常常和孔子、關公、佛祖處於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四典”。

  城隍一詞與城池的關係極為密切。古人將有水環繞的護城河稱之為“池”,無水的護城河稱之為“隍”,《說文解字》中說:“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無水曰隍”,因此城隍一詞取自城牆之意。根據城市的大小不同,城隍廟有都城隍、縣城隍和府城隍之別。一般而言,城隍廟大殿正中為城隍爺,兩旁分別為判官、牛頭、馬麵、黑白無常等神祗。

  城隍是最能體現漢民族祖先崇拜的一種文化符號。對於城隍的祭祀可以追溯到周朝,當時每年除夕要祭祀8種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最早見於記載的城隍是蕪湖城隍,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

  漢代到唐宋年間,我國城市經濟日益發展,城隍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同時,城隍祭祀也被列入國家祭典中。自明代以後,人們對城隍的崇拜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封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為正一品,其餘府城隍為正二品;封州城隍為靈佑侯,正三品;封縣城隍為顯佑伯,正四品。同時確定城隍殿按官衙設置,高廣相當,並配備相應的袞章冕旒。隨後,每座縣城相繼修建了城隍廟,城隍信仰達到鼎盛。根據規定推測,蘭州的城隍爺應該是正二品。

  做為城市的護守神,幾乎每一個城鎮都要修建城隍廟來供奉城隍。史料記載蘭州及其附近的阿幹鎮、永泰堡、鎮虜堡、安寧堡、西固城、紅水堡、鹽場堡、寬溝堡、一條城(青城)等地方都建有城隍廟。民間傳說青城城隍廟還是從宋代名將狄青的軍事指揮部演變而來。

  蘭州府城隍廟是這些城隍廟中比較早的一座,是北宋年間修建的。

  從宋代至今,人們對城隍廟進行過多次整修。明代的探花黃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說,金明昌七年(1196年),元至大元年(1308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都曾對蘭州城隍廟進行過維修。

  乾隆三十年(1765年)蘭州城隍廟發生大火,主體建築大部分被毀。兩年後,人們對城隍廟進行了重修。現在我們看到的城隍廟的絕大部分建築都是那時修建的。隍廟整體為一座四進庭院式建築,按中軸線依次為牌坊、享殿、正殿、寢宮、客堂,牌樓由節園顏妃墓前的貞烈遺旰牌坊改建而成(屬明代建築),院內石獅一對,有兩百多年曆史。

  蘭州城隍是有名有姓的曆史人物,傳說蘭州城隍是西漢大將軍紀信。紀信(?—前204),字成,四川巴郡閬中縣扶龍村(今西充縣紫岩鄉紀公廟村)人,也有人說是天水人。

  紀信先從劉邦起兵,為部曲長。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派兵圍攻滎陽城,月餘,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十分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王可以間出。”劉邦便乘機在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的保護下從西門逃往成皋。項羽氣極,下令將紀信處死,紀信被燒死後,埋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民間傳說,劉邦念其救主功不可沒,追封其為蘭州城隍,享受一方煙火。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