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二章 人是怎樣找理由的——過度理由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如果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會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他們不幫忙就很奇怪了;但是如果當時是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為什麽會得出兩種不同的結論呢?

  上述問題的答案,用心理學來回答的話就是——過度理由效應。其實每個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找理由的,原因就是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而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有足夠的外部原因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所以當“親戚朋友”這個外部理由已經足夠說明這個問題,人們不會再找更深層次的原因了。而如果是陌生人,因為不認識,無法用“親戚朋友”這樣的外部理由來解釋別人的行為,隻能追究到他人人格內部的原因。

  過度理由效應早就被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了。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和他的助手作了這樣一個實驗:他以大學生為被試對象,請他們分別單獨解決誘人的測量智力的問題。

  他將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每個被試者自己解題,不給獎勵;第二階段,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每解決一個問題就得到1美元的報酬;第三階段,讓被試者自由休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目的是考察被試者是否維持對解題的興趣。實驗的結果是:與可以得到獎勵的一組比較,無獎勵的一組在休息時仍繼續解題;而獎勵組在有報酬時解題十分努力,在不能獲得報酬的休息時間,明顯失去對解題的興趣。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第二階段時,實驗組的金錢獎勵是作為外加的理由,造成明顯的過度理由效應,使獎勵組被試者用獲取獎勵來解釋自己解題的行為,從而使自己原來對解題本身有興趣的態度出現了變化。到了第三階段,獎勵一旦失去,獎勵組的成員認為已經沒有繼續解題的理由。而無獎勵組被試者對解題的興趣,沒有受到過度理由效應的損害,因而第三階段仍繼續著對解題的熱情。

  這個實驗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過於充分的外部理由。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管理者,都不能給學生或員工過多物質的獎勵,那樣會使他們傾向於尋找淺層的行為動機——追求物質獎勵,從而淡化深層的原因——工作或學習本身給他帶來的快樂。這樣的話,一旦外在理由不複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

  所以,一個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你的公司。而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教師,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看圖炒股
4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5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6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7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8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9少年不知愁
10少年不知苦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