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普哈Purchas皇明一統方輿備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3-03 22:22:12)


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屬行政區域圖,成圖年代為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彩繪絹本,圖幅尺寸達386×456cm,是一幅大掛圖,圖內主要表示明朝及其鄰近地區的各級居民地、山形、河流及其相對位置。居民地均以地名加框的方法定位,其框用不同顏色區別內外所屬。此圖繪製精美,內容豐富,是一件十分珍貴的曆史文物。現藏於中國-曆史檔案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麥卡托Mercator中國地圖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Jansson中國地圖1636年初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地圖》亞伯拉罕.顧斯與約翰.斯彼德/1627年/約翰.斯彼德出版/40x52cm/南天書局藏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論鄭和遠航在中非關係史上的意義 [2005-06-0810:44] 鄭和非洲之行留下的疑問 鄭和遠航距今已有600年。它給我們留下的問題遠遠多於遺產。就中非關係而言,它向我們提出了以下問題。 1)鄭和遠航無疑是明朝的一次大行動。然而,如果鄭和是在第三次遠航時到達非洲,那麽,這次抵達非洲的航行是事先計劃的,還是臨時決定的?換言之,第一次抵達非洲東岸的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論鄭和遠航在中非關係史上的意義 [2005-06-0810:44]  鄭和遠航與中非關係 從上述地圖看,中國在明代已對非洲的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種了解因鄭和的非洲之航而進一步加深。鄭和遠航共有七次,曆時近三十年(1405-1433年),耗費物力財力無數,卷入人數達數萬之多,“每次都帶回關於地理和海路的豐富信息以及來自各島和印度的各種產品”,其航程最遠處則是非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論鄭和遠航在中非關係史上的意義 [2005-06-0810:44] 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李安山 人類曆史受著可知和不可知的因素影響,循著自覺和不自覺的軌跡發展。中國航海活動雖有興衰,但鄭和在航海史上的建樹則為世人所公認。憑借著當時已經掌握的堅船、火藥、指南針和積累了一千多年的航海技術,中國在印度洋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這種地位和影響卻以鄭和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英文首頁英語學習|新聞圖片|漫畫|彩信|短信|天氣2006年3月3日星期五首頁時政時評博覽軍事專題讀圖人物聲音動畫中文>環球資訊>時評>特約顧問團>李安山論鄭和遠航在中非關係史上的意義[2005-06-0810:44]概而言之,在明代以前,中非交往已在史書中出現。關於非洲的文獻記載不斷增多,對非洲的了解更加深入,雙方民間關係重於官方關係,海上貿易交往多於政府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站首頁 最新資訊 非洲商機 非洲市場 非洲景點 特色旅遊 商務旅行 考察推薦 展覽展示 出行手冊 發現非洲 體驗非洲 風情圖片 在線谘詢 ·可以安排考察的非洲行業 ·經肯尼亞國際機場轉機注意... ·走進非洲,走進肯尼亞——... ·第39屆阿爾及爾國際博覽... ·非洲國家2005年共接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