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3-14 11:39:05)
20年前,經重慶回家過年,我因船票的關係,在山城住了兩天。冬天的重慶濕霧蒙蒙,陰而不冷,潮潮的街道跌宕起伏,舊房新樓錯落有秩,煞是美觀。坐在小飯館裏抿上一口酒,嚼砸著勁道的麻辣牛肉,懶眼閑看繁華的街景,很容易讓人聯係到小說《紅岩》中地下黨接頭的場景。
有一次,我幾乎把自己真當成了許雲峰或普誌高,漫無目的地漫步在老式的石板路上,陶醉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3-07 19:26:20)

女士們經常為自己每年有個三八婦女節而自豪。在國內的時候,女士們還有半天的假期,另外工會和婦聯還能給每位女士發張電影票。記得有一次還是很不錯的電影,一個女同事把票給了我。等到了電影院,我立刻感受到一種震撼,裏麵黑壓壓的都是女士,除了幾個小孩以外,可能隻有我一個男的。在周圍女士們昂首挺胸地注視之下,我隻能縮著脖子低著頭。最後還灰溜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鼠年剛到,文化走廊變化不斷。正當大家為三位斑竹同時離去而惋惜的時候,昨天又驚悉一個新聞,窈窕淑女司令原來就是紅豆豆。相信不少人除了吃驚以外,還有不少其它的複雜情感。比如你是司令和紅豆豆其中一個的粉絲,你突然會感到另一個未同你商量也上了你的偶像之台。對此你隻有兩種選擇,要不義無反顧地加入另外一個的粉絲俱樂部,要不就得忍痛走出她們的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08-01-31 09:05:25)
大家在網上筆耕,用詞選字經過適當的推敲是必須的,因為一字之差有時會破壞你想要表述的意境,從而讓讀者對你作品產生不必要的誤解。這方麵有古今中外都有不少的有趣故事,例如大家熟知的“推敲”一詞就源於唐朝詩人賈島的一段典故。賈島有一天作了下麵這首詩: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幹卿何事?”很多人經常拿上麵這話調侃那些喜歡管閑事的。其實這句話的出處源自中國古代兩位優秀詞人的一段故事。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兒子後主李煜都是是非常有才學的文學家和詞人。李璟的代表作中就有這樣一首浣溪沙: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16 15:12:27)
冬雪紛紛風似刀大江不見水滔滔禿礁竊喜銀紗俏裸樹稍嫌白帽高冷暖從來循節氣苦愁何必付牢騷隔開冰麵下魚鉺一有上鉤我就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15 13:49:12)
夜靜忽來雪打窗亦輕亦重亦癲狂悄無聲息八方素漫出氛圍一色妝流斷銀河星有淚霜飄滄海水無光獨由風路尋殘月共引憂思到夢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1-10 21:24:28)
中正平和是老祖宗們追求的一種境界,達到那種境界估計不僅需要人有很好的修養,還需要人的心理一直都處於非常健康的境地。對於一般人,具體執行起來相當困難。《中庸》中對“中”與“和”這是這樣定義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相對來說,“中”與“和”相比,“和”顯得更難一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07-11-03 13:01:37)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關於海龜生養小海龜的事。母海龜懷孕臨產時,會自覺地來到海灘上,在距離大海不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挖下一個不深不淺的坑,然後將蛋產在那裏,再把沙子把蛋蓋上,動作流暢自如。這產蛋的地方選擇很科學,離海太近了,海水如果淹沒了它們,就破壞了小海龜在蛋裏生長的環境,離海太遠了,小海龜出生後又沒力氣爬到海裏。更重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07-10-25 12:37:19)
寂寞晚秋景,幹葉對枯杈。更堪寒氣侵過,枝顫影歪斜。雖有黃雲幾片,無奈狂風四起,剪做碎霓霞。春夏盛榮夢,都付斷琵琶。
天非病,人有意,地無邪。何來冷潮,一遣孤雁到天涯。放眼山幽水遠,更著霜飄雪舞,哪處是新家。天淚感人事,滴血染楓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