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與呐喊

沒人看時,就算獨白;有人來訪,便成呐喊
博文
(2022-06-20 06:45:23)
早晨起來看到了知名詞作家喬羽去世的消息,大吃一驚。吃驚是因為印象裏童年時代,喬羽就是老爺爺了,所以有了他老人家早已去世的感覺。吃驚之餘,懷念之情頓生。 喬羽寫的歌太多了。前幾天我寫的那篇紅歌隨想,剛提到了他寫的《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他的歌的一大種類,就是以歌唱祖國為命題或背景。其中我記得的,就還有《祖國頌》(&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6-19 19:33:16)
今天早上看了一段老視頻。話說2003年明尼蘇達NBA球隊MinnesotaTimberwolves的當家球星KevinGarnett正如日中天。一位年輕男球迷在身上塗上KevinGarnett的名字,然後在球場邊脫衣狂舞。這一幕頓時成為NBA球迷熱愛明星的經典。快進到2015年,英雄遲暮的KevinGarnett在被交易到其他球隊數年後重回Minnesota效力。首場比賽,當年的那位年輕球迷已成肥壯中年,帶著兩娃又出現在賽場。熟悉的音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6-16 04:58:36)
藍天野老人最近去世了。我對他話劇藝術的成就沒有評價的基礎-我隻看過他一場話劇演出。那是八十年代後期或九十年代初,北京人藝難得來上海演出,我看了兩三場,包括於是之,鄭榕,藍天野等主演的“茶館”。演的一定是極好的;說一定,是因為我不是帶著平常心去看的,而是帶著觀看一代話劇天驕絕唱的心情去看的。所以進場帶著崇敬,觀看帶著崇敬,離場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太太前幾天對我發出靈魂一問:以你對中國政治的立場,為啥還常常聽你哼幾聲紅歌?由這一問想開去,倒是有些有趣心得,似乎有了了解自己的新角度,也有了分析習博士的新角度。 我哼的紅歌還真不少,有兩首尤其突兀。一首是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歌名忘了,第一句是“烽煙滾滾唱英雄:;另一首是”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6-11 05:47:56)
我前天的博文提到,我從未看過直播帶貨。哪知打臉來得快,昨天就被推送了一小段直播帶貨視頻:一位新東方教師賣牛排。此君中英文混用,還寫起了板書,頗有一番英語補習班的架勢。幾分鍾看下來,我竟有些感動。 我生太早,未曾有幸受過新東方培訓。而且我對中國的韓國的家長們對補課培訓的熱情一向有很大的恐懼。也許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頂住了太太的嘮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6-09 05:12:49)
李佳琦何人也?據說是中國的直播帶貨“一哥”。我沒有看過直播帶貨,但在某些衛視的新年晚會上見過此君。小夥子人挺精神,嘴皮子當然很溜。 最近中國人民群眾談論很多但媒體毫無報道的一樁大新聞,是李佳琦的直播被封了。原因,據說是在六四前夜,他在直播間裏帶了看上去有點像坦克的雪糕。 李佳琦為啥會在六四前夜賣看上去有點像坦克的雪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06-07 09:14:32)
餘華和餘秋雨都姓餘,都是浙江人,都是商業層麵非常成功的中國現代作家。但這些共同點似乎不足以讓人把他們放在一起寫。 餘華是我最喜歡的中國現代作家(我第二喜歡的是莫言,所以餘華是否該得諾貝爾獎就不聊了)。餘秋雨是我欣賞喜歡的中國現代作家之一。他們還都是我一見鍾情的作家:中國大學時代讀到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現實一種&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06-04 13:31:45)
六四又到了,我想忘也忘不了。 作為一個八九年在校的大學生,我對六四的鎮壓者,領導者,乃至參與者(包括我自己)在這個事件中的角色都漸漸失去了興趣。我忘不了的,隻是六四的死難者。 六四的主要鎮壓者,當然是鄧小平。他雖然永遠無法洗清手上的血,但他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的繁榮也是定論;而因他不願從根本上肅清帶給中國人民災難的製度禍根,造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22-06-03 10:53:51)
端午節到了,自然想起屈原。 楚辭我是讀不懂的。小時候為了炫學,背過幾十句離騷,老了還沒忘。看香港電影版屈原時又背會了幾句橘頌,老了也沒忘。即便我的超級偶像司馬遷說屈子的詩“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還是不能說動我認真讀屈子的詩,因為太費功夫。 盡管如此,屈原一直是我所敬仰的。一方麵,忠君愛國,憂國憂民,中國士人的傳統,很多應該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06-03 06:01:20)
家鄉上海"疫情"瘋狂之時,我曾經記起以前讀書看到過納粹以抗疫為屠殺猶太人借口的故事。但那時因為心情過於沉重,幾乎到了影響看劇聽音樂旅遊以及工作的程度,就沒有去書架上找。現在既然上海已到了歡慶清零勝利之時,並預計會在可預期將來多次歡慶再次清零的勝利,我自然要發揚中國知識分子不識時務的傳統,把舊書找出,發點感慨。對毛粉來講,這大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