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

心中自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雲間
博文
(2022-04-12 08:41:47)

我以為,人們對某種花的喜愛,似乎也像是前世的宿緣。荷花的超然脫俗,菊花的高潔,百合花的馨人芬芳,也都是我所愛的,但我的最愛卻是春天盛開的桃花,每每看到這灼灼盛開的桃花,我內心的感動真是無以言表,說是"桃花情結"也不為過,究其原因,應該源於我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桃花源般的理想之所在。於是乎,自五年前就開始種植自己的桃花,總算是天不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風信子開了,在這清明時節。潔白的、粉紅的、翠藍的小花,在風中搖曳。仿佛知曉我的心意,默默無聲地低語,隨風捎來母親的消息……山中的野花,伴著母親長大,而今母親又回到了她摯愛的故鄉,那山的懷抱,安詳而寧靜。耳畔傳來貝多芬“致愛麗絲”的熟悉曲調,像是母親在緩緩彈奏,柔柔的,輕輕的,撫慰著我的憂傷,還有那顆思念的心…附:母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31 11:23:48)

說起潘安,你會想到什麽?首先會想到的肯定是他的美貌帥氣。著名的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蘭陵王,宋玉,衛玠,潘安居首位,成語“貌若潘安”說的就是他。潘安到底有多美?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又有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3-08 08:50:56)

一篇舊作,暫解無法出遊之鬱悶---我天性熱愛大自然,愛花草樹木,山川河流,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總是讓我迷戀和驚歎不已。具厚重曆史滄桑感的人文景觀固有其文化魅力,但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時常能給人的心靈以至美的洗滌及極致享受。在美國東部住了十幾年,見慣了鬱鬱蔥蔥的茂密森林,高大而挺直的闊葉喬木,到處綠草如茵,鮮花似錦,因此一到西部,便被一望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婉約派一代詞宗,“詞國皇後”李清照,千古才女,才華蓋世,“巾幗不讓須眉”,如同浩瀚星空中的一顆熠熠閃光的行星,光芒萬丈,在以男性為主的詩詞世界,牢牢占據著一席之地。少女時代便吟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及“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靈動活潑,質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02-17 08:33:33)

木心,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在台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懂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學藝術的精英,可似乎他的一生都與他所處的時代錯位,不合時宜。解放前,他因思想激進,領導學生運動,而被當時的上海市長親自下令開除學籍,又被國民黨通緝,無奈之下隻好走避台灣。文革期間,同樣因思想超前,因言獲罪,被關押加上勞動改造,長達十八個月之久。在粉碎“四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01-11 06:59:58)

一篇舊作,聊解思鄉之意…我一直堅信人都有前世,不然如何解釋為什麽一個人會對某個地方情有獨鍾,而我的前世一定是水鄉的女兒,因我愛極了江南的水鄉,愛那小橋流水人家,愛那煙柳畫橋,愛那水波蕩漾,愛那份溫柔纏綿,無從解釋,像極了三毛對撒哈拉的前世宿緣似的迷戀。來訪杭州,於我恰似故人相見,遊子歸鄉。說起杭州,人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22-01-04 09:28:06)

被讚為天下第一大奇書的《紅樓夢》,可惜是一部未完成之作,給後世讀者留下了無數難解之謎。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作者隻給出了完整的十二釵正冊名單,又副冊隻給出了兩個丫鬟-晴雯和襲人,而副冊卻隻給出了一個女子-香菱。既然是十二釵,顧名思義,當有十二人。我在前麵拙作中已探討過又副冊的丫鬟名單,而且我以為又副冊中的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紅樓夢》中的老祖宗賈母,是個慈祥和藹、可敬可親又自帶威嚴的老人家,寵溺孫輩,善玩風趣,還品味不俗,並未活成寶玉厭惡的“魚眼睛”之類,且在家族中享有崇高威望,論心機深沉,見識高遠,亦無人比得過這位老祖宗,賈母才是整個賈家的真正掌門人,而賈家能有當日的富貴榮華,賈母絕對功不可沒,她能贏得全族上上下下的尊敬和愛戴,絕不僅僅隻是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家熟知劉禹錫,是因為我們中學課本裏的那篇著名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還有他的那首婦孺皆知的詠史詩《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及他的膾炙人口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劉禹錫詩文俱佳,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