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長北京老妞,深愛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牛街回民從事牛羊屠宰和牲畜養殖有著悠久的曆史。尤其是從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後,清朝統治者改變了明王朝保護伊斯蘭教,維護民族團結的政策。對回族實行民族歧視和政治上的殘酷鎮壓,在生活就業方麵擠壓回族人民的生存空間。為了所謂的“分列八旗、拱衛皇居”,把大批原來居住在北京內城東四、西四等地的回族人驅趕到“茅舍零星”的城外,無意中使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族的墳坑又稱“麻禮”,一般選址在清潔、安靜、向陽和土質較好的地方。亡人的墓穴為南北走向,長約兩米,寬約一米,深兩米多,稱為“明坑”。然後在墳坑的底部向一側另挖一個窯洞,高約一米,長寬以亡人的身體為度,回民稱為“喇哈兒”(阿語)。送“埋體”的眾人來到墳地以後,要齊心合力把“埋體”抬到墳坑前。由阿訇在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凡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牛街穆斯林去世後,按照教規都要為他們舉行葬禮。最主要的喪葬禮儀習俗是為亡人站“哲那則”(阿拉伯語,漢意“殯禮”或“讚禮”),由於儀式是站著進行,所以稱為站“哲那則”。按照教規,凡是反主叛教者、剛出生的嬰兒、喝酒斃命、殺害父母和被政府槍斃的犯人,都不能給他們舉行葬禮。過去牛街人都有自己的院子,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牛街回民的許多生活習俗由於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裏受到漢文化的侵蝕與影響,都幾乎帶有中國漢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痕跡。與回族固有的、原汁原味的習俗有所不同。相對而言,在諸多的生活習俗中,牛街人的喪葬習俗,較多的保持了它的宗教性、民族性、區域性和穩定性,帶有獨具特色的伊斯蘭教色彩。所以牛街人的喪葬習俗至今都嚴格按照《古蘭經》的規定和聖訓的要求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是清康熙年,發生在牛街的一段真實的曆史故事。記載在北京牛街誌書《岡誌》中,筆者將書上的文言文,翻譯成了白話文,未作任何刪改或戲說。康熙三十三年(1694),新疆哈密人古爾巴尼和沙革蘭德二人來到北京,從事反對滿清統治的活動。他們二人往來於各個禮拜寺,但教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真實來曆。其中東城的回民馬惠泉還把沙革蘭德接到家裏,像貴賓一樣的款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牛街禮拜寺究竟建於何時,學術界有宋、遼、元三種說法。盡管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但比較統一的意見是,目前的規模格局形成於清康熙時期,而且寺的建築群是由各朝各代逐漸增添的。據史料記載,尤其是明代宣德年間,就曾大規模的翻修擴建過牛街禮拜寺。凡是去過牛街禮拜寺,並且登上過禮拜大殿的人,不知您注意沒注意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大殿當中的三扇大門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逛廟會積怨生禍水清朝末年,在牛街南口外的南橫街(東口路北)曾經有過一座不大的廟宇“小東嶽廟”,每逢農曆七月十五,這裏都要舉行廟會。屆時攤商雲集於此,遊者接踵而至,場麵非常熱鬧。由於離牛街較近,有些回民有時也免不了前來逛逛。這一天,有幾個住在南橫街的“嘎雜子”(老北京地痞),在廟會上碰到了兩個日前有些積怨的牛街小夥子,就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個朋友回憶起他奶奶在六六年文革時把齋的事。老人家夜裏起來不敢開燈,怕人發現,摸著黑兒就著涼水吃了兩片窩頭片兒,就算封了齋。漆黑的夜色,白發蒼蒼的老人佝僂著孱弱的身體,坐在臨窗的炕沿兒上,一隻手拿著盛滿涼水的碗,一隻手捧著又幹又硬的窩頭片兒,默默的用殘缺的牙齒咀嚼著,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冬夜裏,老人的眼裏泛著平和又無比虔誠的目光,她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回族按照伊斯蘭教法的規定,男孩兒滿十二歲、女孩兒滿九歲都要在伊斯蘭教曆的九月(即萊麥丹月)封齋一個月。通過一個月的封齋,使人們體驗饑渴,感悟艱辛,磨練意誌,堅定信念,節製私欲,最終成為一個勤勞、善良、正直和尊教規、守法律的穆斯林。牛街許多土生土長的回族娃娃,從幼年起,就從老一輩人那裏接受了這樣的傳統教育。封齋在牛街被稱為“把齋&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老北京牛街人的生活習俗是牛街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受伊斯蘭教義的規定與影響,牛街人的生活習俗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宗教戒律轉化而來的。長期處於漢族群體包圍之中的老牛街人,盡管穿漢服、說漢語、取漢名、讀漢書,甚至有人與漢族人通婚。但在生活習俗上,如殯葬方式、飲食禁忌方麵,都會堅持並高度重視自己的民族屬性,絕不會輕易放棄。例如忌食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