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老閑人

通過理解豐富自己的世界 從混沌的“自在存在”通向“自為存在”。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博文
閱讀 ()評論 (1)

楊振寧先生的大師風範王令雋2016年9月2014年11月,我在華夏文庫上登了一篇文章《李政道教授的開明》,明確呼籲:“希望李政道教授,楊振寧教授和丁肇中教授吸取美國建造超高能對撞機的教訓,提醒中國避免重蹈覆轍,不要支持高能所籌建大型加速器的計劃。”最近從鳳凰網讀到一篇原載於9月6日澎拜新聞網上的報道,說:“9月4日,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知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對不起!重慶,向全中國道歉!2016-09-04深度重慶對不起!重慶,向全中國道歉!對不起!是我們宣傳的不夠,我們沒有那麽多的錢去央視打廣告,是我們發展的不夠好,我們沒有那麽多的錢去奧運會做讚助,總之是我們不好,以至於很多人一聽到重慶,腦子便便浮現出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景象。!!對不起!重慶,向全中國道歉!是我們做的不夠好,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重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一向愛吹牛造假,用個量子通信這個連愛因斯坦都搞的迷迷糊糊的名詞來胡弄世人,說穿了就是一個激光通信衛星而已,但是說激光通信衛星,比起來中國仍然落後的很,加個量子兩字,就變世界第一了嘛。【阿波羅新聞網2016-08-21訊】作者:VOLTES?圖片版?PDF小弟剛看了這個新聞,還真嚇了一跳,還以為中國在量子通信有什麽重大突破,不過負責這個的潘健偉本來爭議就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吳敬璉:事實總能教育願意求真知的人 作者:吳敬璉時間:2016-05-05   從1987年起至去世前,著名科學史家許良英與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夫人王來棣一直致力於啟蒙性的學術著作《民主的曆史》的研究和寫作,王來棣負責希臘部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霍金“飛船”:科幻離現實的距離有多遠
借助光子動力推進的帆板式飛船新華網北京4月14日電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12日在紐約宣布,將與合作夥伴開發以激光推進的微型星際“飛船”,力爭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用20年時間飛到距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馬星座的阿爾法星附近。對於這一計劃,相關領域的專家解讀,想法很好,但目前具有科幻色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訪科學史學者江曉原:科學已經告別純真年代 作者:楊天來源:《瞭望東方周刊》發布時間:2013-10-14 科學隻是一個工具,我們不能不用,但它不是我們崇拜熱愛的偶像。我們今天不應該再談什麽熱愛科學了,就像我們不必熱愛切菜刀一樣 江曉原,1955年生,中國第一位天文學史專業博士。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長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從引力波看媒體如何對待科學新聞2016-03-12導讀:反科學主義不再對科學仰視,不再對科學“無限熱愛無限崇拜”,而是力圖正確地看待科學。反科學主義對科學技術本身,以及對科學技術的濫用,都保持著恰如其分的戒心。最近關於“引力波”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在其中最激動的,既不是“主流科學共同體”,也不是被意外牽扯進來的“民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王令雋:對最近LIGO實驗組探測到引力波的質疑發表於2016年03月11日由siyu在“克魯斯科變換和數學創造論的發端”與“廣義相對論百年”中,我詳細討論了黑洞問題的來曆和荒唐。黑洞就是數學上的奇點或者說無窮大發散的引力。在施瓦茲查爾德半徑之內,時間變成空間,空間變成時間。這些都是廣義相對論得出的非常荒唐的結果。廣義相對論中的黑洞並不僅僅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工智能為什麽被認為存在重大威脅?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商業太空飛行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不是人工智能的堅定擁護者,相反他稱後者為“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馬斯克警告人工智能存在的巨大威脅,呼籲對人工智能加強監管,以確保“我們不會做蠢事”。他日前參加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與航天學院百年研討會時表示:“如果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