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博文

從2016年美國藤校錄取率來看,進藤校或美國名校變得更為困難。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所藤校在中國大陸招生數量從2015年的130人左右到今年的80人左右,錄取人數下降了近40%。即使考慮到有不少學生會同時填報多所大學,但仍然是絕大部分(超過80%)的申請者被藤校拒之門外。考上藤校名校的固然可喜可賀,但是沒被錄取的也不必悲觀失望;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其它的道路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能考入美國藤校,當然最主要是孩子自身的稟賦和努力,但家庭和父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一方麵,這些美國名校都很看重學生的家庭背景,如果是名門望族或者父母也曾在這樣的學校學習工作過,那麽孩子被錄取的概率就增加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藤校在錄取海外和中國學生時也會有這樣的考量。另一方麵,當我們研究那些更具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國名校在錄取過程中,非常看重學生的申請論文(Essay)。這是除了標準化成績和活動獎項以外最能體現申請人特質的材料了,一篇好的Essay完全可以使申請人脫穎而出。但恰恰這方麵,是中國學生(也包括海外華裔孩子)最為顯著的短板,我們都相對不擅長英文寫作,更不擅長寫Essay類的文章了。 我在紐約的一位朋友,她女兒今年被普林斯頓、康奈爾等名校錄取,她真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這幾年,很多人都在熱議:為什麽進入美國藤校的中國學生(也包括在海外的華裔孩子)中,女孩比男孩明顯多不少?每年美國8所藤校在中國大陸總計會招收150名左右的學生,其中女孩在100人左右,而男孩卻往往不足50人,大概是2:1的比例,而據我對身邊藤校孩子的觀察,可能還要超出這個比例。今年的最終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想必也是如此,甚至更懸殊。據了解,在提前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上周末,眾多學子和家長翹首以待的美國藤校發榜啦!和往年一樣,總是幾家歡喜幾十家分外失望!縱觀今年和這幾年的藤校錄取趨勢,大概能看到這幾點的變化: 第一,藤校競爭越來越激烈,錄取率持續走低。 對比前兩年的情況,無論是早錄取階段還是常規錄取階段,大多數學校的錄取率都進一步走低,今年更是達到新低。今年隻有布朗(9%/8.49%)和達特茅斯(10.5%/10.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何麵對人民幣貶值?如何進行海外投資?去年,我們“幸福家庭圈•投資理財群”舉辦過兩場針對性的講座活動,大家受益匪淺。2016年第一講活動即將開鑼啦!本周末(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10點,美國西部時間4月1日晚7點),我們將邀請美國資深專業人士進行線上講座活動,歡迎大家屆時在線討論交流。講座專家簡介如下:張曆(LeeZhang),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兩年前,安邦保險以19.5億美元價格收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曾引起轟動;之後,安邦保險在海外有一係列越來越大的收購舉措,令人眼花繚亂。2014年,安邦保險全資收購了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和比利時LLOYD銀行;2015年,安邦保險以14億歐元全資收購了荷蘭VIVAT保險公司,並收購了韓國東洋人壽和以16億美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公司等;前不久,安邦同意接手黑石旗下地產投資信托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古語雲:父母在,不遠遊。這在今天,對很多人來說,都做不到了,或者說不必刻意為之。但是,遠遊他鄉,特別是身處海外,最惦掛的永遠還是父母高堂。我身邊的朋友,都最怕半夜來電話,最擔心家中的雙親有個三長兩短,一旦有緊急意外,就得趕快買張機票飛回去,雖然回去也無多大用處。 對我們這一代人還好些,畢竟家中還有兄弟姐妹,他們可以更多地照顧身邊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正能量從何而來呢?無怪乎兩大渠道。一個是環境塑造,這首先是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要用心營造、打理,擁有一個整潔、溫馨、愉悅的家居之所和工作空間;其次是要多接觸有正能量的人(用心交往和積極效仿),善於處理與負能量人的關係(避而遠之或置若罔聞)。另一個就是自我修煉。這才是更重要的。自我修煉有很多方式,其中這5招是最為有效的。 健身—&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上個周末,碰巧我在矽穀的兩個朋友(他們之前互不認識)坐同一個航班飛來溫哥華。其中一位是美國的成功人士,很早就提前退休,多年從事社會公益後,又於去年再次開創新事業;另一位是去年從斯坦福MBA畢業的青年才俊,她畢業伊始就投身於矽穀的創業大潮中。他們這次都來溫哥華見見老朋友,推介一下他們正在創業的項目。Rosa全家很早就移民美國,她從西北大學本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