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吳芝圃,1906年3月16日生於趙村農民家。1924年入讀開封省立第二中學高中。1925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領導了豫東農民武裝起義。任中共杞縣縣委書記,開封市委委員兼組織部長,考城縣委書記,偃城工委書記。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員,中共豫西特委書記,河南省委組織部長,中共豫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躍進”時期四川省大饑饉的特殊成因
作者:東夫
一、四川省糧食高征購、高外調格局的形成 二、李井泉在大躍進中的惡劣表現及其背景 三、四川農民成為中央政策的犧牲品 【注釋】 在20世紀中葉中國的三年大饑荒時期,四川省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地區,多數研究者認為,四川省死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躍進時的江蘇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在回憶錄中說: 由於高估產、高征購,從1959年秋冬開始,各地農村就出現了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浮腫病、大量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死亡現象。1960年春夏,情況更加嚴重。這年2月,省委向周恩來總理報告,全省城市浮腫病患者共有12.6萬人。另據鎮江、揚州、徐州、淮陰四專區和南京市不完全統計,農村外流人口達14.8萬餘人。到6月份,省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江渭清於1910年11月16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縣秀水鄉餘家洞的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在平江縣東山寺第四高級小學讀書時,由學校訓育主任共產黨員宋潤青介紹,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1日,離校參加平西遊擊隊。 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十八軍五十四師團政委。1934年沒有參加長征,留下打遊擊。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十六旅政委、蘇浙軍區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張仲良(1907年-1983年),陝西耀縣人,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擔任青海省委書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事務的第一任領導人。1954年5月調任甘肅省委書記,第一書記,兼省政協主席、省軍區政委。是三年大饑餓時期,治下餓死人最多的五個地方最高長官之一。1962年曾被免職。文革前任江蘇省委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開會時,陝西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口述“三年饑餓”(1959-1961) 大饑荒檔案www.chinafamine.net引用或轉載請注明著(譯)者及出處 李國城(男,1949年出生,雲南省鳳慶縣白雲村花木林寨子村民) 呂轉改(女,1928年出生,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商店鎮鄒家村人) 餘仙堂(女,1926年出生,湖北省隨州市殷店鎮釣魚台村村民) 羅世英(女,1921年出生,雲南省鳳慶縣白雲村花木林寨子村民) 賀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林(1912年-1997年),貴州仁懷人。 周林早年求學於北平宏達學院,並參與學生運動。1938年加入新四軍,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軍法處處長、第一師政治部鋤奸部部長等職位。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擔任華東軍區直屬政治部主任等職。1948年,擔任徐州市委副書記兼市長等職位。1950年,擔任上海市政府秘書長、同年改任貴州省委常委,次年為貴州省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張平化- 簡介 張平化1926年投筆從戎,參加國民革命軍,1927年參加了同奉係軍閥爭奪中原的戰役。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回到家鄉,先後擔任縣委書記等職,組織了農民武裝暴動,配合開展井岡山鬥爭。紅軍長征時,在任粥時、賀龍、王震等率領的紅二方麵軍工作,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一二0師先後任新、老三五八旅政治委員。日本投降後,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副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幾曾回首話滄桑,五虎將軍亂九章。
喜報萬斤加統購,悲歌一曲減農糧。 豫南百裏哀長夜,川北千村哭大荒。 三麵紅旗飛舞處,七分人禍起蕭牆。
鏈接:
五虎將軍之張仲良:通渭問題和夾邊溝事件的禍首 五虎將軍之吳芝圃:欠河南人民的債一輩子也還不清! 五虎將軍之舒同:舒同罷官 五虎將軍之曾希聖:搞大躍進升官,搞責任田免職 五虎將軍之李井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何記述三年困難史實初探
崔國琮(地方誌期刊1988年第2期)
1959年至1961年由於“左”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影響,經濟建設受到挫折,不少縣這一 時期的人口負數增長便是其中之一。尤其在“十三萬斤畝”假高產衛星升起的地方—環江縣 所造成的震動全廣西的所謂環江事件”,其代價是特別慘重的,教訓是特別深刻的。在編修 環江縣第一部新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