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老幾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是“大而化之”,用簡單的語言來說明複雜的事物;因此多用比喻和暗喻,來隱含其廣泛代表之意。漢字是個象形文字,本身就是圖案,英文裏說“Apictureisworthathousandwords“,用來說明古漢語高度簡練而又清楚明白的特點最恰當不過。老子感慨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說我的話足夠明白了,“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3-12-14 20:18:12)
談談新道家學說老幾馮友蘭先生說,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照著說,一種是接著說。我自己加了一條:證著說。“照著說”:照著說的是文學家,曆史學家,哲學史家;是試著回到當時的環境,去理解作者的真實思想,而不僅僅是表麵文字。因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孤立的從書本理解必然是不完全的。“接著說”:接著說的是哲學家,是試著把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2-08 17:55:37)
人類“道德”不能至上
-論老子的“道”有無“好壞”
老幾老子的“道”,無好也無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思故我在”與“我在故我知”老幾
“我思故我在”,這句笛卡爾名言,代表了笛卡爾對世界的認知,一直被人們深信不疑。這種笛卡爾的認知,被有些人稱為邏輯係的“是”的方式。還有一種,被稱為本體和現象係的“在”的方式。海德格爾對世界的認知,就是“在”的方式。了解海德格爾和笛卡爾對世界截然不同的認知的爭論,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3-12-02 17:32:56)
老子的知常曰明(16) 老幾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都是循環往複的。大如星球,小如原子,中間人類社會,莫不如此。天道循環,生長衰亡,此即是常。知“常”就是得“道”。這些話說的是老子的一個主要思想,如果覺得有些繞,可能是因為不習慣傳統文化裏麵的用詞習慣。
“常”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孔子之道: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老幾
人類有強大的實用主義傾向。萬物應需而生,應需而長,應需而亡。這本身就是個自然規律,沒有什麽特別不好。這種習慣性傾向的問題,是往往看不到“無用”的方麵,這樣下來歪曲事實,歪曲別人的思想,就成了自然。後世的道德家們對孔子的思想歪曲,可能就在這有意無意之間。人們常說的“以德報怨”,就是典型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5)
(2013-11-27 19:19:20)

小國寡民與釣魚島亂彈
老幾
??
小狗愛叫,因為害怕。人類喜歡喊叫戰爭,同樣是出於恐懼。叫得最響的往往是最沒膽的。老子以柔克剛,卻被說成膽小避世。人類看事情角度不同,上下顛倒,本來也是個常事,不奇怪。奇怪的是高人在上也有看顛倒的情況。正在討論老子的小國寡民,釣魚島又熱鬧起來,懶得再寫,直接拿出來胡侃一通。
泱泱大國,號稱盛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3-11-23 17:38:07)
用休謨定律判斷ABC事件老幾休謨是本人最欣賞的西方哲學家之一。休謨最重要的工作,是他對於因果律的否定;更嚴格一點說,是對因果普遍性的否定。休謨論證了,通常所謂的因果關係,不過是人們習慣性的相關聯想,絲毫不能說明因果的存在。比如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人說這句話時,他把前麵半句作為因,後麵半句作為果。休謨還有一個重要的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3-11-15 21:50:47)
輕鬆一刻:三笑獲獎 老幾 周五奇怪,有人從老幾跟前過,總要沒事找事說一句神馬。 終於是我的直接老板(兼秘書:-),特別忙)特意過來說:“今天經理一早開會,大家都在議論你。” “滿城盡帶黃金甲”,公司人人都在說老幾? 我明知故問一句:“goodorbad?” 下午下班時,有哥們A從我身邊過,拍了我一下說,以示祝賀。 我笑了笑,心想讓你小子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無身無患-老子的榮辱觀(13)
老幾
《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字麵意思白話一點是說:“受寵和受辱使人受驚,(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