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多患難,少浪漫

(2016-04-01 16:11:19) 下一個

多患難,少浪漫

老幾

父母很少在孩子們跟前說他們的感情生話,記憶裏母親隻有一次說起“浪漫” 。

母親說她剛解放時因公下鄉,住在一個叫“曹營”的地方。父親跑了幾十裏,兩個人見了麵,父親什麽好聽的話也沒有。兩個人就拉著手,靜靜地在高坡上坐了一個下午,父親就又翻山過嶺地走著回去了。這就是母親記憶中的“浪漫”。

行政機關人浮與事,臉難看,事難辦,眾所周知。父親為人正直,思維敏銳,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甚至被人頌之為包公。故此,經常有走投無路之人找父親哭訴。父親說過,這裏麵也有些人是在渾水摸魚,總想沾別人的光。

父親為人不假顏色,從不刻意討好別人。托他辦事的人,往往先要被他訓一頓。盡管他在背後能幫忙的就盡量幫忙,卻未見得落好。所以出力不少,人緣卻不怎麽樣。當然,好處也有。能與父親相處的朋友,都是道義上的,是真正的“鐵杆”。

父親脾氣倔,工作認真。仗著根正苗紅,我行我素,得罪人的事沒少幹。反右和文革中,父親講真話,自然就是首先挨整對象。老爸經常嘮叨的一句話是:“你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人。我每次挨整,受不了,她都安慰說:怕啥?大不了咱回老家種地去!”

母親從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生活工作中很少與人紅臉,總是謙讓在先。文革中為護夫,大鬧“革委會”,無懼無畏。父親出來後,負責平反工作,也是一反到底,義無反顧,挽救了很多家庭。

父母他們那代人,隻有患難,少有浪漫。

(清明時節整理此舊文祭奠雙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