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 喜相逢

文學,小說,影評,遊記,散文,
時評,生活……
個人資料
博文
(2013-04-12 08:14:13)
“為什麽舉杯呢?”杯子裏沒酒,都不喝酒,嫣紅的西瓜汁和潔白的椰子冰好看地蹭在一起。
“為春天吧,天氣這麽好。”
“恩。。。springday,就算我們的節吧,這麽久了,我都沒有節日。別人一過節,我就得幹活去。”   春日遲遲。坐在台階上笑著穿鞋,說好踏青去,連鞋子都是一對新綠,腳步放佛輕快些。
從lakeshore的boardwalk上眯著眼望去,這才叫湖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4-11 13:36:18)
 流浪或者安定,往往不是自己選擇來的。命運不由分說,我們跌跌撞撞,上麵望下來,不過是在一條劃定的細長的渠道裏奔波。
這樣也好,脫下疲憊高跟鞋,坐在花園小台階。。。突然破涕為笑,原來相逢都是喜。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4-11 13:31:18)
春天,是阡陌上的花朵,
心底藏了秘密,
不肯說,
隻把情書寫成一瓣一瓣羞澀的萼,
紅了麵龐,
顫了脈搏,
等你,
經過,來讀。
秋天,是礦脈上的樹,
心底藏了從前,
不能說,
隻把原諒結成一顆一顆祝福的果,
褪了紅褥,
還了明珠,
陪你,
漫冬,冷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突然迷上郝蕾唱的《氧氣》,順藤摸瓜找到了婁燁兩年前的《頤和園》,一口氣看完,心髒腫痛,再看一遍,不能自拔,直到不寫點什麽就翻不過去的地步。作為包括婁燁在內,所有文藝青年的《聖經》之一,《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的痕跡在影片中無處不在:“布拉格之春”的背景換成了“陸四”,餘虹是癡狂的特麗莎,李緹就是冷靜的薩賓娜。。。甚至李緹裸體上的圍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是誰先想到用“質感”來形容日子的?
魁北克今年梨花帶雨,哭成淚人;終於到了紐約,看到了好臉色。午後打盹兒,感受微風一撩一撩地穿過空蕩的車廂,放佛一陣猶豫不決的撫摸。夏天就是有質感,每條神經每個細胞都敏感著,都時刻準備著。。。
終於去看了Guggenheim。建築藝術的展覽,本不是我的目的,深入這座張揚卻失敗的建築,一層層漫步在著名的回旋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朗讀者》的內容事先我已經大致了解,以至一同看碟的幾個影盲樂此不疲地猜測漢娜身份的時候,我錯失掉一份參與的樂趣。R猜是落魄貴族,L則猜是被追捕的美女特工(好啦,知道玉觀音令你無法忘懷啦)。。。當漢娜女納粹的身份揭曉,其效駭然,電影從《教室別戀》的洛麗塔層麵迅速上升,成了一場關於戰爭和人性的嚴肅探討。故事講述目不識丁的漢娜,在二戰期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04-11 12:44:08)
(一)鵲踏枝和人聊“裝糊塗”的戰術,我說:裝傻裝弱裝悲情。。。效果大概是有的,但一想,這樣的男人也沒啥意思,俗物一個,何必費那功夫。就算撒嬌,那也是後來的調味料,起因還是重要的,執了意要那種“看著你一笑,愛你的真和狂傲”------分明雪亮的喜歡,不摻一點曖昧才好。於是睡覺前想起霍青桐姑娘,細節記不得了,大致也是輸在這個上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電影有兩處印象深刻。 一是招弟用盡心思給駱老師做了“公飯”,發現他並沒有吃到,事後一五一十地數著:第一天是油餅;第二天是蔥花炒蛋,第三天是蘑菇餡兒餃子。。。臉上又是認真,又是委屈。。。小小一個人兒,還不懂得講究,赤愣愣地捧著自己莊嚴的愛情。執拗而笨拙地表達愛的樣子,叫人心疼。-------“我一無所有,隻有我自己,不給別人都給你。”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4-11 12:26:59)
 (張愛玲的文筆)世上好小說很多,有的象教堂,有的象雞湯,讓人熱血滾燙或者如沐春光。而張愛玲,卻另有一種力量,能道破人心隱秘的地方,象一道光,百步穿楊。。。記得王剛主持的鑒寶節目,最有噱頭的環節是末了用一把榔錘,冷不丁把華麗的瓷器敲得粉碎,然後告訴觀眾:看,都是假的!就是這樣冷酷的力量,讓人覺得在生命的某些時段,所有安慰比不上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看完有點想去台灣了。畫麵都是清亮的陽光,催眠的海風,橙黃的矮牆。。。如果每一次相遇,都是這樣暖醺醺的背景,想不喜歡那個人,也很難吧?歸來的浪子,外婆的往事。。。小城故事多,個個差不多。有了茨威格的陌生女人硫磺島的士兵,穿插的來信,實在也沒太多新意。照片上的友子,很普通,寫信的人說她“踏在水上的樣子,好象踩著音樂。。。。。。無論你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