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的內容事先我已經大致了解,以至一同看碟的幾個影盲樂此不疲地猜測漢娜身份的時候,我錯失掉一份參與的樂趣。R猜是落魄貴族,L則猜是被追捕的美女特工(好啦,知道玉觀音令你無法忘懷啦)。。。當漢娜女納粹的身份揭曉,其效駭然,電影從《教室別戀》的洛麗塔層麵迅速上升,成了一場關於戰爭和人性的嚴肅探討。故事講述目不識丁的漢娜,在二戰期間,糊裏糊塗應征成為猶太集中營的女看守。出於無知和洗腦的結果,她參與了毒氣室屠殺和一次大火引起的殺人事件。戰後,作為凶手,也是其他同夥和整個戰爭的替罪羊,她獲判終生監禁。影片的另一條線索是她入獄前與年青男孩的不倫之戀,以致倆人一生的糾葛。故事以終於服刑期滿的漢娜,卻自縊身亡而結束。
很明顯,導演在做一種嚐試,希望從剖析個體,來尋找人類相互殘殺的某種原因。但是他選擇了極其邊緣的特例:一個美麗的文盲,這似乎預先便取得了一些原諒。將漢娜的殘暴歸結為愚昧和盲從,看似合理的分析,仔細一想,卻有點類似文革後,國內關於紅衛兵的官方解釋,對這個世界弱肉強食的黑暗本質,人性的醜惡進行了淡化,甚至詩化。放大其受蒙蔽的羔羊形象,以掩蓋本質的敗壞。這是一場為凶手的辯護,任何的原諒都可以轉化為對受難者的再度迫害。
不過,片中法庭審判的過程和法律係學生們的討論場麵,多少提示了被轉嫁了的整個德國社會的罪孽,這個思考點更為深入,可惜隻是一筆點過,很快,影片又披回了它溫情的麵紗。前半部,反複出現漢娜對自己和男孩身體的清洗,反映出她的不安和隱約的犯罪感。可直到法庭上,出於心靈的自衛,她仍舊拒絕承認自己的罪過。漫長的牢獄生活中,已經成年的男孩不斷寄來的朗讀錄音帶,慢慢引起她學習的興趣,她開始接受文明的感召,開始識字,也開始了真正贖罪的過程。。。
終於某一天,她能夠以一個文明人的理解力去看待自己犯過的錯誤。這一發現,給了已經衰老的漢娜致命的打擊。當罪孽感席卷而來,不可饒恕,卻無所遁藏,死亡便成了一個選擇。漢娜的自殺發生在漫長刑期的終點,除了長期與世隔絕造成對外界的恐懼外,更深層的原因是一種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救贖。終生監禁是社會判給漢娜的被動懲罰,她為了掩飾自己不識字,隻得接受。但她內心並沒有服從,甚至還感到冤屈,在監獄裏異常沉默,冷靜的表現,正是一種無言的反抗。
二十多年後,當她終於被啟蒙,麵對自己的罪過,漢娜這才感到了真正的恐懼。自殺,是她主動判給自己的再度懲罰。她想換取內心的安寧,但除了茶葉筒裏積攢的零錢和一個殘破的身體,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擺放在贖罪的祭壇上。漢娜自縊時用來墊腳的厚厚兩疊書本,巧妙地揭示了從生到死,從無知到醒悟,從冷漠到悔恨的心理全過程。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個牢獄之人,《申肖克的救贖》,申肖克因為冤屈而抗爭,不屈命運的逃跑和漢娜朝聞夕死,因為認罪而選擇的自殺,同樣充滿了人性的尊嚴,“漢娜的救贖”,有一種混沌中重拾清明,乾坤終得自由的美好。這種感覺正如影片中最美的那個鏡頭:晴朗的秋日田野,煙藍色的樹林,泛黃的教堂。漢娜和男孩子騎著自行車而來,那是她生命中一個難得的輕鬆快樂的時刻,她回頭說:“真的,我不在乎去哪裏。”因為她的生命,根本也無處可去。短短一句話,彌漫著迷惘與憂傷。這裏也成為漢娜最後的葬身之地,唱詩班孩子們的歌聲,成為一種善的符號,象一曲挽歌,歌聲中,上帝接受了贖罪的人,平靜的死亡終普照於人性的陽光。
漢娜的自殺還有一層原因,是支撐她數十年的虛幻愛情的破滅。當她發覺對方,已經從那個對她愛慕得近乎崇拜的男孩,變成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和記憶無關的冷漠中年,那種疏遠和責難使生命中唯一珍貴的東西,也跌得粉碎。她想逃避,死亡就成了唯一的去處。漢娜和男人最後的談話,表麵看,並沒有悔過。但以一個女人的角度去理解,這是漢娜在意圖維護僅有的尊嚴,尤其在她寄托了全部感情的男人麵前。漫長的歲月,痛苦的經曆,造成了各自的冷漠和彼此的陌生。壓抑太久的期望,有時表現出來,卻是倔強的沉默。這令人沮喪,卻又無可奈何。
帶著年少時被拋棄被欺騙的創傷,帶著對自己曾經退縮怯弱的愧疚,同時還有對自己感情失敗根源的責怪,所有這些複雜的感受讓男人麵對漢娜時,殘忍地保持著疏遠,甚至蔑視的態度。愛恨交織產生出了一種報複的情緒,盡管事實上他多麽想親近,多麽想照料眼前這個心愛過的女人。
另一方麵,當漢娜第一次出現在男孩的世界,她是一個保護者,強者,近似母親的形象,她照料病中的男孩,給他在冷漠家庭裏感受不到的溫暖。她命令他,左右他,教授他,引導他。。。這種被人迷戀和崇拜的感覺,也深深滿足了因為文盲,因為不光彩的過去,而深感自卑的漢娜自己。兩個年齡,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找到了一條情感交流的通道,那就是朗讀,朗讀那些能喚起漢娜美妙感覺,遠離煩憂的文字。
而幾十年的牢獄,把漢娜從男孩記憶中性感的女神,變成了一個垂垂老矣,渾身散發著衰敗氣息的婦人。她驚恐地感覺到雙方位置的交換: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她的殘生必須在男人的施舍和照料下殘喘。她變成了包袱,累贅,變成了弱者。。。而對方已不再是那個純情溫柔的KID,他審判的眼光讓漢娜感到害怕:原以為一直依偎在身邊的他,此時和全世界一起,站到了漢娜的對麵。前所未有的孤獨無助,加上對過去愚昧殘暴的悔悟,漢娜陷入了絕望自卑的深淵。。。猶如在當年的法庭上,倔強的漢娜再次選擇了用一種堅硬的態度來麵對男人,維護著可憐的自尊。
兩個人魂牽夢係,期待了一生的會見,變成了一次以硬殼磨礪繭痂,彼此殘酷的傷害。這次會見,猶如二十年前的法庭,再一次宣判了漢娜:這一次是死亡。愛和希望的死亡。如果說漢娜自贖的死,如同《臥虎藏龍》的末尾,玉蛟龍縱身躍下山崖,有得道涅磐的意思;那麽另一方麵絕望的死,則充滿了悲涼,象一聲疲憊的歎息,代替了人生的千言萬語。這雙層的意義,是影片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漢娜和男孩感情建築的描寫,我認為是電影最薄弱的環節。女性作者,大多喜歡虛構完美的愛情,大概潛意識裏覺得,隻有潔淨的身體才能滿足這種誇張的感情需要,所以劇作者意圖用處男的童貞來反襯漢娜身上的罪孽。但猛然發生的肉體關係和多年後,男人依舊深刻的愛戀都來得毫無緣由,缺乏說服力,有造作之感。電影第一幕出現的與男人過夜的女郎,他少年時的女同學,後來的妻子,還有生疏女兒。。。導演想以這一長串與女性相處的失敗經曆,來表達那段關係對男人一生的影響,但這些強加的重量都給人不真實和俗落的感覺,同時還造成了主題的分散。其實漢娜一個字一個字,笨拙地抄寫男孩當年朗讀過的故事,已經是愛的印記,不必非要用男人一生來祭祀,才顯出這份愛的重量。
愛情,戰爭,欺騙,人性。。。太多太大的主題讓導演到最後有點手忙腳亂,自我混淆。雖然全片低於我的期望,但《朗讀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是一場半途而止卻不乏希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