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舍草廬

自由言論,隨想隨記,拋磚引玉,結交知己。
博文
十八大打斷了朕的思路,把人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眼花繚亂的裸退和權鬥結果以及對未來憧憬上去了,也引發很多人的臆想和期盼。要朕說,十八大以後也不會有什麽新花樣,所謂反腐敗叫得很響,但實質也就是打小老虎,不打大老虎。無可奈何打出個大老虎,如薄熙來,那也是權力鬥爭的需要。於是,各位看官不難理解對於這個體製來說,腐敗或者反腐真不是最重要的,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毫無疑問,公民的全體就是國家主體。執政者必須經由這個國家主體認可才具有合法性。具有執政合法性的政黨才能夠組建政府,行使管理國家的行政權力。

先有社會,後有政府。在社會和政府的關係方麵,不存在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樣的問題。社會可以沒有政府,這樣人們可以減少很大的負擔,在人類修養都比較好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什麽社會問題,至少不會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且還是全心全意的。這套詞絲毫不陌生吧?那麽,一個或幾個普通百姓麵對政府官員的時候,這個場景能明確無誤地呈現在各位看官眼前——選擇填坑:1,趾高氣揚,2低三下四,3,平起平坐,4,卑躬屈膝,5,誠惶誠恐。每個人心中的選項可能不同,但主人怎麽敢對公仆趾高氣揚呢?

而官員個個趾高氣揚,他們會不屑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階級是用經濟狀況劃分的政治名詞。其前提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某階級的人就應該站在這個階級立場。也不盡然。為什麽要談階級?因為階級是客觀存在的。更因為很多人看不懂階級,因此,朕給諸位看官提個醒。

毛澤東說過,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一抓就靈。他不是個蠢貨,怎麽能說這麽奇怪的的話呢?正因為如此,毛澤東畢生在為減小階級差別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顯然,法律在黨的領導之下。因為最高人民法院歸黨領導。法律沒有獨立於行政之外,必然受製於黨的領導。這是法律製度的製約。於是,再好再多再完備的條文,黨一句話,這些都是空文。談何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司法獨立並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才獨有的精神。既然發條沒有表明適用範圍,說明它們適用於每一個人,包含最高領導。於是,再說法律麵前沒有特殊個人,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法律是一個國家製定的,為每一個國民所遵守的行為準則。

最近薄熙來被雙開的事,引起多人猜疑。有人說:政治局委員無死刑。其實四人幫都是政治局委員,也有判了死刑,隻不過是緩期執行,然後改判無期。這個套路,跟監獄裏死刑犯能拿錢買命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政治局委員可以免死,與古代刑不上大夫沒啥兩樣。比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古代執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什麽是國?繁體字為口中之域耳,實乃地盤也。五千年,這塊地盤上,城頭變換大王旗,一百年間,終於打出共和的旗號。瓶子換了,酒如何?鞋更新了,走新路了嗎?

什麽是共和?講的就是執政黨和反對黨共同議和,商議國事。於是,共和體就不是一黨製,也不是父子黨,而是平等的兩黨或多黨。共和的場所就是議會。既然共和是西洋名詞,而不是中華傳統,那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說中國人缺乏共和精神,很多人不服。其實,看看曆史上的黨與黨之間關係的實際情況,就明白這個道理。

實例一:人民日報曾在1953年1月8日發表過一篇“琉球群島人民反對美國占領的鬥爭”,其中明確地說明琉球群島包含尖閣群島。1958年3月26日發文“無恥的捏造”,稱廖承誌代表中國人民支持日本人民爭取衝繩回歸日本的鬥爭。這一係列文章的中心就是反美反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1-05 07:50:39)
經驗是財富,苦難是財富。人生不就是一種經驗嗎?100年的旅途行之過半,經驗多好還是少好呢?比如,人常說溫室裏的苗長不好,意思就是要在風雨中成長。但是風雨是經曆得多好還是少好呢?一個受了傷的人,幸運地笑,差點把命送了。這種經曆還是少點好吧,所以,人們往往祝福平安順利。經驗要適度,經驗一些美好和坎坷,會有不同的人生體驗。一個被父母在繈褓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1-04 20:18: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3U2GpDapXI[youtube]V3U2GpDapXI[/youtub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