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在一百多年前的西學東漸浪潮中,科舉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製度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最終於1905年被廢除,代之而起的是西式學校教育製度。雖然在形式上考試製度被繼承下來,但是科舉裏是否存在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也隨之被拋棄至今呢?張之洞當年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是在那個大變革年代,他的聲音是微弱的。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東方文明開始回歸時,一些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民主的道義內涵與東西方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政體走向民主成為潮流。但是,爭議存在於中國應該采用那種民主的運作方式,才能使得國家政體能在良性互動中不斷完善?這樣的爭論在海外華人中尤其激烈,各種觀點表述的背後都滲透著每個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對文明的依戀使得大家在各種平台上交流,乃至爭論。這樣的爭論使得對民主理念進行係統論述成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2-01-16 16:19:42)
“道”的一個通俗表述 對人生來說,道是一個很沉重的字。因為它代表宇宙本體與天地萬物。或者說它是“存在的真諦”。道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神聖的,通常不輕言。無論在東方宗教或東方哲學裏,道都概括了其最本質的東西。然而當人們跨越國度,道又成為另一個樣子。在日本,人人言必稱道,事事行必有道。道成了行為準則。茶有茶道,劍有劍道。當人們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11-12-07 13:06:57)
藝術的深處透著禪。在這一篇裏,筆者嚐試著探討圍棋藝術的禪韻。琴棋書畫是中華文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圍棋隻所以能位列其中,來源於它自身無窮的魅力。圍棋變化無窮,方寸之間自有天地。它與道相通是不言而喻的。自古就有黑白對弈,紋枰論道的說法。對傳說裏馬鈺從棋枰對局中悟出了抱守持一的仙道修真要旨,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是,要在勝負世界裏求道的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藝術的禪—王羲之的“點” 藝術的深處透著禪。在這一篇裏,筆者嚐試著探討書法藝術的禪韻。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它基於漢字的象行特性,以表達書寫者的性情,誌趣及意向。當它與詩或畫結合在一起時,可當稱為一絕。但僅僅書法本身,也包含無窮韻味。中華曆史上湧現了許多書法大家。他們各有千秋。有句俗話-其字如人。書法家的性情與境界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1-11-27 10:53:42)
藝術的禪–天籟 筆者曾經說過,藝術的深處透著禪。這是因為藝術感受緣於美的直覺。而美是存在於我們感性知覺裏諸形式關係的整一性。它聯係著感性知覺的最深處,即“心”。當藝術接近完美,就可能觸及到“心”的層次。那時,一個藝術作品就有禪的韻味。因為這個作品能使人感受到“心”的存在。音樂裏的天籟之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1-11-12 12:34:03)
禪的藝術–佛像秘密 禪的藝術是指那些能幫助修行人“直入本心”而達開悟的技巧。這些技巧幫助修行人超越邏輯和表象,以完成“心”的流轉。佛像就具有這樣“直入本心”的作用。要明白為什麽佛像具有這個作用,我們應當從佛教的曆史說起。 佛在世時,信眾向佛提了許多關於終極真理的問題。可是佛經中卻沒有記載佛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根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禪的藝術–如來禪與祖師禪 將如來禪與祖師禪作為禪的藝術係列題目之首是有原因的。因為,隻有了解了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內容才能幫助我們理解藝術對禪的作用。 如來禪和祖師禪的聯係與區別是個大題目,而且已有許多這方麵的文章。在此,作者隻想用科學的語言來作簡單說明。通常如來禪是指按照四禪八定的次第來漸修的道路,而祖師禪是指頓悟的道路。在科學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10-03 18:48:03)
引言 讀研究生時,一天佛學社請到聖嚴法師來校做演講。有意思的是,演講題目被佛學社定為“禪的藝術”。當時作者認為這個題目有些自相矛盾。藝術是感情的舞台表現,而禪是要四大皆空。它們怎麽能放在一起呢?聖嚴法師在那天也沒有講什麽深噢的禪理。隻是講了佛弟子對室內布置的要求以及插花的藝術等等。演講結束後,作者向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表達了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9-28 17:34:17)
覺知-佛教認識世界的方法: 許多佛教經典對覺知,及其修行方法有非常詳細的論述。例如,唯識與中觀的經典。這一節裏,作者將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覺知。或者說,僅僅探討那些通過人的努力能夠達到的覺知,而不是那無法通過努力達到的覺知。認識終極真理或者“覺醒”(Enlightment),需要具有這兩種覺知。前者與人的努力有關,並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後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