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根兒

曠野獨步,思緒飛揚,要讀要懂的太多!不然了,還是開源。
個人資料
博文
中國自古有一種辨別事情好壞對錯的方法,那就是審美。唯美唯尚,從現象出發,憑的是感覺,漂亮就好,美麗的就真,歡欣鼓舞的就對,是笑非笑的就善,順心的就合理,舒服的就正確,有禮貌的就是羊。於是形成一個文化,是由表及裏的誤解美好的假設和推斷內在合理正確,給了虛偽的表演和忽悠欺騙及一哄而起的愚昧以巨大的生存空間。一個社會,有很多人不是靠做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最近看到《最強大腦》節目中,盲人艾曉娃吹口氣即能辨別出不同的物體,據她本人的感覺到的是來自於”壓迫感“。
這壓迫感是指什麽?
根據我多年的物理方麵的科研經驗推測,這個壓迫感應該是她的身體的溫度場的熱流剃度。人體由於有溫度,就會產生紅外輻射,在身體周圍形成散發熱量的溫度場,其熱流剃度是一定的。但如果有物體進入溫度場,由於物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黨有黨的章程和規定,國有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條文。
毛澤東曾經一手拿著憲法,一手捏著黨章,據說是質問某些人,為什麽不讓他老人家說話?無論作為公民,還是作為黨員,都有發言權,乃最基本的民主權利之一。劉少奇據說文革時也曾經手持憲法,申明公民的人身安生權。中國的百姓都很伶俐,一看毛老人家都要棄書搞文攻武責的文革,完全明白那兩本至高無上的紅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請問候勞鶴。不問候普朗克!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斯多德為友,更應與真理為友。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你不僅是個人(Kopf),而且是個漢子(Kerl)!
我不想去搶國外那些可憐的位置,我的同事比我更需要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而且我預見到‘第三帝國’定會崩潰,崩潰後的廢墟,就是重建德國文化的大好時機。當天賜良機之時,我不希望自己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1-14 00:06:43)
我對江青的印象基本來自閱讀,所謂人雲亦雲。不同之處是我有我的思考,人雲亦雲也罷,但邏輯上要能基本自圓其說。然而自圓其說又不能過於刻意,不能細節上入微巧合到了不真實的地步。曆史上的故事是塵埃落地的事兒,這塵埃落的要有點兒自由度,要有點兒隨機性,因此要有一定的模糊度,說不定的故事細節都要留有餘地,留下的輪廓會更合理些。大凡人是都有習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盡管英語比及格稍好,其實我的語言能力是我自身的各項能力中最差的一項。人生不為五鬥米折腰,混個飯又何必跑到千裏之外?!那時我對出國謀生本沒什麽興趣。
想起當年出國的原因很簡單:
1.那時我年輕,在外貿企業與洋人打交道很多,跟著領導忠心耿耿的我,整天看到的是領導們對老外的點頭哈腰就像找到主心骨一樣。而另一方麵我們這些屬下又要對領導盡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原始蠻荒,社會從無到有。
人屬於一種特殊的動物,有生理需求,有潛意識,有情感,有思維。人區別於動物,在於人有複雜的情感和邏輯思維,即感性與理性,審美與邏輯,倫理與物理,藝術與科學,內在與外在。
一個人不是社會,唯有人與自然。兩個人也不是社會,沒有第三者當裁判,唯有人與人的情感波浪。三個人以及更多則構成社會,有了裁判,並產生上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古以來,男耕女織,女主家務,男主田務外務,天經地義。後來,屋裏屋外,機器時代,電燈時代,男女混同,白晝不分,夏冬不論。天下一求,平等大同,尤其男與女。 其實,如今社會氣氛,商業交換買賣意識太重,也同樣將價值平等誤解並強求於使用價值的平等。用於物物交換(商品與錢),甚至於物人交換(錢與勞力),便也罷了,還有個供求波動調節。到如今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小的時候,毛逝去了就覺得什麽都沒有著落了,因為主心骨沒了! 後來呢?華主席,鄧主席,江主席,和胡主席來了,吃得越來越好!如今都不知點啥菜好。 我明白了,未來是屬於有合乎邏輯的想象力的人!
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生是為人民的,當然他也是人民的一員,在人民能吃飽飯的今天,雖說社會矛盾蔥蔥,但他老人家該入土為安之時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邵逸夫先生仙世了,留下許多優良品行,讓人懷念。
憑想象,他長壽百年餘一定是由於工作勤奮而生活有條不紊,才思敏捷,心底寬厚,境界修養高深,功德無量。即使這想象的東西不都是真的,但下麵的親身感受是真的。
幾十年前,我在大學讀書,冬天很冷,夏天很熱,沒有暖氣,也沒有冷氣。後來蓋了逸夫館,當時算是一幢碩大的建築,用作圖書館,每到期末考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