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顏酒坊

我欣喜地看著萬家燈火,知道自己回到了人間。
個人資料
博文
“文芳擺拍”的事件讓人遺憾。本來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幫助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這些年來類似“碰瓷”之類的消息讓人寒了心,越來越多的人避免去幫助不相幹的人。文芳街頭喂老人吃麵條的照片讓人心頭一暖,可惜卻被發現又是一樁作秀。即使是作秀,我還是覺得這樣的作秀至少還是向著好的方向。放下作秀的事情不說,我還真的在北京見過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首先聲明我對李小琳沒有什麽好印象或者壞印象,我對她完全不了解。我隻是突然回想起挺久以前李小琳說過一句“攀比產生不幸福感”,想想覺得挺有道理,但是還不夠完整,好像隔靴搔癢,這才認真地到網上去尋找她以前說過什麽。這一搜不得了,原來她還真說過不少有道理的話,當然,除去“自己奮鬥”這一則可以忽視。而我所關心的“攀比產生不幸福感”這段話的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相信人的命運其實是在一個軌道上行駛。這個看法是從對某個偶發事件的思考開始的。以前在公司上班時有一個同事,酷愛摩托車,常常騎著摩托上班。某年某月的某個早上,天上下著小雨,路上有點滑。他想轉彎時,後麵的大卡車刹不住車向他衝來,他急速轉向,但前輪打滑,他被卡車輕輕碰了一下。他連人帶車被頂到路邊的草地裏,摔斷了鎖骨,頭和臉都蹭傷,頭腫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2013-03-20 05:48:53)
我的上一篇關於環境的博文收到很多反饋,說明大家對於環境汙染的關注度非常高。我是一個不太會說的人,遇事如果沒有解決辦法就回避。不過既然有人認為喊兩嗓子也有用,我當然不會吝嗇我的聲音。
說到食品安全自然會想到農民。不再費口舌批評戶籍製度了,現實是,隨著城市化進程,農村人口越來越少,而上一輩吃苦耐勞的農民已經步入了老年期。也不再費口舌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從北京回來我就病了一場,是流感之類的病毒。奇怪的是,在北京的一個多月裏我在一片灰白的塵霧中活蹦亂跳。回到墨爾本,對著清澈得像水晶一樣的空氣和金黃色的陽光,然後我就病倒了。那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現在回想起來,有時有恍若隔世的感覺。那個城市真的是北京麽?二十多年前我隨父母從南方搬到北京時是冬天,站在室外,我驚歎北京的天這麽藍這麽遼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5)
巴拉瑞特距離墨爾本市區隻有一百來公裏的路程,新建的高速公路平坦寬闊,不時有山丘和水庫的美景。安迪和陳韻要去的葡萄園在巴拉瑞特的西北部,還要繼續開車近一個小時。路漸漸窄起來,車卻很少。安迪一路開車,一路給陳韻講起這個葡萄園的來曆。原來,安迪姐姐的公公婆婆迪波切爾夫婦是意大利人,他們早年移民到澳大利亞後就買下了這塊地,種植葡萄並釀酒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陳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然而她的身體卻在四十歲時被再次激活。她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可以變得“性感”,而這種感覺,來源於一個男人對她的渴求。她的身體變得如此敏感,以致於每次隻要安迪的手輕輕地碰到她,她都覺得自己像一朵急於綻放的花蕾,充滿張力。隻是,無論多晚,她必須衣冠整齊地回家。家裏還有兩個退休老人和兩個學齡孩子,她不能不出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斯奇瑟弗的同事給陳韻安排了一個熱鬧的歡送儀式。之後,陳韻順利地開始了在瑪雅公司的全職工作。安迪常在下班後來接她,但總是很識趣地在她的家附近就把她放下。陳韻隱隱地明白,男女的親密相處,最終的方向不是落在床上就是分手。整個過程裏,從心動之後到上床之前這一段時間是最美的,而這段時間的長度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縮短。她不願麵對這個過程的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從餐館裏出來,安迪手裏多了兩個大紙袋子,那是餐館贈送的兩份早餐。不是繁忙時間,電梯裏隻有兩個人,陳韻的心突然緊張起來。果然,安迪抬起頭來說:“你要不要再一起去喝點什麽?”陳韻連忙說:“不用了,謝謝。我還有點事,需要早點回家。”安迪卻沒有勉強她,說:“好的。我開車送你回家。”陳韻說:“還是我自己坐電車吧。很方便。”安迪笑了一下,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首先恭喜文學城海外原創版又一位作者的作品即將出版,這次是原創版的版主2010的冬天,作品的名字叫《上市》(原名《半夢半醒》)。作者本是財經界的專業人士,這篇小說是他撰寫的第一個長篇。《上市》故事情節曲折精彩,語言輕鬆簡練,揭露的種種幕後故事讓人驚歎不已,可讀性非常強。故事講述的是天元公司上市前的業務整合和股權改造過程。小說的主人公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