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博文
八九日記數則
客人(大華筆會會員)
(一)X月X日星期X晴今日天氣晴好,陽光明媚,幾乎沒什麽風。這在這個季節是很難得的。上午沒有課,找了班上的體育健將劉菁一起去打羽毛球。劉菁是山東來的學生,個兒不高,皮膚黝黑,性格開朗,活潑好動。她是真的運動健將,有證書的,為這高考還加了分,屬特招生,不過學習並不差。她球打得不錯,是個很好的對手。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家文苑》總第三十九期食色男女的端午節文/羅敷(大華筆會會員)(三)端午三友之雄黃酒———雄黃本是無情物小時候每逢端午,就見很多村裏人來外婆家討雄黃粉。外婆師從外爺,頗懂得一點醫道。外爺去後,外婆接過外爺的藥鋪,又獨自經營了很久。端午的時候,外婆要在日頭底下曬藥曝藥,把一些黃色的粉末用碾藥的鐵槽碾好了,加在村裏人提前送來的黃酒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食色男女的端午節羅敷(大華筆會會員)(二)端午三友之茶———人生滋味一碗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每每讀起蔣竹山的此闕《虞美人》,低吟淺唱的離愁別緒,總會無端紛湧上心頭。涼風的午後,梔子花的清香,聽雨,木質的地板,一直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食色男女的端午節文/羅敷(大華筆會會員)(一)端午三友之粽子——清香顆顆玉中來端午節,一般在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番薯情李秀清(大華筆會會員)(一)我是地地道道的薯鄉人。我村之所以被譽為番薯之鄉,據族譜記載是明末一位林懷蘭引來,首先種植的。為了紀念他,村裡建了座「番薯林公廟」。每逢秋天,番薯大量收穫季節,紅、白、黃、紫紅的番薯,到處堆積如山,村民把最大的,品質最好的番薯擺在廟內朝拜,以悼念先人的功績。廟內大堂的側邊有一間小房,房裡有一個小木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法國女婿(二)雪泉俗話説: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惹氣。我和女婿賀捷相處久了,發現這個山高馬大的法國佬,非常戇直,有時簡直戇到不可救藥的地步。繞道Nelson路比如:他到溫哥華來探親旅遊,下了飛機就租了一輛旅行車,載著我們到處逛。什麽寳翠公園、獅門大橋、白石、威士勒、班芙都遊個遍。確實盡到了晚輩敬老的美意。隻是,一天車子開近Downtown不久,隻見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愛是會傳染的
逸立
前方道口的綠燈轉黃繼而變紅。將香檳色的車子依偎白線停下。潮濕的落葉緊貼著潮濕的柏油路麵,連空氣也都濕漉漉地。
濕漉漉的空氣趴在車窗上,把車裏的一切都蓋得朦朦朧朧。
扭頭望向坐在身邊的女人。貓似地眼神,一如往常般地,很乖,很令人惜愛的樣子。
常常玩笑地自我尋思著:當初究竟是如何將這可人兒娶到手的?緊接著是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法國女婿雪泉賀捷是我的法國女婿,高高的個兒、白淨皮膚、金髮碧眼,除了年歲大了一些,實在也沒有什麽好挑剔的。再説,現在是什麽時代了,夫婿閨女自愛自挑,我老漢也就犯不著爭當二十一世紀國際型的祝員外了。一個中國迷我們與賀捷第一次見麵,是在巴黎戴高樂機場。那天,他和法妮早早地等候在機場行李發放處。法妮見到我們老遠就打招呼,免得我們像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美食節的晚餐
客人
(大華筆會會員)
來溫哥華這麽多年了,一年一度的溫哥華美食節卻從來沒去品嚐過。今年碰上“金融海嘯”,經濟不景氣,美食節的例牌又都漲價了三元,卻終於決定要去“隨一下俗”,約了姐姐一家一起外出去DiningOut,算是為“救經濟”作點貢獻吧。選餐廳和定位的任務就交給了兒子:他的嘴很“刁”,這幾年差不多吃遍了大溫各家餐館,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書·淚逸立從亞俊家出來時,天色早已暗淡。手裏拎著沉甸甸的書,心裏也沉甸甸地。
亞俊堅持要送我下電梯,說這辰光逢上下班時間,車子都不好打到的。
兩人下到地麵。果然如伊所言,來往的出租車都已載著客。司機們開著車目不斜視地從我們麵前擦過。車上的客人則用鄙夷的眼神斜視著路邊企圖攔車的我們。那鄙夷中似還夾雜些幸災樂禍成份,臉上泛濫著暴發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