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筆會

這是立足於加拿大溫哥華的文學社團“大華筆會”的文學創作園地,將定期發表來自加拿大本土、歐、美和中國大陸的會員及其他作者的原創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總第三十八期

(2009-05-31 10:38:48) 下一個

 

食色男女的端午節                                

羅敷 (大華筆會會員)

(二) 端午三友之茶———人生滋味一碗湯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 點滴到天明。每每讀起蔣竹山的此闕《虞美人》,低吟淺唱的離愁別緒,總會無端紛湧上心頭。

涼風的午後,梔子花的清香,聽雨,木質的地板,一直延伸到滴雨的屋簷下……。人生滋味,總在孤寂二字!

當知己摯情,隨著時間、地域的變化而流水落花春去也!、當年少青春的飛揚如滾水泡茶幾經沉淪起伏之後,剩下的自己,隻合三五友人,對雨撫琴,紅軒泥爐,煮一壺沉金的玄米茶湯給雨前人。

此情此景,龍井、烏龍是不合時宜的。綠茶太清,人生的底蘊不該如此單薄。紅茶太酡,沉重的人生本應輕舞飛揚!

沉著渾厚的玄米茶湯,有著茶的清香,又有五穀質樸的氣質,無論何時,手捧一碗玄米茶湯,都不會覺得心慌!是青藍至黑之色。白米炒後變至金褐,人稱之以

端午是思念的季節。清香的粽子之後,一杯香噴噴的玄米茶,簡直可將端午的味道烘托到無瑕!在外婆家,粽子煮熟後,會放進清冽的井水裏冰鎮一下,吃的時候蘸著蜜,尤其清香爽甜。吃完粽子後,外婆總會炒米作玄米茶,炒好和茶泡在沙壺裏,囑大人小孩都喝點,暖胃護脾。

兒時常吃的外婆炒米茶一味,即玄米茶的前身,又叫糊米茶。取一瓢幹糙米或大米---若要口味足,取當年的新米最好---在鐵鍋裏文火翻炒至略帶焦黃,連同茶葉包滾水衝泡,飲用,待遠道而來的客人最是熨帖。若要做成可吃的茶湯,需將玄米在石臼裏搗成碎米,再連同茶包同泡衝飲。或者竟連茶葉一起搗碎飲用,味道都很好。兩者混合起來飲用,金亮的湯裏,既有炒米的焦香又有茶的清香,至清和至醇的口味溫和的交織在一起,很能暖人心脾。

本土糊米茶的飲用由來已久,隻是叫法有異,至今未能引起人的注意。倒是東瀛的扶桑人將其發揚光大,更名玄米,成為其國飲。配著涼寒的壽司,溫熱的玄米茶用來暖脾胃,同極具個性的瓦沙比(青芥,又稱辣根)同食同飲,是三味真昧中必不可缺的。

玄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醣類、纖維以及維生素B族、E等多種營養,與炒前的大米相比,其含量在5倍以上,食物纖維含量在6倍以上。又富含鉀、鈣、鎂、鐵、鋅等微量元素,比胚芽米更能節食、消食,促進血液、大小便暢通。穩妥的刮腸功能,是高血壓、高血脂者的福音。其獨特的暖胃功能,即使對生活品質很挑剔的人,也無瑕可擊。何況茶中大量的茶多酚及多種維生素,也使得玄米茶比單純綠茶更為健康營養。

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玄米茶的原生態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比如白族、彝族聚居地的景東彝家糊米罐罐香茶,就是典型的代表。這種茶藝曆史悠久,從唐朝南詔銀生節度時期傳承至今。其茶藝,第一道稱:靈鳥銜香。用來烤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大小適中。茶具為土陶和紫砂製品為主,泡茶取山泉水。主要工序是用銅壺將水燒開,先將上好的糯米煎烤至黃,再將茶加入抖烤 即邊烤邊抖動至茶葉泛香糯米焦黃。糊米和茶葉烤好後,即衝入銅壺燒開的少量沸水,讓水自動衝除罐口浮沫,放入小片剖開的鮮薑,再加入開水煮一分鍾,即可入杯奉給客人飲用。

人是孤寂的動物。端午的思念,也是人生的情殤!那些再也回不來的幼時歲月,那些記憶中的綿甜清香,撫過麵頰的外婆溫暖粗糙的手掌,那些佩絲線戴香包的日子,點點滴滴,隻合心頭有!

這一生,翻雲覆雨、滄海桑田。無論經曆過多少哀愁、多少無奈、多少幸福、多少不幸、多少得意、多少落寞,多少豔遇、多少情殤、多少邂逅和多少離別,可在內心深處,總有一個地方,藏著我們的寂寞! 

人又說人生有三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歸來,坐看雲起!

那時那景,茶湯在手,冷暖在心!

 

奧運後神州大地新聞花絮 (二)                  

俞徵 (大華筆會會員)

 

六.三鹿毒奶事件帶來的反思:

 

三鹿牌嬰兒奶粉中三聚氰胺大大超標,造成6名嬰兒死亡,近30萬嬰兒不適,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事發後中央採取一係列有力措施來應對,國家檢驗總局李長江局長引咎辭職,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嚴懲(從死刑、無期和有期徒刑),並有一係列防範措施來防範於未來。

教訓是深刻的,反思是必要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由來已久,爲何當局一直未採取及時有效措施,媒體和知情者遲遲不揭發,不曝光?這與“一切向錢看,還要向厚的功利主義和“道德真空”有很大關聯。必須引起政府、質檢和衛生部門、商家和消費者極大重視和警惕。現在查出其他品牌奶粉、雞蛋等雖未超標,但都含有一定量的三聚氰胺。老百姓對食品安全還是牽腸掛肚:“現在國內市場繁榮,什麽好吃的東西都能買到,但是有沒有毒則不得而知。”

 

七.中央大力實施“強農”、“惠農”政策:

 

中央出臺了一係列的“強農”、“惠農”政策,包括加大農村經濟建設的投資和貸款,加強建設農村交通電訊網,家電下鄉優惠,加強對城市農民工技術培訓和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加大農村新合作醫療的投資,逐步實現全民醫療保健製度…..受到全國人民,尤其八億農民大力支持和擁護,沒有廣大農脫貧致富,沒有農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真正的現代化。但是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有13億龐大人口,農民佔了8億,地區和城鄉差別,文化教育和貧富差距甚大。很多好的政策和方法,在實施上難以一步到位,而需逐步推廣和到位,是任重而道遠的。

 

八.神七載人飛船升空和出艙漫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什麽?

 

神七發射象徵著國家航空技術大飛躍和國家威望的增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自奧運後又一次愛國主義熱忱,中國有自己的人才,智慧和目標,更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九.“聰明華囯鋒,笨蛋陳良宇”:

 

華囯鋒由於堅持兩個凡是,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抵製改革開放新思維,逆歷史潮流而動,被鄧小平,胡耀邦當時的當權者彈劾退出政壇在家不問政事,頤養天年,每年去兩次毛澤東紀念堂,朝拜恩師以感謝知遇之恩,享受著高級幹部待遇和國家最高的一級工資(鄧小平為二級)最後壽終正寢,得到中央的高度評價。他晚年不寫回憶錄,不接見國內外記者,不發表政治評論,曾申請退黨而被拒。相反的是陳良宇,在上海的健保案中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公開對抗胡溫新政,自恃上海特殊論和背後有人撐腰而得意忘形。江澤民臨門一腳說“此人罪有應得”,陳良宇終於鋃鐺入獄,家破人亡,身敗名裂。

 

十.衆多大學城成了“孤城”:

 

在中國,大學城的概念始於上世紀90年代。自北京長廊“東方大學城”拉開序幕,以後省爭先恐後模仿實行,例如上海“鬆江大學城”、山東的“長清大學城”…..一般都設在偏遠之処,學校也隻是將分校遷至那裏。少數的大學將校本部賣掉後傾巢而出,成了過河之卒,沒有退路。校本部主要科室和教師職工家眷仍在城市裏。大學城地處偏僻,信息較閉塞,交通又不便,教師上下班要靠公交車接送,公車太擠,黑車太貴。大學城新蓋的宿舍大樓有的建成已數年無人問津,至今建築方與校方仍未辦理交接手續。因爲無人購買或租賃,至今仍樓空塵滿。國外的大學城始於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大學,後來有美國的波士頓的大學城。名牌大學集中之後,名人輩出。但是國外大學城在選址、管理模式、經濟基礎、交通設施等與國內有很多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大學城今後如何走出“孤城”,走創新的道路,實現柳暗花明又一村,讓國人拭目以待。

 

初登廬山(組詩之六)

        查幹

     

 

在亞熱帶的匡廬幽境

珍藏起如斯眾多的

植物物種

不是神話也是神話

植物們向我點頭問候的時候

我卻叫不出她們高貴的名字

遂自愧難言

隻好去請教碑石下安睡的

植物學大師

陳封懷先生

胡先驌先生

秦仁昌先生

而他們靜默 且不答

隻讓身後的竹林 杉林 樟子林

颯颯索索地

低嘯

當我彎腰拾起三根野草

敬放在他們墓碑前時

一炷柏香

燃於心中

其香 幽幽然飄散

          2008-7-7 廬山歸來

 

         廬山植物園謁陳寅恪墓

      

 ___陳寅恪,著名史學家、國學大師,江西修水人。其祖父陳寶箴是著名維新派,曾任湖南巡撫,倡辦新政。其父陳立三為清進士、曾參加戊戌變法,晚清詩壇重要代表人物、詩人。其兄陳衡恪為近代畫家。其侄兒陳封懷為著名植物學家、廬山植物園創辦人之一。陳立三一家曾住廬山“鬆門別墅”陳寅恪夫婦骨灰於20036月落葬於廬山。

 

透過墓石

我看到

有一紅泥小爐

正沸沸煮著中華五千年

 滄桑史

 

骨骼鏗鏘的一位老人

正在夫人的攙扶下

步出墓門之外

去讀那些青竹又長了幾節

去讀 樟和杉

是否蒼挺如初?

一陣山風蕩來

八仙花如一壇祭酒

藍藍的誘他止步

時雨

  霏霏而下

他被澆成了一株山鬆

搖曳著融水霧不見了

當我低喚先生名字時

一隻

  白鷳

  正乘風而去

          2008-7-11 廬山歸來

 

     

                                  徐少康                       

又快到茶花開放的時候。

    生活中有那麽多花,春天有桃花、夏天有茉莉、秋天有芙蓉、冬天有臘梅,一年四季花開不斷,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芬芳,讓我們的日子流光溢彩。

    我喜歡花,但卻生性粗懶,很少養花。曾養過一盆美人桃和一棵月季,都沒有養活,現在家裏還在養著的是兩棵茶花和幾盆菊花。這幾棵花之所以能夠養到現在,除了我特別喜歡,更主要的是它們自身的頑強的生命力,菊花傲霜,茶花更是鬥雪而開,這樣的生命是更適合我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粗鄙者的。

    我的兩棵茶花,一紅一白,就擺放在三樓的陽台上。我有時忘了它們,十天半月不去看一看,有時記起來,就給它們澆點清水,從來沒有精心照料過。一整個春天,它們在默默地抽枝長葉,一整個夏天,它在烈日和高溫下,葉片有些幹澀,卻依然頑強地守望著它們的那一份生活。當秋霜一降,它們的枝頭就爆出了粒粒花蕾,當雪落大地的時候,兩棵茶花都開了,紅的像風雪中的火焰,白的潔白似雪。尤其是那棵白茶花,細瘦的枝頭上花團擁擁擠擠堆堆疊疊,將花枝都壓成弓形。

    我暗自讚歎,我並未給過它們精致的養份和什麽優厚的待遇,何況它們又麵臨著的是這樣一個酷寒惡劣的生存環境,它們怎麽竟這樣熱烈地吐露出生命的芳華呢?尤其是那棵白茶花,竟開的有點不顧不管拚死拚活的樣子。兩棵茶花,我是一樣澆的水,用一樣的小小的花盆和一樣淺淺的泥土去栽種,難道它就不會克製一點,像那棵紅茶花一樣隻開幾朵應應景嗎?其實我對它們本不敢有奢望,它隻要敷衍幾朵花對我來說就算可以交待過去……我的心尖輕輕一顫,有一點什麽東西一閃而過,但究竟是什麽,卻又一時說不清。

    這之後,我忙於生計,為付出了勞動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而憤惱,為怎樣以少的付出而得到較多的收入絞盡心計。我寫出的文章,為怎樣避開風險而取舍字句,為如何能占取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斟擇題材。直到有一天我終於不滿意自己的這種生活時,我又想起了那棵茶花。 

那棵白茶花依然紛繁似雪。我突然記起似乎在一本什麽書上看到過,花開得太盛,對植物來說並不是什麽好現象,竹子開花之後就會枯死,因為過多的花朵抽取了體內的養份,超過了植株的生命極限。我的心靈這時又出現了一絲苦痛的顫抖,接著一個巨大的感動像天邊的輕雷滾滾而來:這棵茶花,它是以全部的心血在開花啊。它把它的生命全部提煉成了燈油來燭照季節,直到油盡燈滅。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命形態呢?它明知這樣對它無利,甚至是致命的傷害,但它不顧不管,拚盡全力將生命開放成精彩的光華。

在這個物俗橫流的紅塵世界,這樣的生命狀態真是太少了。這個世間的紅男綠女熙熙攘攘,能夠按酬付勞的就已經算不錯了,更有些人是巧取豪奪貪婪斂集,他們的生命狀態給社會提供的是汙濁的風氣。如果他們也算開花的話,他們的花朵是如此的鄙劣,他們開出的是惡之花,我想:麵對這樣的茶花,他們是應該慚愧得無地自容的。

現在,今年的第一陣秋風已吹起,不久那兩棵茶花又該孕出花蕾了。當我在寫著這篇《茶花小記》的時候,我的眼前又出現了潔白如雪的花瓣、花瓣中金黃的花蕊、和縷縷的清香——盡管沒有蜂來訪問,沒有蝶來傳揚,她們仍然兀自綻放著精彩的生命光華。她們默默地付出,實現著自我的價值而不求回報,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芬芳,讓我們的每一個日子流光溢彩。這才是我們人類社會應該追求和弘揚的價值所在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