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既然講茶館故事,就不能忘記茶館的主人。1894年的時候,聚閑齋的掌櫃由少東家兼任,年方十七,虛歲十八。光緒皇帝也是在這個年紀上親政的,管理大清帝國那麽大一個世界。那麽這小小的聚閑齋茶館就沒有道理不讓十八歲的少東家親政。少東家姓邱名京生,一聽這名字就知道他是在北京出生的。不錯,他是北京出生的,但是他爹不是。他爹是福建人寧化人,同治年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894年農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後的六十大壽,原定整個京城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但是因為大清與日本開了戰,不得不取消了。但是聚閑齋茶館原定的給少東家邱京生娶妻的計劃不變。這年邱京生19歲,邱老太要為他完婚,然後正式把聚閑齋錢櫃的鑰匙交給他,讓他全權管理這個大茶館,邱老太自己則要退到後院頤養天年。新娘子是茶館斜對麵九重天棚鋪周老板的女兒周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清的時候,太後吃飯,怕人下毒,就安排一個太監站在膳房門口,每道菜送進來,他先吃口,見他不倒下,太後才下筷子。1908年春天,老品膳太監死了。18歲的小太監邊北湖被指定接替品膳太監。可是這時候太後也病了,不在膳房用餐,總是讓禦膳房熬點粥,直接送到中南海儀鸞殿。北湖小公公就跟著這口粥到太後屋前,當著太後貼身丫環的麵,喝一口,然後雙手下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烏大少死於1966年,他活了82歲,按說這是喜壽了,但是他死的時候不開心。他是氣死的。那年8月的一個星期天,紅衛兵們已經開始在街上橫衝直撞。烏大少對小羅鍋女兒瑪利婭說,你今天就別去教堂了。瑪利婭說,我一個弱女子,誰能把我怎麽樣,我去去就回來。於是像往常那樣,脖子上戴上十字架項鏈就出門了。瑪利婭這年已經36歲了,但是隻有1米40高,因為她有一個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老北京南城宣外一帶,玩鳥的人可以數出一大群,但是玩鳥玩出名堂玩出故事來的,當然要數小辮兒鈕二爺和棺材鋪老板洛老爺子。鈕二爺是老一輩的。為了鳥,幾乎不要命。他的故事被聚閑齋大茶館流傳了許多年。40年之後,也就是1957年,後一代的洛老爺子養鳥,又弄出了故事。洛老爺子原來是菜市口平順棺材鋪老板。30年代日本鬼子占領北京的時候,在東直門外建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00年八國聯軍打敗大清帝國之後,越來越多的洋人到中國來做生意。德國失業青年哼痢稀慢背著一架木頭照相機來到北京,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他在北京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拉皮條的破落旗人顏十。經顏十創造性地將照相應用於拉皮條事業,哼痢稀慢跟著顏十轉戰於八大胡同給妓女們照相,賺了不少錢。1902年另外一個德國失業青年發燒不廷,聽說哼痢稀慢發了財,於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涿州位於北京南部偏西一點,距離北京60公裏。馬車時代,傍晚從涿州裝上貨趕車出發,行走到第二天淩晨,即可抵達京城廣安門。有的卸貨之後,讓牲口吃點草料,喝一點水,然後就可以返回涿州。有的等五更城門開,進城卸貨,再返回,當天傍晚就可以回到涿州。沒有鐵路的時候,北京與南方的聯係,除了朝陽門通往天津的水路,還有一條旱路,那就是走廣安門,過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民國初年,內務部次長林先生的老媽砸了《萬象報》報館,被審判廳杜推事(法官)判罰違法,賠償《萬象報》的損失。對此事,林先生還無所謂,但是林先生的一個部下,主管治安的某處李處長非常為林老太太感到不公,後來他聽說杜推事跟一個有夫之婦勾勾搭搭,於是就想暗算杜推事一下,為林老太太解氣。其實杜推事與這個女人不是亂搞,而是失散的戀人再度重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20年夏天,直隸地方軍與奉天地方軍聯合起來造反,對抗段琪瑞主持的中央政府,經過短短幾天交戰,中央國防軍失敗,段琪瑞總理通電辭職,出走天津。從此,直隸與奉天兩支地方軍人力量,共同控製了北京政府。這是1913年孫中山二次革命,1915年蔡鄂討袁戰爭,1917年張勳辮子軍進京複辟大清,這三次大規模武鬥之後,又一次武裝鬥爭,並獲得成功,為後世留下了惡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末的時候,京城裏養什麽的都有。大的有騾馬駱駝,小的有雞狗貓豬,還有老鷹、鴿子、小鳥、小金魚、小蛐蛐兒等等。中國首都北京領先於世界,成為動物保護主義的大本營。在菜市口大茶館聚閑齋的茶客裏麵,有一位八旗閑散青年叫顏十,他喜歡養狗,並且發明了一個絕招,那就是用黑狗和白狗交配,培育出大熊貓那樣的黑白花狗。顏十培育出來的黑白花狗十分招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