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博文


高崗服毒自殺始末周總理叮囑“善殮厚葬”
萬安公墓地處玉泉山下,東鄰頤和園,北靠臥佛寺,這裏遠離市囂,人跡罕至,十分幽靜。早年,一些達官顯貴和社會名流,都把這裏當作身後安息之地。高崗之所以能安葬在這裏,是因為周總理有明確指示交待:葬在萬安公墓,要立碑,隻寫“高崗之墓”,不寫立碑人,不寫年月日。

在中共中央七屆四中全會之後,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胡宗南號稱“西北王”的胡宗南,深受蔣介石寵信,曾經統領四十萬大軍,有著最現代化的美式裝備,坐鎮西北,一直是蔣介石手中的一張王牌。但在1949年國民黨大潰敗的形勢下,他也惶惶不可終日。自從1949年5月19日解放軍突破了胡宗南在西安南岸的戰線,胡宗南見大勢已去,隻好放棄經營多年的老巢——西安,逃往寶雞。7月份寶雞被克,他又逃往漢中,以秦嶺和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傅連暲:從基督教福音醫院院長到共和國中將
朱毛紅軍入閩,朱軍長帶頭種牛痘

1929年春,朱德、毛澤東、陳毅率領從井岡山下來轉點贛南的紅四軍首次入閩,這支部隊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朱毛紅軍。紅四軍的鋒芒直指閩西的長汀。

傅連暲聽說由當年的起義軍發展而來的紅軍又來了,心裏非常高興。他像當年一樣,又投入了緊張的搶救紅軍傷病員的工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1 08:39:41)

饒斌(1913-1987)
饒斌,吉林省吉林市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秘書長,靜樂地委副書記,晉綏八地委書記,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黨校教育長,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撫順、吉林市委書記,東北民主聯軍駐圖門衛戍司令部司令員,哈爾濱市市長。建國後,曆任中共鬆江省委副書記、鬆江省副省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0 08:57:22)
溥儀回憶在蘇聯的生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頒布投降詔書。19日,我在沈陽機場等待飛往日本時,成了蘇軍的俘虜。當晚,蘇聯軍官把我們送到蘇軍的一個臨時醫院(中國人開的)裏,休息了一夜,次日上午便從通遼乘飛機飛往蘇聯。飛機飛到赤塔,天差不多快黑了。我們是第一批到蘇聯的偽滿戰犯,和我同來的是弟弟、妹夫、侄子們和一個傭人。我們這一家人乘坐蘇軍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0 08:55:25)
陸定一的遺言
父親陸定一在晚年,對他的工作和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些經驗教訓,進行了反思,並在多種場合坦率地表露自己的觀點。父親對曆史問題的處理和政策上的反思,認為應“宜粗不宜細”,從大局出發,認清大是大非問題,統一思想認識,不要糾纏到具體的小事中去計較個人恩怨得失;但對曆史教訓的分析和總結上,則應該“宜細不宜粗”。父親說:“總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0 08:52:55)
劉邦三顧石家莊
據《史記》記載,漢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時為漢王的劉邦派韓信與張耳出關中,赴北地,開辟第二戰場。韓信“虜魏王”,“破代兵”,“擒夏說閼與”,一路披靡。是年十月,韓信在井陘口背水一戰,以萬餘漢軍戰勝趙軍20萬,擊斃趙帥陳餘,活捉趙王歇。韓信聽從投降的趙軍謀士李左車之計,乘滅趙之威,遣使說降燕、齊,而他自己則率軍在土門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聶榮臻:代人受過不吭聲
《山高水長:回憶父親聶榮臻》最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聶力。以下片斷摘自該書。解放初期,父親代理總參謀長時,有一天,毛澤東把他叫了去,一見麵就猛批,原因是毛澤東認為一封比較重要的電報,沒經他看,總參就以軍委名義批發了。毛澤東嚴厲地說:“以後不能越權,凡是以軍委名義發的電報,一律先送給我看以後再發。”父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20 08:45:32)
金門戰役檢討                劉亞洲

  一、意義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十四天,人民解放軍二十八軍
下屬三個團共九千餘人渡海進攻金門,發起金門戰役,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因後
援不繼,全軍覆滅,是解放軍成軍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敗仗。我軍曆史上雖有湘
江之戰、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皖南事變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敵後武工隊》的老英雄法庭上給自己正名
一部電視劇的播出,讓一位敵後武工隊的老英雄不得不陷入了一場官司。明明活得好好的,卻被電視劇給“拍死了”。與之相連的,還有老英雄的榮譽,有他一生為之自豪的光輝經曆。因此,老英雄要給自己討個說法。他就是《敵後武工隊》中賈正的原型賈正喜。賈正喜原名賈正,很多年前曾是個轟動一時的風雲人物,1942年他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