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6年對中美經貿關係而言是艱難的一年,但是並沒有之前人們預測的那樣糟糕,我個人認為中美經貿關係今年惡化了一些。”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University)經濟學和公共政策副教授李·布蘭斯提特(LeeBranstetter)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專訪時做了這樣的總結,“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如舒默(CharlesSchumer,民主黨紐約州參議員),曾揚言要在貿易和匯率問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不久前結束的美國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拿下參眾兩院,布什總統所在的共和黨全麵敗退。消息傳來,不少中國人擔心,中美兩國的外交關係,是否會因美國國內政治版圖的變化而受到影響。
  環球時報報道,有人擔心,是因為“民主黨已經表示要清算布什政府的內政外交,更何況不少民主黨人被認為是對華‘強硬派’”。也有人認為不
  用擔心,因為“兩國戰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經過一年的角力,由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張平主導的“中國5位教授訴飛利浦一項DVD專利無效案”終於塵埃落定。當事雙方前天簽署聯合聲明:飛利浦承諾從專利清單中撤出爭議專利項目,5位教授則撤回申訴。但飛利浦同時表示,即便飛利浦不再在中國主張該項專利權,也並不影響其“專利池”所收取的專利費用,同時不存在返還以往所收專利費的問題。
爭議雙方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當中國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以閃電般的速度起飛,並且成為全球經濟強國時,全世界從最初對中國的不信任逐漸轉為由衷的欽佩。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主要以製造業拉動,增長率在2002年達到8%後,又在2003年增至9%。中國依靠巨大的國內儲備資金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吸收大量外資在中國建立工廠,引進所需的國外專業技術。僅2003年度,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資金就達到53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官方為一掃「MadeinChina」等於偽劣爛貨的負麵形象,除決定明年投入四兆五千億台幣經費加強創新研發外,未來凡自主研發商品將拋棄「MadeinChina」(在中國製造)一詞,改用更具自主產權意味的「MadebyChina」(由中國製造)。
過去十多年,外商企業藉助廉價勞動力和原料成本讓中國成為「世界加工廠」,而這些掛著「中國製造」標簽行銷全球的商品,不但多屬已失去領先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年超載101.7萬人,2010年預計超載300萬?
  人口超載已經成為北京的重大現實難題。
  環境人口承載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環境質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態係統彈性限度條件下,環境係統所可能支撐的人口數量。
一個區域環境人口承載力取決於這個區域環境係統的瓶頸因素。北京位於全國嚴重缺水地區,按照聯合國標準,屬於極度缺水地區。水資源是北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陸悅、盛文傑/風險投資領域由於出現了更多的本土品牌而使其決策速度普遍加快,人民幣風投隨著外資並購法案的出台開始成為多家VC關注的熱點,另一方麵高科技行業的投資也逐漸被具有高增長性的行業所取代,這類行業也不再局限於IT行業,開始投向包括醫療健康、餐飲連鎖、潔淨能源、零售連鎖等領域。
12月6日,清科集團發布的《2006年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年度研究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吉隆坡訊)由於產量可能無法迎合世界的需求,馬國的原棕油價格明年上半年可能由目前介於每公噸的1800令吉到2000令吉,揚升至每公噸2200令吉水平。  馬國棕油協會主席沙比利說,馬國明年原棕油產量料達1600萬公噸,但卻不能滿足世界需求。馬國150萬公噸庫存也比往年少6.3%。  德國食用油刊物《油世界》(OilWorld)主編繆克說,中國與印度對棕油需求有增無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透露,在2007年3月1日起將對進口數字電視加收專利費,這筆專利費遠遠超出目前彩電利潤的幾倍,海信、TCL、創維、廈華等國內彩電企業稱不會因此退出美國市場,並已經結成戰略同盟,與海外的專利權人進行談判。  國內彩電企業紛紛表示,中國的彩電企業自有品牌要真正走出去,進入新的市場,品牌、渠道都需要從零開始積累,這些必須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想找一份年薪100萬以上的職業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現在有哪些行業肯出如此高的薪水請一位中國本土的雇員呢?
一、奢侈品銷售總監不要以為高薪的職位都是給外國人準備的,其實,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希望這些崗位能由本土的人才接管。因為同樣的工作,外國主管的薪水也許是中國主管的幾倍。以往,鍾表、鋼筆、皮包等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沒有什麽太明顯的效果。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