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成這樣:拜登政府難辭其咎

Billzhou (2025-11-23 03:59:29) 評論 (2)

聽法廣新聞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因為美國的28條停火計畫,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執政挑戰。我看澤連斯基無奈地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其實,是不想做烏克蘭的千古罪人。

現在皮球踢到了烏克蘭這邊。還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我看澤連斯基是左不是,右不是,很難做下這道簡單的單一選擇題。



都說人類天生同情弱者。無疑這三年打下來,烏克蘭的國民是最無辜的。普京這樣幹,當然被很多善良的人(也包括我這樣的小人物)所唾棄。但這年頭,隻有唾棄,沒有硬實力是很脆弱的。

據說,兩國因為這場戰爭,死亡就超過百萬之多。怎麼說這些為國“捐軀者”,大部分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最傷心的莫過於他們的父母。

如今,戰爭打成這個樣子,世界輿論都指責特朗普無情無義,甚至說他喜歡侵略者普京,比如俄羅斯這樣的對手,是不大公平的。畢竟,美國換了總統,大家管治風格不同,新總統有新總統的盤算。

中國有句老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想,已經下野的退休拜登以及幕僚們,應該第一時間,知道烏克蘭現在的真實情況,他們應該受到這場殘酷戰爭的良心譴責。

我聽說,當年普京對烏克蘭發動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事先跟烏克蘭下過最後通牒。戰爭可謂一觸即發。據說,西方社會都為澤連斯基準備好了政治庇護的國家,以及善後安排。

沒想,拜登和北約國家一些領導人,卻在關鍵抉擇的時候站出來,力挺猶豫不決的澤連斯基,表達將全力支持烏克蘭打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這對年輕氣盛的澤連斯基,無疑一劑“不考慮後果”的“強心針”。但外人都知這是一場相當辛苦的“代理人戰爭”。



我估計,拜登和民主黨做夢都沒有想到,可能澤連斯基也沒有預料到,2024美國民主黨會輸掉總統大選,更讓西方政客和東方國家的政客們,沒有想到特朗普會二次入主白宮。

看來,民意選擇和國家意誌很多時候是難以統一的。當弱勢的特朗普擊敗了如日中天的哈裏斯,足以說明美國大多數選民的訴求,跟拜登政府無條件支持烏克蘭打贏俄烏戰爭的初衷,是完全兩回事。

拜登好歹是個資深的職業政客。浸潤於美國政界幾十年,他不會不知道,總統選舉充滿了太多的變數。一個長期混跡於政壇的老江湖,跟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政客說事拍胸脯。我想,大部分年輕人都會按照老江湖的意圖做事。

也許“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民主黨輸掉了2024總統大選。我隻能說,拜登太自信了,把話說得太滿,說得太絕對了。

美國總統選舉,歷來都是過山車,連大牌賭博公司都不容易押準寶。不要說身臨其境的競爭者哈裏斯,大選時如何氣勢如虹。我想,即便當年特朗普內閣要員的彭培奧,彭斯,都沒有想到特朗普又會當選總統。

害了烏克蘭,害了澤連斯基。老拜登實在不應該。怎麼說自己也是80歲的老謀深算的美國總統。怎麼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儘管我100%相信拜登支持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的本意是好的,是為了美國,為了北約,為了世界和平。但現實骨感又是如此殘酷。



-----拜登錯誤之一:

代理人戰爭並非一僦而就,而是需要精確計算概率的戰爭 。沒有100%的勝算概率,拜登和北約不應該支持澤連斯基“保家衛國”。

誰都知道,代理人戰爭從來就不是法律契約和協議。這在過往一些殖民地統治的國家的失敗案例,已經充分得到證明。

代理人戰爭不是美日軍事同盟,也非美韓軍事約定。總統說支持你,也是四年的任期。四年一過,如果換了新總統,也就沒人認帳了。你拍拍屁股走人,也不承擔法律責任,人家可就殘了。拜登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我不知澤連斯基當初是怎麼熱心沸騰的。還是拜登鐵定民主黨會長期執政,會按照他的意圖行事。感覺澤連斯基還是比較嫩,一個有勇無謀的政治素人。



------拜登錯誤之二:

他沒有本事要求北約國家和他一樣支持烏克蘭,比如北約國家願意勒緊褲帶,構建一個強大的北約同盟對付俄羅斯。恰恰相反,是北約國家一邊道德譴責俄羅斯,似乎道義上鐵定站在澤連斯基這一邊,一邊又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確保自己的國民不會受凍。

更遺憾的是:

歐盟國家領導人對於拜登的態度,完全是麵子、尊重,以及在重大問題上的取捨,都分得清清楚楚。也許拜登知道怎麼回事,但也無可奈何;也許拜登很享受歐洲人對他的尊重,比如義大利總理梅洛尼。

但我感到奇怪:

拜登的情況,澤連斯基應該最清楚是怎麼回事,包括即將開始的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歐洲人對他的道義上的支持。我作為局外人都知,德國人一直不肯提供殺傷力大的金牛坦克,便知歐洲人是怎麼回事。即使拜登糊塗了,但拜登智囊班子不會糊塗。他們最非常俄烏戰場的情況。都知美國人的情報是全球一流的。

我隻能說,拜登政府以及北約國家的某些領導人,把澤連斯基害了。大家都在忽悠澤連斯基。特朗普說的是對的。烏克蘭的未來,歐洲的未來,應該由北約國家承擔主要責任。

據說北約國家有一條鐵律:誰要是侵略了27個北約國家其中的一個,就視同為侵略了所有的27國。北約就會出兵捍衛集體利益。你倒是出手啊?可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俄羅斯的無人機不但全方位進攻烏克蘭,有時也會飛到波蘭轉一轉,北約除了譴責還是譴責,看不出任何軍事的回應。



普京應該吃準了歐洲26國就是一盤散沙,是一個很容易被個個擊破的鬆散的軍事堡壘。這也就是普京的堂而皇之的“北約東擴”藉口,以及敢於將戰爭越打越大的理由。

難怪法國總統馬克龍戰爭一開始,便跑到克林姆林宮見普京,感覺煞有其事想阻止戰爭。普京真是老油條,政客高手,礙於麵子,便配合馬克龍演繹了一出長條桌上聽馬克龍說事的戲。

外人都知馬克龍這麼幹的潛台詞,普京自然知道馬克龍想幹嘛。內塔尼亞胡更知法國人的德性。事實也是如此。

隻是好可惜:

拜登從頭到尾,都視普京為“壞人”。上台四年,一直不願見普京,甚至將俄羅斯踢出國際大家體。如果拜登願意見普京,相信俄烏戰局會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不會搞到今天這個樣子。這當然是拜登的誤判局勢。

------拜登錯誤之三:

拜登的紳士作派不僅歐洲人看得明白,普京更清楚拜登政府的這幫人是怎麼回事。拜登也許沒有把俄羅斯當回事,以為製裁足以遏止俄羅斯的經濟問題。卻沒有預料到俄烏戰爭早已成為軸心國的玩法,發生了巨大的嬗變。估計歐洲人也沒有看懂。

拜登的如意算盤似乎還是紳士的玩法,所謂“該競爭的地方競爭,該合作的地方合作”。一個被你視做“壞人”的普京,會跟你玩紳士遊戲嗎?我都覺得,拜登政府有點天真。

我相信,普京政權的俄羅斯國家信奉的價值觀,與美國的意識形態,應該完全兩回事。拜登沒有看懂可以理解,也許真的老糊塗了,但智囊們沒有看懂(據說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的智商是180)這是不應該的。令人大跌眼鏡。

眼下,特朗普政府拋出的28條和平計畫,肯定不利於烏克蘭的原來的一攬子設想,這是毫無疑問的。原因很簡單:美國換了總統,新總統有新總統的想法,他也是為了美國再次強大。不存在個人什麼私心。就這麼簡單。



接下來,就看歐洲人是否拋棄原來的一套虛偽的玩法,拋棄歐洲人的綏靖玩法,敢於與烏克蘭人站到一邊,同呼吸,共命運,同仇敵愾,跟俄羅斯戰鬥到底。那28條和平計畫真的可以大的修改,最高興的應該是特朗普總統及其班底,再一次把戰爭的皮球重新踢到歐洲人的腳下了。“是騾子是馬”,就看歐洲人了。

特朗普還算是厚道之人,從厚道角度講,拜登遠不如特朗普。澤連斯基總統應該懂得“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句老話了。否則,特朗普總統沒有必要趟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