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翻譯工作大都平淡無味,但偶爾也會來一個奇葩客戶,枯燥中帶來一點樂趣。
今天有個國內的客人打電話給美國一家大旅館,說是賬戶被鎖了,要求解鎖。客服要了對方的賬號以後,問你最近的一個旅館預訂是哪一天,哪一個?客人找了半天,說了兩個名字,都是七月份在成都預定的。首先我得道歉,把喜來登翻成了Hilton,造成了客服差點掛電話,以為是詐騙。隨後幸虧客人知道喜來登是萬豪旗下的酒店,我才和英文酒店名字對上號。但客人怎麽也找不到預定email,無法提供客服要的confirmation number,並強調他是用積分訂的酒店,所以沒有正式的confirmation number。這個我不信,但也沒說什麽。我隻管翻譯,不管谘詢,更不反駁客人。
接下來就是奇葩的部分。客人開始講故事,他說之所以賬戶被鎖,是因為他違反規定用錢買了積分,因為他不知道這是錯的(我其實不明白錯在哪裏,航司的裏程積分就可以買啊,貴倒是真的)。然後他開始了典型的國人認錯模式: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交易積分,我以後不會再犯了。你讓她把我的賬戶解鎖可以嗎?馬上就到國慶節了,我已經訂了10月份的兩個旅館,但我進不去很不方便。
這已經是我大刀闊斧砍下來的幾句話,他的原話就像車輪子轉圈一樣沒完沒了。最後我不得不打斷他:你別說了,就不怕她掛電話嗎?這裏不是中國,你就是跪下來也沒用,能幫你辦的自然會幫,否則再虔誠的認罪也於事無補。後麵果然,客服說有專門的部門負責評估和解鎖你的賬戶,我啥也做不了。你也一樣,隻有等他們的回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記錄一下你今天又打電話催了。
我也是在中國長大並受教育,我們習慣了人治社會。總以為凡事都是可以通融的,隻要我們的態度足夠虔誠,把自己放到足夠低,就能贏得對方的好感和同情,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但美國這邊的大機構,如銀行和政府部門,他們隻是按程序辦事。現在都用電腦,他們就看著屏幕走程序,走一步再看下一個屏幕,顯示什麽他們就做什麽。
比如銀行,他們先驗證客戶身份,屏幕上讓他們要什麽證件,他們就找客戶要。屏幕上讓他們送驗證碼到客戶手機上,他們就照做,並且隻能做一次,所以客戶如果沒說清楚驗證碼,就失去了一次機會。我經常要提醒客戶,核對驗證碼,就怕他們因一個小錯而被拒絕。有些客戶不知道,要求工作人員再換一種方式驗證身份,並抱怨對方一點不人性。我每次都要普及知識,他們看屏幕辦事,沒有自主權決定換其它方式驗證你的身份。這也是將來可以被AI取代的部分。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要求什麽就提出什麽,簡潔扼要,沒必要講很多細節,人家不關心,對你也沒任何好處。碰到提問,就直接回答,不要繞圈子,沒問原因就不要解釋,等等。
最近兩年看多了國內的電視認罪,感覺今天的場景特別像,以前文革期間的自我批評也是這種模式,有點恍惚。
國人的話語體係
AprilMei (2025-09-19 07:42:28) 評論 (0) 每天的翻譯工作大都平淡無味,但偶爾也會來一個奇葩客戶,枯燥中帶來一點樂趣。
今天有個國內的客人打電話給美國一家大旅館,說是賬戶被鎖了,要求解鎖。客服要了對方的賬號以後,問你最近的一個旅館預訂是哪一天,哪一個?客人找了半天,說了兩個名字,都是七月份在成都預定的。首先我得道歉,把喜來登翻成了Hilton,造成了客服差點掛電話,以為是詐騙。隨後幸虧客人知道喜來登是萬豪旗下的酒店,我才和英文酒店名字對上號。但客人怎麽也找不到預定email,無法提供客服要的confirmation number,並強調他是用積分訂的酒店,所以沒有正式的confirmation number。這個我不信,但也沒說什麽。我隻管翻譯,不管谘詢,更不反駁客人。
接下來就是奇葩的部分。客人開始講故事,他說之所以賬戶被鎖,是因為他違反規定用錢買了積分,因為他不知道這是錯的(我其實不明白錯在哪裏,航司的裏程積分就可以買啊,貴倒是真的)。然後他開始了典型的國人認錯模式: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交易積分,我以後不會再犯了。你讓她把我的賬戶解鎖可以嗎?馬上就到國慶節了,我已經訂了10月份的兩個旅館,但我進不去很不方便。
這已經是我大刀闊斧砍下來的幾句話,他的原話就像車輪子轉圈一樣沒完沒了。最後我不得不打斷他:你別說了,就不怕她掛電話嗎?這裏不是中國,你就是跪下來也沒用,能幫你辦的自然會幫,否則再虔誠的認罪也於事無補。後麵果然,客服說有專門的部門負責評估和解鎖你的賬戶,我啥也做不了。你也一樣,隻有等他們的回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記錄一下你今天又打電話催了。
我也是在中國長大並受教育,我們習慣了人治社會。總以為凡事都是可以通融的,隻要我們的態度足夠虔誠,把自己放到足夠低,就能贏得對方的好感和同情,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但美國這邊的大機構,如銀行和政府部門,他們隻是按程序辦事。現在都用電腦,他們就看著屏幕走程序,走一步再看下一個屏幕,顯示什麽他們就做什麽。
比如銀行,他們先驗證客戶身份,屏幕上讓他們要什麽證件,他們就找客戶要。屏幕上讓他們送驗證碼到客戶手機上,他們就照做,並且隻能做一次,所以客戶如果沒說清楚驗證碼,就失去了一次機會。我經常要提醒客戶,核對驗證碼,就怕他們因一個小錯而被拒絕。有些客戶不知道,要求工作人員再換一種方式驗證身份,並抱怨對方一點不人性。我每次都要普及知識,他們看屏幕辦事,沒有自主權決定換其它方式驗證你的身份。這也是將來可以被AI取代的部分。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要求什麽就提出什麽,簡潔扼要,沒必要講很多細節,人家不關心,對你也沒任何好處。碰到提問,就直接回答,不要繞圈子,沒問原因就不要解釋,等等。
最近兩年看多了國內的電視認罪,感覺今天的場景特別像,以前文革期間的自我批評也是這種模式,有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