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府,混雜龍魚

辛泰浩 (2025-09-19 05:54:48) 評論 (1)
  頂尖學府北大

  頂尖學府,紅磚青瓦;雄踞東方,獨覇天下。人才薈萃,群星騰達;大浪淘沙,魚龍混雜。

  北京大學是中せ國的頂尖學府,自1898年成立以來為中國培養了無數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這些人才對中國的發展和建設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說北大對中國的貢獻那是相當大了。

  但也有反麵教員:張國燾、陳公博等,他們均曾就讀北京大學擔任中共或革命陣營高級職務,後因叛變投敵被曆史記錄。

  1916年,張國燾進入北京大學讀書,五四運動中表現積極。1938年4月初,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陝甘寧邊區,投靠中國國民黨,成為中國革命的叛徒。

  1920年,陳公博畢業於北京大學,29歲時他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南方早期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活動家,爾後脫離共產黨,隨後,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33歲時參加國民黨,從此便一生追隨、效忠汪精衛。抗戰爆發後,46歲時他追隨汪精衛叛國投敵,在汪精衛偽政權中,汪精衛是第一號大漢奸,陳公博是第二號大漢奸。

  陸步軒:北大中文係畢業生,被稱為“北大屠夫”,自認是負麵教材(2025年6月)。

  石平太郎:四川北大畢業生,被中國首次製裁(2025年9月)。

  翟天臨:演員兼北大博士後,2019年因論文抄襲被確認學術不端,退站處理。事件成為娛樂圈與學術圈交叉腐敗的典型案例。

  作為北大曆史係畢業生,胡士泰因商業間諜活動導致國家巨額經濟損失,最終被判刑並出獄移民澳大利亞,成為北大負麵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

  北大培養出的這三位女天才,都加入了美國籍,現在一個比一個厲害。

  陳雪梅:1984年,18歲的陳雪梅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錄取,師從著名學者陳章良完成了本科生畢業論文,獲得學士學位,同年考取CUSBEA中美留學生計劃。2013年4月26日,加入美國籍的陳雪梅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成為美國生物學領域裏知名的專家。

  丹揚:北大物理係培養過的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從北大物理係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來也加入了美國籍。她主要研究內容為神經遞質分泌以及突觸可塑性的分子機製。拿過阿爾弗雷德·P·斯隆研究獎學金和貝克曼青年研究者獎,現在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鬱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係,之後赴美國加州大學深造,先後獲得統計學碩士學位、統計學博士學位。學業結束後,執教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擔任助理教授,而後返回加州大學任教授。現在鬱彬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統計係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係終身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根據北京大學2023-2024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24年該校共有本科畢業生3725人,實際畢業人數為3718人。北京大學人才薈萃,群星璀璨。一百多年來,聚集了眾多的著名學者、專家、學術大師,培養了一代代優秀人才,湧現出大批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和教育家。這些傑出人物,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譜寫了北大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做出了重大貢獻。有“諾貝爾獎”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北大創建於1898年7月3日,初名京師大學堂,於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38年,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在北平複員。1952年起,逐漸成為以文、理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開始,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北京大學。截至2025年,北大共設有7個學部,共有11個學科門類,49個專業類,137個本科專業。 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6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29個,博士學位點262個,碩士學位點285個,國家一流學科49個,博士後流動站54個。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在校生48587人,全校教職工12841人,其中專任教師3804人。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列強瓜分中國。當時的知識分子寄希望於變法圖強,在康有為的推動下進行維新運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正式宣布變法,提出創辦京師大學堂。7月3日,光緒帝批準了由梁啟超代為起草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正式創辦京師大學堂,並任命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孫家鼐(也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為首任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管學大臣),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西學總教習。京師大學堂由此成為了中國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性大學。9月21日,慈禧太後與守舊派發動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維新變法失敗後,其它改革措施基本被廢止,唯有京師大學堂被保留了下來。

  由梁啟超起草的共8章54節的《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明確提出要把京師大學堂辦成“各省之表率,萬國所瞻仰”的世界一流學校,明確各省都要創辦新式學堂,並歸大學堂統轄。教學內容強調“中體西用”、“中西並重”。 設立經學、理學等十門“普通學”和數學、礦學等十門“專門學”,同時要求同學必修一門外語課程。1898年12月31日,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原擬招生500人,實際僅設一招收進士、舉人的仕學院,兼寓中小學堂共錄取學生160餘人,第二年學生增加到200餘人,中西並學,除經史外,開設算學、格致、化學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課程,另立史學、地理、政治專門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