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新蘇格蘭尋“堡”,悉尼港路易斯堡

大漠滿天星 (2025-09-25 08:20:30) 評論 (0)


7月下旬乘遊輪“挪威星辰號”(Norwegian Star),到訪了加拿大新蘇格蘭(Nova Scotia)的城市哈利法克斯(Halifax)和悉尼(Sydney),以及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的夏洛特敦(Charlottetown),開啟了我們道聽途說的曆史文化之旅。

這幾個城市所在地的圖示:

11點多遊輪到達了悉尼港,路上遇到Island Princess號遊輪,錨定在一個四六不靠的地方,正在運作接駁船送遊輪客上岸。幸運的是我們的遊輪泊在悉尼港的碼頭,距離遊輪終端很近。不用乘接駁船上岸要便捷許多。

悉尼港遊輪終端前標誌性雕塑“大大大提琴”(The Big Fiddle)。雖然它本身不是一個可以拉弓演奏的樂器,它確實能“發聲”,提琴內部配備了音響係統,可以播放凱爾特音樂和相關解說。

這一帶最早是法國人的殖民地,號稱“新法蘭西”,包括現在的魁北克地區和阿卡迪亞地區。早在16世紀中葉,法國探險家首次探索了聖勞倫斯河流域,並代表法國宣稱這片土地為法國所有。法國人在聖勞倫斯河河口建立定居點和貿易站,與當地土著交換毛皮和海洋產品。這一帶有法國殖民時期的遺物,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路易斯堡(Fortress Louiseberg),它控製著通往聖勞倫斯灣的海上通道,是法國保護新法蘭西的門戶堡壘,正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我們一下船直奔賣陸地遊的出租車隊,一幫印度人在拉客。他們都屬於同一個旅遊公司,拉來客人全部交給調度員,由調度員分配給司機。他們運作很規範化:明碼實價,接受信用卡。標明了到各處景點的時長和價格,按車輛大小收費,去路易斯堡一輛轎車250加元,時長4小時。我們本來是要訂遊輪tour的,想用掉我們這趟航程的tour折扣卷,但是上船第一天這個tour就賣光了。

當我們說要去路易斯堡,調度員馬上說有一個遊客正找人拚車呢,問我們願不願意,當然願意啦。調度員打電話讓那人來,很快就來了一家三口,父母和半大孩子。他們是魁北克人,說英語帶法語腔,一看就是教養好禮數周全的人家。孩子長發飄飄穿寶伯麗格子衣服,皮膚細嫩麵目秀美,我一時吃不準是男是女。母親說他們以前去過古堡了,兒子沒去過。我們寒暄了幾句,他們到達紐約後當天晚上就飛魁北克城,想訂船上周遊曼哈頓加送機的服務,行李可以跟車。他們搞不清紐約港口是否可以寄存行李,問我們,我們也搞不清,因為到了紐約我們就帶著行李回家了。

我們的司機是個黑黑胖胖的印度大哥,英語很溜雖然帶印度口音。他的車是豐田Corola,少年坐前麵副駕座位,我們坐後排。這車坐3個乘客正合適,再多一人就顯擠了。司機是話癆,不停地說,介紹景點,本地的風土人情,曆史,經濟,主要是他和魁北克少年對講,我們旁聽。他說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身材都保持得很好,不像他們印度人,個個都長得很胖。我問他印度人是不是很多吃素的?為什麽吃素也能長胖呢?他反駁說,大象吃草還能長那麽壯,不是吃什麽的問題。去路易斯堡的高速路很好,路上沒什麽車,我們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訪客中心。我們問過司機,車價中不包含門票,他說青少年不需要買票,魁北克少年喜上眉梢。司機說遊覽路易斯堡的時間由我們自己掌握,一般兩個小時足夠了。他把手機號留給了我們,說玩完就打電話叫他。

到了訪客中心,進去買票,售票員小哥不拘言笑,惜字如金,半天才弄明白9月之前大家都免費進門,若要打火槍就要買票。門外開來一輛校車模樣的接駁車送遊客去古堡,車開了幾分鍾後,我們看見了一水之隔的城堡,那座尖塔太容易辨認了。

車到了城門口停下,我們下車,一個穿著18世紀法式服裝的黑婦人迎上來,指著城外的農舍說了些什麽,又指著屋旁的石子路說那是去城堡的路。我們當然是先去城堡啦,回程要在這裏等接駁車,那時再進屋看吧。

古堡是法國殖民者修建的,但是在與英國殖民者的7年戰爭中,路易斯堡被英軍占領。後來英國人認為城堡沒什麽用途,便一把火燒掉了。60-70年代加拿大政府啟動大規模考古與重建工程,複原了約四分之一的原始城鎮和堡壘,怪不得看上去簇新簇新的,沒有古董味。米其林旅遊指南評價城堡為三星級別旅遊目的地,我看好像不值呢,米其林是法國公司吧?





進城堡大門時見一個穿法軍製服的持槍老者在站崗。

進了大門,經過一片民居和商鋪組成的城鎮,一座高高的炮台聳立在河岸邊,那是國王堡壘(King’s Bastion)。這裏的看點:一是正午時分打加農炮,二是看人家遊客自己花錢放火槍。但是我們到達城堡時已經過了正午,沒撈著看熱鬧。

問加農炮前的士兵,放火槍什麽時間開始,他說2點,那又太晚,我們可能等不了。他跟前的加農炮也太新了點,像個玩具。

城堡裏麵的大街上有店鋪,店鋪外觀和店小二的服裝都是複古風。

街道上有口井,一幫人圍著看裏麵。

等他們走了,過去看看井裏麵有啥稀罕物?硬幣!

進主樓大門

主樓很深的門洞裏,兩個士兵在換崗,很閑散,沒有一般換崗的轟動性儀式。

進了堡壘,裏麵中間空地是很大的草坪,軍營碉樓建在四周

如今的路易斯堡是一個“活著的博物館”,我們看到身穿18世紀服裝的士兵在巡邏。

穿18世紀法式平民裝的婦女挎籃走過營房。

在兵營裏見到女兵我覺得很奇怪,法國那時就開始男女平權啦?

查了一下:19世紀以前的英法軍隊正式編製裏都是沒有女兵的,當時堡壘中的女人和孩子大多都是士兵家屬,從事洗衣、護理、烘焙、烹飪等勤雜工作。現在加拿大搞政治正確有點過頭了吧,歪曲曆史就不好了嘛。想去質問她,轉一想:我們不就是來玩的嗎,何必認真呢?任何事情太認真就不好玩了。

在兵營的軍官房間裏,桌上有青花瓷的瓶罐和盤子。據說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中國景德鎮的青花瓷碎片。為此,路易斯堡特地邀請中國工匠複製了一批青花瓷器用於展示。

外麵街上碰到了當時的“行政長官”,跟遊客交談時,“官氣”十足。

一大群裝扮成18世紀平民的孩子們迎麵而來。

我們跟著這群古裝孩子到了村舍大院,農婦和孩子們同意遊客拍照,還擺姿勢配合。







據說城堡還有囚犯遊街的節目:“囚犯”被押送穿過鵝卵石街道,銬在柱子上示眾,重現當年的司法場景。但是等了半天沒等到,遊客自己上陣了。

到時間該回去了,出了城門吊橋,見守衛已經換了人。

在等接駁車時,進車站前的農舍房子內瞅了瞅,裏麵有個古裝老太太,跟她聊了幾句,她說園子內的古裝人兒都是加拿大國家公園雇傭的職員,還問我們最感興趣的是城堡的哪部分?我說就是你們古裝演員啊。我說的是大實話,我就覺得大白天的,隻有看點人文才有意思,看風景又不好看,我很喜歡這種沉浸式的古堡遊。雖然建築簇新簇新,演員們的複古服裝都做舊了,細節也逼真,觀感不錯。

乘接駁車回到訪客中心,印度司機和魁北克少年已經在車上等我們了。我們已經逛了兩個小時了,不好超時,所以別人花錢放火槍也沒蹭到看。

回程印度司機帶我們去了一座燈塔Lighthouse Point去觀景,這是加拿大的第一座燈塔:1734年,法國人在此點燃了北美第一座燈塔的燈火,用鱈魚油照亮海港,是新法蘭西的重要航標。現在的燈塔是重建的。

這裏也是軍事戰略高地:在1745年和1758年的路易斯堡圍攻戰中,Lighthouse Point 被英軍用作炮台陣地,對著路易斯堡壘開炮轟炸。下圖是從路易斯堡裏麵看河對岸的燈塔,當年打炮能打這麽遠嗎?

他接著還拉我們經過龍蝦捕捉漁場和土著人定居點,給我們看土著人開的大麻店,一家接一家的,好多家,還有賭場。他問我們去不去參觀土著人的博物館,我們都興趣不大。回到碼頭我們用信用卡付了帳,對他的服務特滿意,加上了不錯的小費。他來加拿大念書,大學畢業沒找到工作開出租,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