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國海關記

打印 被閱讀次數
過中國海關記

回國給老媽慶生之一

老媽6月22日滿96歲,我趕回國給她老人家過生日。6月21日清早,乘坐的美國聯航(UA)晚點差不多一個小時,我於5點45分左右到達了北京首都機場。

通過海關又差不多耽誤了一個小時,最近幾次回國,特別是疫情之後過海關好像都要一個小時左右了。海關入口處分中國居民和外國人兩種。中國居民那邊有三塊(藍色)牌子,見下圖。而外國人這邊隻有兩塊牌子。中國居民那邊隻有不到十人左右在等候,而外國人這邊回型排隊的人繞了8 – 9圈,應該有100人之多了。



我成為美國公民之後已有20多年了,平均每年最少回國一趟。記得最開始的情況與今天正好相反:中國人那邊裏三層外三層,而外國人這邊沒什麽人,過關很快。估計那年頭,除了“崇洋媚外”嚴重和對待“外賓”禮遇過分外,應該是來中國的外國人也比較少吧。以後,外國人來的多了,兩邊排隊等待的人數旗鼓相當,但經常的情況是當中國人那邊人不多時,管理人員就會及時分流一些老外到中國居民那邊通關。但今天的情況卻是任憑那邊已經沒什麽人了,這邊人山人海,但管理人員也不為所動。

為了提振外國人來華旅遊,中國目前已對38個國家單方麵免簽了來華的簽證。這個力度不能說不大,因為之前中國的外交從來都講究對等或“禮尚往來”,現在給人的印象是為了幾個旅遊的收入而至國格而不顧?雖然國家的現行政策越來越務實,但似乎具體部門卻沒有跟上腳步。或許是因為隨著國力的增強, “韜光養晦” 不再需要,各行各業正在拋棄“仰視”外國的陋習,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平視”甚至“俯視”它們了呢?

在排隊等待的無聊之際,我開始“胡思亂想”。優先方便本國居民沒有錯,但如果國內就業市場真的如西方傳言所說的不佳的話,為什麽不趕緊增加一些海關的人手呢?既能緩解就業壓力,又能方便老外來華,促進一下旅遊,拉動一些消費增長呢?

咳,有點“皇帝不急太監急”了哈,不就是多排會隊嗎。。。

草於中國北京亞朵酒店(ATOUR)

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Tina_芬蘭 發表評論於
您母親都96歲了,真厲害呀!看來您家族中有長壽基因。過段時間也要回國了,每次回國都如臨大敵,過海關特別緊張,不知道為什麽,又沒做什麽壞事緊張啥?哈哈哈。
bushihandyman 發表評論於
你說的沒錯,現在是中國人比歪果仁重要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