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Trump重回白宮1個月了,事情進展得飛快,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快。而且,這次Trump不論從人事布局,到鋪陳政策,再到具體實施,都是精心設計的,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無瑕。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月,就更可期待了: 一方麵是他實施的一些政策,應該開始出現效果。二是這個月的曝光鋪墊,接下來就會有雷霆手段。這個時候應該是進入攻堅戰的時刻了,應該能看到一些強硬的抵抗。換句話說,不管民主黨方麵內部如何分裂,接下來的一個月都必須團結起來搞對抗了,否則就沒有民主黨了。我更樂見民主黨拋開過去的那一套共產主義思潮,回歸到資本主義的政黨道路,那樣的話美國的民主製度還能延續下去。誰知道呢,或許民主也就是那麽回事。
這個月其實就是兩件事情,一個是通過曝光管住錢袋子,另一個是人事。對外方麵其實還不著急,雖然也有動作。那些其實都是為了管住錢袋子。暗線也有一條,其實我說過好多次了,隻不過越來越明朗化了。
先說人事吧。Trump提名的部長級人選,除了一個馬特蓋茨自己退出,其他人選基本上都順利確認,速度也不慢。重要的人選(四部一卿再加上CIA, FBI,ONI)都確認,也就是真正的打手就位,可以開幹了。然後Trump宣布支持Byron Donald參選26年佛羅裏達的州長,直接斷掉了馬特蓋茨的州長夢。我之前是怎麽分析的?看來看去,Trump選蓋茨當DOJ 的AG,目的就是為了把他從眾院弄出來,免得紮刺。現在看看,是不是這個結果?不但挑出來,還斷了他的進階之路。這樣一下可能MTG也就老實了,不然照樣這樣敲打她。還有一票自由黨團的幾個刺頭,都需要支持Johnson。所以別看眾院優勢微弱,但是這麽一弄,成了鐵板一塊。接下來的預算案立法之類的,眾院已經整合完畢。參院方麵麥糠昨天宣布不再競選連任,2026年後就退休。在我看來他想善終,就應該現在退掉。不過看起來他已經看不清楚形勢了,參院裏麵影響力已經隻剩1%(就他自己玩了)。Trump對參院其實並不滿意,直接說林娘娘提出的法案(帶有援助烏克蘭幾十億的條款)不夠好, 要以眾院的版本為基準。這個其實也敲打了一下參院共和黨領袖(Thune很不明智的要求共和黨支持林娘娘的預算案)。其實馬斯克這一個月的大曝光,很大程度提升了Trump的民意,分化了一大批交重稅又支持民主黨的選民。這個時候跟Trump打擂台,真的是不想幹了嗎?
關於人事的另一的戰場,法律戰場上也有進展,就是有個法官否掉了臨時禁令,認定Trump可以繼續給政府瘦身,裁掉政府雇員。所以,從上到下,人事方麵基本已經理順。人事靖,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當然民主黨人們一定會負隅頑抗,幾個RINO們也會趁機反噬。但是可能已經大勢去已。AG已經準備公布Epstein客戶名單,情報部門準備公布JFK RKF MLK的刺殺文件,鬼知道Patel手裏還有多少議員勾結情報眼線構陷Trump的證據,CIA雖然低調,外國人幹涉美國大選的證據,甚至內外勾結的證據,都是引而不發的狀態。大牌留著不打,幾張鬧牌就讓DS招架不住了,實在是因為太過離譜了。所以,三權分立這種體製,是怎麽走到今天這種地步,是需要好好反思的。頂層設計是否需要重新籌劃,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錢袋子這個事情是兩方麵使勁。一方麵是馬斯克的DOGE曝光,另一方麵則是控製政府資金發放。DOGE首先是把國際開發署幹殘,然後本周直指社會安全基金,挖出來1900萬百歲以上的老人,挖出3.9億有效社會安全號,而美國人隻有3.34億。多出近6000萬。當然有人反駁說還有許多非公民。這個也是笑話,美國上次的人口統計2020年搞的,禁止問身份,所有在美國的人都納入統計(為了選舉分區劃分選票)。那個統計出來的3.34億。美國的人口增長率還沒有離譜到每年4%的地步吧?1%都不到。所以,這個就是典型的吃空額了。社安局叫囂說資金將在多少年內耗盡很多年了,所以收工資稅的上限上升的比通膨還快。我個人覺得,把這條線厘清,可能年發放金額不過是現在的一半。剩下的都被洗走了。美國的社會福利每年4萬億,驚人啊。
另外一個大事情就是Trump表示要去親自察看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馬斯克同行並且要搞直播。不知道技術上如何協調,不過查看黃金資產是天大的事情。大家還記得我在Trump就職演講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說黃金年代的到來,是指的金本位回歸嗎?好像我又是全網第一個這麽解讀的吧?那麽這件事情,再加上創建主權基金,還有要去查看美聯儲,是不是幾件事情放在一起,就說我常說的,廢除美聯儲作為獨立美元發行機構,未來美元和黃金掛鉤?不擺脫DS對貨幣(也就是經濟命脈)的控製,美國永遠也無法成為真正自由的國家。是不是商務部長(還是財政部長,這倆我經常分不清)還公開表態要廢除IRS?Trump說是本周要開掉數千IRS員工。所有這些,都是把我之前說的暗線明朗化。此外,現在還提了一個所謂DOGE Dividend,就是把省下的錢返還納稅人。這個事情也隻是吹吹風,一次性發錢這個事情不會那麽簡單,畢竟各發錢係統的數據還沒有整理清楚。其實需要真正關注的是Dividend這個詞。什麽叫Dividend?你去買股票,這個公司派發紅利,才叫Dividend。如果隻是納稅人交的錢,交多了,那個返還跟紅利沒毛的關係。所以用這個詞,其實是暗示,過往的每個納稅人,都是美國的股東。現在這個公司需要掙紅利來回報股東。如果這個公司在DS手裏,會有這種事情嗎?
國際上的事情,看起來不急。最急的事情是跟俄羅斯重新建立外交關係。畢竟都是核超級大國,相互應該又通氣的正常渠道。剩下的,管住了錢袋子,小醜們再怎麽跳都隻能出更多的洋相。法國總統,英國首相不是已經坐不住要來朝拜了嗎?那就來吧,骨子裏還是為了錢。不過這些人不能給背後的主子帶來利益,連命都難保。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