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4)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打印 (被閱讀 次)

護欄

日本主要的城市地鐵,可以說,凡是我去過、見到的地鐵都已經安裝了站台防護柵欄,大多數是全封閉式有軌鐵門。列車進站停穩,鐵門打開下人、上人。日本人井然有序排隊,速度快且平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吵和不愉快。有些站台使用比較簡單的膠皮裹著的幾道鋼絲繩替代完整的鐵門,足以阻擋可能跳下軌道的人。我驚訝於其行動之迅速,別的國家還在朦朧討論狀態,日本早已經建好,可謂高效社會管理。回看紐約,真是大失所望。這些年被推下去多少無辜之人,喪於非命,令人惋惜。同時也痛恨政府的不作為,這麽簡單的事兒,為什麽不立即安裝護欄,反而每個站台派出四個警察連軸轉,有必要嗎。美國政府是小政府,沒有錢,啥事兒也辦不成,有錢也不夠用,例如給眾多非法移民發放福利。我支持給他們福利,但是也要有個先後次序,列個表,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裝好安全防護柵欄已經迫在眉睫。

 垃圾

媒體上有關日本垃圾分類管理的報導很多,我隻能以眼見的事實說一說。第一,我去過的這些城市尤其大城市街道路麵上沒有發現垃圾,主要原因是人們不往地上亂拋垃圾,個人的所謂垃圾也是放進自己的包包裏,回家處理。第二,沒有見到公共場合生活垃圾箱或垃圾桶。一個主要原因,沒有人在公共場合吃東西。紐約法拉盛之所以肮髒,就是因為當街吃東西,喝飲料的人很多,吃完把包裝紙,飯盒,找不到或者距離垃圾桶遠的話,隨地一扔。超市商家的包裝箱盒也是隨處擺放。第三,日本人不在公共場合吃東西,例如公共汽車,地鐵站,車廂裏,車站過道,公園,除非有促銷活動,圍起來,而且臨時垃圾桶非常充足。再折回法拉盛比較。一次,從紐約法拉盛去新澤西州賭場的大巴上,老夫妻倆在全封閉的冷氣車裏打開榴蓮飯盒享用,差點兒沒把一車人熏死。眾人大聲抗議,導遊才出麵製止。紐約市區公共垃圾桶不少,可總是滿的,清潔工的安排不合理,換垃圾袋的相隔時間太長。為什麽東京、大阪沒有垃圾桶反而地上幹淨,紐約有垃圾桶反而遍地垃圾。這就是市民的公德心。人有一個“順應”本能,越是肮髒的地方,越是要“髒上添髒”。既然沒人管,既然有人亂拋垃圾,我扔下一點兒垃圾有什麽了不起。反過來說,東京、大阪當地市民鄙視亂拋垃圾行為,自覺維護衛生,那麽對外來遊客有很大的正麵影響,他們自覺遵守當地習慣,克製扔垃圾的衝動,這叫錦上添花。路邊飲料自動販賣機旁邊都有一個回收桶,可以站在旁邊飲用購置的飲料,然後把空瓶丟進回收桶。車站裏也會發現少數的垃圾桶,主要是瓶子回收桶。有時候確實見到旅遊熱點回收桶旁邊地上有包裝紙和空瓶子,那是外地遊客迫不及待地倉促行為,顯然與日本大環境不合拍。而紐約在這方麵還要下大功夫,向東京、大阪學習,變成幹淨城市。

Attack on Titan Trashcan - titan trash can screaming in the street

環境

環境對人影響有直接的,有間接的。也注意到日本華人與美國華人有些區別。總起來說,日本華人收斂,相對客氣,安靜。而紐約法拉盛的華人則很張狂,把國內的彪悍引入美國。因為他們對自由的含義理解偏差,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以至於顯得無法無天。市裏不讓沿街擺攤,他們偏偏不聽,成群結隊擺得滿街筒子都是大陸帶來的寶貝,他們認為法不製眾,所以被趕走後再來。好歹他們還知道對抗警察打死勿論,怕死是底線,否則比在大陸還要難以管教。有時候我也想,聘用大陸城管砸攤子,估計能好些。日本華人在那個講究禮貌的國度,精神壓抑是必然的。否則,你在安靜的環境裏大喊大叫顯得突兀。紐約法拉盛的華人則沒有這個顧慮,隨處吐痰,高聲叫喚,沿街非法擺攤,站街賣淫,一切公開化,令人費解。看來,環境改造人這話不假。記得法國華人穿戴整齊,男人紳士,女人淑女。比之他們,法拉盛華人可謂是倚歪就斜,渾不吝。我知道,人的惡習一時半會兒難以克服改正,尤其糾結成團更加麻煩,但願假以時日,不斷糾正,才能向好轉變。

橫濱:中華街 / 元町地區

升艙

去日本的時候,JFK前台一對年輕人突然說,我可以給你們升級到“高級經濟艙”。這我知道,記得在旅行社定票的時候,猛然聽到一個老年婦女跑調的高叫:“我們定的是豪華經濟艙”,雖然在笑,聽起來是刻意誇張,令我詫異,沒有聽說過什麽豪華經濟艙。經紀人告訴我,經濟艙座位加寬。價錢高些。自忖咱就是個老摳門,加那麽多錢好像不值得,所以不再打聽。但是從老女人的得意大笑看得出她買到了高我一等的機票,向世人宣稱“姐有錢”的那種感覺。所以,給我免費升級,如同中了大獎。位置寬些,比正常的經濟艙座位好一點兒。回程的時候,第一時間在線辦理登機手續,也就是24小時內辦理,作為航空公司客人會員,我有選擇座位權,出口通道最寬的那排座隻要加錢$216。那是我的夢想,比豪華經濟艙還要寬出很多。原來誤以為是兒童專座,其實不然。像中了樂透獎,第一次坐到最理想的座位,心情大好,不是小好,而且越來越好。伸直腿半躺,翹起二郎腿,坐直收進腿,空間大大的。十幾個小時飛行,腳沒有腫脹,太好了。這錢值,以後就這麽辦。你讀完還沒明白的話,請上網查閱,仔細琢磨,我再往下也說不清了,抱歉。還有人說,靠出口位置不安全,免費也不坐。有點兒危言聳聽,飛機有危險,誰能免災。那兒的座位沒有一個空的,長途飛機能伸直腿是一種嗜求。好吧,自己決定吧。

tm搞錯了要加錢的)為啥飛機緊急出口的座位 ...

遊客

估計有很多因素,日本的外國遊客相當多。任何旮旮旯旯都能看到歐美的背包客,年輕人居多,大多數看來都不是跟團遊。我這就奇怪了,他們沒有我的漢字優勢,居然山間很隱蔽的什麽朱雀帝、冷泉帝的陵墓也能找到。看來,西人能做出完整的世界地圖與他們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不無關聯。語言障礙固然影響人們的交流溝通,但不意味著一個會說流利母語的人智商就高。另外,日本給我的印象是個自由和平安全的國度,那麽西人不也是同此心理才興致盎然地去日本旅遊嗎。盡管當地人的英語普遍不高,可是他們的熱情通過手勢和單蹦的英語單詞傳達給我,不也解決了我的很多疑問嗎。這次的日圓大幅貶值何嚐不是塞翁失馬,吸引了世界上眾多人等前來遊玩花錢,從而促進地方服務業發展,賺得外匯。凡事有兩麵,有得有失,大致還是平衡的。

media-collage

(京都著名的花見小路是觀瞻日本和服的最佳去處)

景點

我隻能告訴你大概去了哪些地方,沒有能力介紹具體景點內容。我最愛瞎遛、瞎看,大概去一個景點,記住記不住無所謂,不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玩嘛,就是開開眼,腦子裏裝點碎片記憶,作為談資。不清楚的地方,上網搜,既然有了感性認識,借助於網上資料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足矣。這是我跑過的景點地區:大阪;新大阪;京都;姬路;神戶;奈良;嵐山;東京;赤羽;上野;戶塚;鐮倉;橫濱;名古屋;二色浜。大致路線是,大阪登陸,乘車去新大阪小住幾天後去京都。京都是重點,住了十幾天。再去東京附近的赤羽落腳,遊玩東京銀座和一般街道及周邊幾個著名景點,最後回大阪,住二色浜便於早上去機場回美。我自己跑得稀裏糊塗,也別問我詳細的事情。網上的高手多,正規的官方網站都很好。關鍵一點,去之前看點有關視頻,特別是台灣人做的視頻非常好。原來打算去劄幌住幾個月度夏,但是畢竟第一次去日本,任何地方對我都很新奇,想來想去還是先大致轉一下,有個印象,以後再去心裏有底。反正,這次去過,印象良好,還想再去就是。

(二色浜:離大阪/關西機場幾站路)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客氣,藍山兄好啊。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俺們紐約沒有太大出息了。
藍山清風 發表評論於
梧桐兄的日本遊記寫的真好!不光介紹旅遊景點,還有日本社會的方方麵麵,讀來既生動又有趣。謝謝梧桐兄的好分享!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有趣的比較,日本還是移民少,所以本土文化強勢,紐約就是移民城市,人多的那一幫成就文化,沒法比的。日本街道的幹淨真是沒得說,還有像火車之類的公共交通準時,分秒不差,不過現在這麽多遊人不知道是否還能做到如此。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最佩服海風,歐洲應該沒有遺漏了吧。我有很多課要補。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謝謝油翁。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謝謝詳盡有趣的介紹和對比,日本的環保做得真不錯,而且遵守法規融化在他們的血液裏。看了梧桐的遊記,也想去日本玩一圈了。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尊敬的小花榮,您的文章觀點獨到幽默,引人深思。對於垃圾分類管理和環保意識的探討,給予了有益的啟示。希望您繼續分享更多精彩見解。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去過日本皇宮,我這次沒安排好。下一次一定首選。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1

哈哈哈,梧桐兄的好文很多看點,還去了那麽多的地方,厲害。日本的清潔和幹淨是大多數國家做不到的,和全體老百姓的素質和公共道德有緊密聯係。 雖然我們有時坐遠洋商務艙,但豪華經濟艙(premium economy)是性價比較高的,餐飲也比一般的好一點。出口的地方我也喜歡,寬敞,但是前麵不能放包,另外要同意如有情況,要幫助乘客。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簡直不要太氣人,看著他們享受的樣子,令人啼笑皆非。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那天也嚇我一跳,東奔西竄的跑了幾個地方。嗬嗬。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采心好。總起來說,我對去過的幾個地方很滿意。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荷姐對日本的整潔也是親眼所見,無以形容的舒心。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yfwzl' 的評論 : 真盼望紐約哪天能像東京、大阪那麽幹淨。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讀梧桐兄的日本行遊記真是一種享受。於輕鬆愉快中獲得知識,收獲巨大。“老夫妻倆在全封閉的冷氣車裏打開榴蓮飯盒享用,差點兒沒把一車人熏死。眾人大聲抗議,導遊才出麵製止” 簡直把我笑死了,這老兩口是哪國人,估計也不言自明了。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大阪;新大阪;京都;姬路;神戶;奈良;嵐山;東京;赤羽;上野;戶塚;鐮倉;橫濱;名古屋;二色浜。” 梧桐去了那麽多城市,謝謝介紹,收藏路線。
悉采心 發表評論於

第三張照片真是拍出了日本的性格,即使熱熱鬧鬧,也仍然是工整、節製,講究規矩的。那兩位穿和服的女子的背影真好看,不僅是服裝的顏色和雪白的頸項,還有走路的姿態。梧桐好抓拍!

問好!
canhe 發表評論於
梧桐兄的日本遊記聚焦在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和管理,有高度。日本公共場所的清潔文明,一是政府重視,二是全民受教,匹夫有責,市民素質比較高。記得火車一路開過,房屋的屋頂都像人工洗刷過的那樣幹淨,據說日本家庭主婦打掃屋子,擦牆跟掃地抹桌子一樣經常。日本的社會環境保護和治理,社會公德意識值得美國好好學習。
cyfwzl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你觀察的很仔細。

關於垃圾處理的問題,由於不同生活環境和習慣,有不同的見解也正常。我們在這裏居住久了,就習以為常,不會覺得有什麽不方便,出門有產生垃圾,就放包裏,到酒店或回家再扔。甚至我們買日常生活用品的時候都會考慮一下將來廢(舊)品處理的問題,如果邊長超過30CM,在東京就要付費申請處理垃圾,日本叫做粗大ごみ。幾天前我們更換了咖啡機,舊咖啡機的最大邊長是29CM,所以就按一般的不燃垃圾處理了。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友梨江莉' 的評論 : 多謝多謝。有你的背書,我有點兒信心了。
友梨江莉 發表評論於
您的觀察和思考令我非常敬佩,而且付諸於文字時又非常的有趣,讀您的遊記真是快樂。
我看您的遊記的有趣之處是,總能有自己獨特的觀察和思考,那種油墨和輕鬆諧趣又很自然,讚。

說說自己的感觸。

關於護欄
我記得三十多年前基本上哪兒都沒有護欄,也偶有惡性事件或事故發生,雖然不是很多。
日本是一個最喜歡報道自己國家“負麵新聞”的“負能量”國家,街上的私家車相撞死傷了人,基本都會上電視。於是有人出來批判批評為何不設護欄,而且批判對象直指各級政府。
這樣到了2000年以後,我的印象裏,就變成了哪兒都有護欄的樣子。

關於垃圾
三十多年前也是滿街的垃圾桶,雖然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又臭又髒,但是確實多,管理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大概是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街上的垃圾桶越來越少,而嫌少而發牢騷的人,幾乎沒有。
我的一個國內作教師的親戚幾年前來日旅遊離開日本前對我談感想,說日本太不方便了,有一點無法和中國比。我問何事,她說,街上哪兒都沒有垃圾桶,太不為有人考慮;家庭裏垃圾又分得太細,太浪費主婦時間,太麻煩了。
我回答說:街上沒有垃圾桶的確可能是為遊客考慮的少了,但一個國家首先還是該為自己國民考慮吧?
日本人環保意識很強,追求的是“盡最大可能不產垃圾,有了垃圾自己帶回”;
主婦們因垃圾分類有怨言的也極少,因為知道自己麻煩一點但卻對整個社會和地球有益,這是日本人喜歡的共榮共存思維。
我當時就想,施教者都這樣思維,被教者會怎樣思考?看來消弭差距,尚需時日。

多寫就喧賓奪主了,打住。謝謝您令我快樂!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圖片中顯示,在退潮的時段,鎮政府允許當地人和旅遊者在灘塗拾海。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同樣是華人,加拿大多倫多也比法拉盛好很多。大環境太重要了。這兒隻能說是惡性循環吧。
小花榮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定這個座位之前,好像在哪兒讀過“承擔責任”,說最好是身體健康的人。結果,從頭至尾,航空公司沒有任何人囑咐或提醒此事。長途飛行坐這個位置還是不錯的。現在看油管視頻以及新聞報導,說今年日本旅遊人數比去年同季增長13%,驚人的數字。你們真是果斷,不趁這個熱鬧。
曉青 發表評論於
早些年去過紐約一次,中國城真的垃圾太多。
我相信日本的華人跟在美國的不一樣,大環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
曉青 發表評論於
板凳!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飛機緊急出口必須承擔責任,挺好的。不過,國內航線有時候小飛機這個位置座椅無法後倒。
最後一張是大家在清理海灘嗎?
原本也計劃去日本,連日幣都換了,看到人滿為患,我們卻步啦:)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坐上榮爺的沙發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