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對台獨頑固分子的新懲罰

夾藕筷穿蓮孔過,傾啤弧落半空來。
打印 (被閱讀 次)

政策動機分析,荒謬性,及其廣泛影響

近日,中國宣布了一項新政策,對所謂的“台獨頑固分子”施以包括死刑在內的嚴厲懲罰。這一政策由中國最高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和國家檢察機關聯合發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擔憂。本文將從事實和邏輯出發,討論這一政策的荒謬性及其對中國經濟、世界地緣穩定、貿易和全球和平的影響。

動機分析

盡管這一政策可能對中國自身產生負麵影響,但中國政府仍決定推行這一政策,其背後的動機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中國政府自稱的核心利益之一。對於中國領導層而言,台灣問題不僅是一個政治問題,更是涉及所謂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問題。通過出台嚴厲的法律措施,中國政府試圖向國內外傳遞一個強烈信號,即在台灣問題上絕不妥協。

其次,國內政治環境也是推動這一政策的重要因素。在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政府需要通過強硬的對台政策來鞏固其統治合法性和民眾支持。特別是在經濟增速放緩、內部矛盾加劇的背景下,台灣問題成為轉移公眾注意力、凝聚民心的重要工具。

此外,國際環境的變化也促使中國政府采取更為強硬的對台立場。近年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出更為積極的支持態度,這使得中國感受到更大的外部壓力。通過推出這一政策,中國希望對台灣及其支持者形成威懾,遏製台獨勢力的發展,同時向國際社會展示其捍衛主權的決心。

荒謬的政策基礎

這一政策的基礎在邏輯上是荒謬的。北京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盡管從未在台灣實施過有效治理。台灣有自己的政府、法律係統和民主選舉,顯然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中國通過頒布這一政策,試圖以法律手段強加其對台灣的主權主張,這是國際法和現實政治所無法接受的。

這一政策定義了廣泛的犯罪行為,包括“試圖改變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和“在教育、文化、曆史和新聞媒體領域將台灣描述為獨立”。這種定義顯然過於寬泛和模糊,極易被濫用。這不僅對台灣人民構成威脅,也可能導致對國際社會和言論自由的壓製。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一政策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麵影響。首先,中國與台灣的經濟聯係緊密,雙方在貿易、投資和科技合作方麵有著廣泛的互動。對台灣實施嚴厲懲罰措施,必然會影響兩岸的經濟合作,破壞貿易和投資環境。

此外,這一政策可能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擔憂。國際企業和投資者對穩定和法治環境有很高的要求,而這種政策的實施將加劇他們對中國政治風險的擔憂,可能導致資本外流和外資減少。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對世界地緣穩定的影響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加劇台海地區的緊張局勢。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的敏感問題,而這一政策無疑會使局勢更加複雜。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明確表示支持台灣的民主製度和國際地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性政策可能導致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增加地區衝突的風險。

同時,這一政策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對中國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的角色的質疑和反對。中國一直試圖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擴大其國際影響力,但這種政策無疑會削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任,影響中國的全球戰略布局。

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看,這一政策將對全球供應鏈和貿易體係產生負麵影響。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基地,許多國際科技公司依賴台灣的供應鏈。如果中國對台灣實施嚴厲製裁,可能導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中斷,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

此外,這一政策可能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貿易政策的不信任,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貿易夥伴可能會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尋找替代供應鏈,以降低政治風險。這將對中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對全球和平的影響

最後,這一政策將對全球和平與穩定產生嚴重威脅。台灣問題是東亞地區的核心爭端之一,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中國對台灣實施嚴厲懲罰措施,可能引發台灣的強烈反應,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增加軍事衝突的風險。

同時,這一政策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態度,加劇全球地緣政治的對立。國際社會應該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而不是通過威脅和製裁。中國的這一政策無疑是向相反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增加了地區和全球的不穩定因素。

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對所謂“台獨頑固分子”施以嚴厲懲罰的政策在邏輯上是荒謬的,其對中國經濟、世界地緣穩定、國際貿易和全球和平的影響都是負麵的。盡管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其背後的政治動機,但其負麵影響不可忽視。中國按道理應重新審視這一政策,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台灣問題,以促進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國際社會也應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共同努力,防止局勢的進一步惡化。

但是,中國一直再台灣問題上調門太高,使得他沒有太多的迴旋餘地。It has painted itself into the corner. 就好像,普京一旦開打俄烏戰爭,就無法回頭一樣。中國在台灣問題上,也隻有沿著害人害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VCPP' 的評論 :
高論。現在國共倒是盡釋前嫌,一丘之貉了。但是共黨與中國人的階級鬥爭不可能消除!
VCPP 發表評論於
看到這蠻橫的法律條文,我不禁感歎一聲:“又來了!”。在此之前,是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頒布的國民黨十大戰犯。我常想,如果太祖不出這步臭棋,而是祭起那“北上抗日”式的花腔,明言大赦天下,許給老蔣一個國家主席,那麽,又何至於出現台灣分治的曆史殘局?
不過,中國人曆來自相殘殺最無底線,而且國共早已結下血海深仇,又怎麽可能像老美那樣和平結束內戰!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高!夏安!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ortfolio' 的評論 :
沒錯!謝謝臨帖,問好!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鯉魚塘的魚' 的評論 :
謝謝關注。有機會一定談談這個問題。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這個分析詳細有理。謝謝!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即使內戰沒有結束,任何一個正常人也不會希望繼續讓戰爭來解決問題,何況是一個本來不存在的問題。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蘭花地主' 的評論 :
為什麼前提就是雙方要有統一的立場?統一高於一切嗎?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金玉屋' 的評論 :
第一行沒問題。第二行荒謬。
侃-侃 發表評論於
賈瑞自個兒打磨了一柄風月寶鑒,明晃晃亮給街上人看。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中共一貫賊喊捉賊。1949年之前,隻有一個中國。1949年,中共從中華民國分裂出來,獨立建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後,就出現了二個中國。內戰也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結束。
鯉魚塘的魚 發表評論於
油翁的分析有些道理,你後續有機會的話,分享一下你對美國的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怎麽看呢?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黨,國,中,華。曆史性的選擇。 (2023-06-03 13:18:53) 下一個
在脫鉤脫風險去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定位選邊,將決定性地影響自己和子孫後代的未來。

黨,中國共產黨,尤其是黨中央,習主席。

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尤其是大一統政府部門。

中,中國。中國政府統治的疆域,尤其是疆域內的人或者奴隸。俗稱,這片東亞大陸的土地。

華,華人,中華民族,血緣上來自於中國土地的人,不論是否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從大外宣統戰角度來說,愛華,有民族種族主義情結,是最好的起點。要想不受歧視,華人先要團結一致。然而事實上中華民族並非一個真正的民族,就是所謂漢族也隻是編戶齊民奴隸的後代。並沒有真正上傳統上的感情紐帶和利益基礎。而且由於都是奴隸的後代,組織性很低。所以華人四分五裂一團散沙才是常態和本性。所以要團結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整合,也就是強大的祖國。於是愛華的提升就是愛中。

愛中,為中國崛起而奮鬥。就必須有強有力的大一統集權政府。才能首先把中國統一和維護為中國。其次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用幾十年走完西方幾百年幾千年積累下來的領先之路。所以愛中,就必須愛國,愛中國政府。

這麽強有力的政府又是靠什麽建立的?自然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尤其是英明領袖習主席的指引的方向。所以愛國,就必須愛黨,愛黨就必須愛主席。

所以,隻有一腳踏進了起點的陷阱,一係列的百年來千錘百煉的話術,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引渡到終點,金光燦燦法力無邊高高在上的大一統皇帝陛下。


鐵杆愛黨的是趙家人。他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吃鐵杆莊稼的八旗子弟。他們最多反習,但絕不反黨。實際上他們很多是因為要維持黨,所以才支持習的。

堅決愛國的是士大夫讀書人。他們是次要的既得利益者,是以前或者以後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普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個希望沒有蘇共的蘇聯主義者。這些人反共當絕不反國反政府。他們隻是想取得那些政府位置,並不想改造甚至摧毀這些位置。這些人甚至比趙家人更加堅決支持和維護大一統。他們隻是不滿不是他們坐莊。錢學森楊振寧海外民運法輪功等等多數都是這類人。條件合適時極其容易被黨招安做官做諜。雖然反對的時候也極其高調,然而其實隻是反皇帝不反皇帝製。

非常愛中的是依靠中國這片土地,發財吃飯的雙馬郭台銘白猴子小粉紅之流。離開了這片土地上的人,製度和文化,他們玩不轉。活不好甚至活不了。他們也許會抱怨中國政府的種種奇葩政策手段帶來的各種惡心麻煩,但是同時也很享受中國政府的種種奇葩政策手段帶來的各種商機生機。猶如垃圾堆上的蛆,也許會嫌聞著臭,但是它吃著是真香。

最外圍的就是愛華分子。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其實不是不嫌,生為華人,嫌也改變不了。不如站起來以醜為美,以貧為榮。白左不就是這麽幹的嗎?想爬出醬缸證明自己,的確不容易。俄裔,德裔,意裔,愛裔也都折騰了好幾代呢。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既然內戰並沒有結束,為什麽不繼續讓戰爭這個最原始的手段來解決一切呢?老習和一幹人肯定也在這麽想。
蘭花地主 發表評論於
經常很納悶誰是台海爭端的始作孽者。如果台灣不從一個中國的立場上後退,如果台灣還有以前的中國意識,大陸會這樣搞嗎?我比較讚成馬英九的做法,盡管在他住職期間尤其是當上大位的時候如中中天,他應該做得更多更好。兩岸要交流來往,創造水到渠成的條件,但是前提就是雙方要有統一的立場,而不是變成兩個獨立的態勢。
金玉屋 發表評論於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
台灣=中國台灣=中國

荒謬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