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白眼
拚音:bái yǎn
(1).多白的眼睛。
《易·說卦》:“其於人也,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 孔穎達 疏:“取躁人之眼,其色多白者。”
《新唐書·藩鎮傳·張公素》:“詔 張公素 為節度使,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性暴厲,眸子多白, 燕 人號‘白眼相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質王好音律》:“又餘有狠僕某,王默告餘曰:‘其人多白眼,瞳子眊焉,非純正者。’”
(2).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厭惡。
《晉書·阮籍傳》:“ 籍 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唐
王維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科頭箕踞長鬆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論心》:“論交豈為黃金變,閲世惟將白眼懸。” 清
蒲鬆齡 《聊齋誌異·阿纖》:“我以人不齒數故,遂與母偕隱;今又返而依人,誰不加白眼?”
魯迅 《哀範君》詩之一:“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鷄蟲。”
《漢語大詞典》:眼青
拚音:yǎn qīng
(1).猶青眼。謂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視。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同人者,少方見 阮籍 之眼青;知我者,希不學 馮唐 之首白。” 宋
蘇軾 《陳季常見過》詩之一:“但得君眼青,不辭奴飯白。” 清
李漁 《慎鸞交·心歸》:“他那裏呼 劉 訊 阮 不絶聲,要故意在人前示眼青,全不怕招疑釁。”
(2).眼睛睜著。形容精神興奮。 明 李贄
《三叛記》:“ 楊胖 平日好瞌睡,不知此夜何忽眼青,乃無上事,忻然而笑。”
《漢語大詞典》:碧眼
拚音:bì yǎn
(1).綠色的眼睛。 唐
李鹹用 《臨川逢陳百年》詩:“ 麻姑山 下逢真士,玄膚碧眼方瞳子。” 宋
蘇軾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詩之二:“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朱錫梁
《白門詠史》之二:“雖然陵墓殘薪采,碧眼 孫郎 是可兒。”
(2).舊指胡人,後指白種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焚券》:“金鼓連天,喊聲震地,不是赤眉嘯聚,定為碧眼橫行。” 明
徐渭 《沉叔子解番刀為贈》詩:“鏤金小字半欲滅,付與碧眼譯不出。” 清
黃遵憲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虯髯高歌碧眼醉,異方樂祇增人愁。”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
《漢語大詞典》:青盼
拚音:qīng pàn
亦作“ 青盻 ”。 猶青眼。謂重視。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音問難屢通,何由覿青盼。”
《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詒書》:“更喜得遇故知 胡八判官 ,引至 元丞相 門下,頗蒙青盻扶持,一官 幽 薊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餘試鴻詞報罷,蒙 歸安 吳小眉 少司馬,最為青盻。”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如今既承大人青盼,多也不過三五年,晚生定要把這位公子送入 清祕堂 中,成就他一番事業。”參見“ 青眼 ”。
《漢語大詞典》:青眼
拚音:qīng yǎn
(1).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白眼”相對。 唐
杜甫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仲宣 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清
蒲鬆齡 《聊齋誌異·酒狂》:“ 賈 重揖皂帽人,且囑青眼。”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近來她漸漸感到青春之消逝而 陶先生 之忠誠如昨,在眾人未到之先,我們的太太對於 陶先生 也另加青眼了。”參見“ 青白眼 ”。
(2).借指知心朋友。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司馬光 《同張聖民過楊之美明日投此為謝》詩:“呼兒取次具杯盤,青眼相逢喜無極。”
《剪燈餘話·青城舞劍錄》:“久隱 青城 ,忽逢青眼。”參見“ 青白眼 ”。
(3).喻青春年少。 唐
張祜 《喜王子載話舊》詩:“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 宋
王安石 《次韻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傾新歲酒,白頭追誦少年文。” 清
方文 《與從子子建感舊》詩:“少年同學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頭。”
(4).柳眼。指初生的柳樹嫩葉。 宋
李元膺 《洞仙歌》詞:“雪雲散盡,放曉晴庭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樹長出嫩葉。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柳也,隻要你迎過客,送行人,開青眼,展黛眉,伴 陶潛 的見識。”參見“ 柳眼 ”。
(5).硯名。以硯石有青色斑暈得名。 宋
無名氏 《端溪硯譜》:“蓋自 唐 以來,便以青眼為上,黃亦為下。”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
《漢語大詞典》:柳眼
拚音:liǔ yǎn
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因以為稱。 唐
元稹 《生春》詩之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宋
周邦彥 《蝶戀花·柳》詞:“愛日輕明新雪後,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
《南宮詞紀·皂羅袍·閨怨》套曲:“柳眼新青浮動,漸千絲萬縷,染畫春工。”
《紅樓夢》第七八回:“驚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 陳三立
《寓園春集和伯純》:“枿根釋雪痕,柳眼碎煙纈。”
《漢語大詞典》:青眼
拚音:qīng yǎn
(1).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白眼”相對。 唐
杜甫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仲宣 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清
蒲鬆齡 《聊齋誌異·酒狂》:“ 賈 重揖皂帽人,且囑青眼。”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近來她漸漸感到青春之消逝而 陶先生 之忠誠如昨,在眾人未到之先,我們的太太對於 陶先生 也另加青眼了。”參見“ 青白眼 ”。
(2).借指知心朋友。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司馬光 《同張聖民過楊之美明日投此為謝》詩:“呼兒取次具杯盤,青眼相逢喜無極。”
《剪燈餘話·青城舞劍錄》:“久隱 青城 ,忽逢青眼。”參見“ 青白眼 ”。
(3).喻青春年少。 唐
張祜 《喜王子載話舊》詩:“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 宋
王安石 《次韻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傾新歲酒,白頭追誦少年文。” 清
方文 《與從子子建感舊》詩:“少年同學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頭。”
(4).柳眼。指初生的柳樹嫩葉。 宋
李元膺 《洞仙歌》詞:“雪雲散盡,放曉晴庭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樹長出嫩葉。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柳也,隻要你迎過客,送行人,開青眼,展黛眉,伴 陶潛 的見識。”參見“ 柳眼 ”。
(5).硯名。以硯石有青色斑暈得名。 宋
無名氏 《端溪硯譜》:“蓋自 唐 以來,便以青眼為上,黃亦為下。”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
《漢語大詞典》:柳眼
拚音:liǔ yǎn
早春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展,因以為稱。 唐
元稹 《生春》詩之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宋
周邦彥 《蝶戀花·柳》詞:“愛日輕明新雪後,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
《南宮詞紀·皂羅袍·閨怨》套曲:“柳眼新青浮動,漸千絲萬縷,染畫春工。”
《紅樓夢》第七八回:“驚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 陳三立
《寓園春集和伯純》:“枿根釋雪痕,柳眼碎煙纈。”
《漢語大詞典》:青眼客
拚音:qīng yǎn kè
喻指意氣相投的好友。 唐
王維 《贈韋穆十八》詩:“與君青眼客,共有白雲心。” 清
吳偉業 《贈總憲龔公芝麓》詩:“談笑 阮生 青眼客,文章 王掾 黑頭公。”參見“ 青白眼 ”。
《漢語大詞典》:青白眼
拚音:qīng bái yǎn
眼睛平視則見黑眼珠,上視則見白眼珠,此謂之“青白眼”。語出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 劉孝標 注引
《晉百官名》:“ 嵇喜 字 公穆 ,歷 揚州 刺史, 康 兄也。 阮籍 遭喪,往弔之。 籍 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 喜 往, 籍 不哭,見其白眼, 喜 不懌而退。 康 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後因以“青白眼”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輕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山甫》:“ 山甫 , 鹹通 中,累舉進士不第。落魄有不羈才,鬚髯如戟,能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俠。”參閱 明 周祈
《名義考·人部·青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