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係列·製度資本篇》
一路貨色:從特拉華小股東到紐約州審計長
——特斯拉的造富神話與製度的聒噪
一、切口:特斯拉投票與迪那波利
近來,特斯拉股價再度被追捧,華爾街機構紛紛以“科技創新股”的邏輯加以評估。就在今天,隨著特斯拉的市值推高,按福布斯宣布馬斯克“成為首位5000 億美元富豪”,成為人類曆史上的第一人。
這一數字,不僅是資本市場的奇觀,更是資本主義精神的象征:敢於冒險、不斷創新的人,可以在數十年間把個人與企業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電動車到太空,從地球到星際,馬斯克正在以拓荒者的姿態,把財富與人類的邊界一並改寫。
然而,在同一天,紐約州主計長迪那波利卻以養老金基金股東的身份,公開宣布反對馬斯克近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並投票反對所有連任的特斯拉董事。媒體對此廣泛報道,似乎這是一場製度上的重大博弈。
但在大多數股東眼裏,特斯拉的價值在於馬斯克繼續帶領企業擴張,繼續推升股價。迪那波利的表態,更像是製度化的姿態展示,而不是能真正影響市場方向的決定力量。
二、荒誕的先例:特拉華小股東訴訟
類似的情形,在 2024 年特拉華州衡平法院就曾發生。2018 年特斯拉董事會為馬斯克製定的 560 億美元薪酬計劃,已經過股東大會多數投票通過。然而,一名持股極少的小股東發起派生訴訟。
2024 年 1 月 30 日,法官 Kathaleen McCormick 裁定該薪酬計劃無效,理由是董事會缺乏獨立性、信息披露不足。最終結果是:億萬股東的集體選擇,被一紙判決推翻。此案震動市場,也被認為暴露出公司治理製度的荒誕性。
三、一路貨色的製度張力
將特拉華的小股東與紐約的迪那波利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一種相似性。他們身份不同,一個是散戶,一個是州官員,但邏輯相同:借助製度的縫隙與權力空間,提出形式上的反對,製造治理張力。
這折射出一種製度困境:即便是馬斯克這樣資本主義精神的代表人物——推動人類從電動車到太空,從地球走向星際——也必須不斷麵對製度化的製衡與摩擦。
四、製度與市場的分野
這些製度上的阻力,並不能真正改變特斯拉的成長邏輯,更無法動搖資本市場的基本規律。市場的判斷很清楚:誰能持續造富,誰就贏得長期追隨。製度留下的,隻是一些雜音,一些權力邊角的投影。
邊界回望
回望資本製度的邊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財富的擴張,還有人性陰暗的投影。馬斯克的奔騰,象征著資本主義精神的力量,而這些製度的聒噪與雜音,終究停留在原地,無法阻止曆史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