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
從黑山進入阿爾巴尼亞非常絲滑。黑山的邊境蓋了一個出境章,而阿爾巴尼亞的邊檢隻看了一下護照,就放行了。沒問一句話。事後,我們倆很後悔,沒有要求邊檢蓋一個章。
荒野的阿爾巴尼亞也是散點著紅瓦,白牆,黃土地。但離山脈就遠了,麥田一片一片地展開。這不像於黑山,或波黑,在盤山道上繞來繞去,幾個小時裏,見到的隻是山,還是山,山體觸手可及,車仿佛走不出來似的。
出了山口,不久大巴進入一個城市。
望向斯庫台的第一眼,似乎不是那麽美好。道路凸凹不平,兩旁雜草叢生,煙頭,碎紙,破塑料袋遍地,有些人家的院子裏,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場。但斯庫台的墓地卻很荒蕪,稀疏散在著一些墓碑,不像在波黑時,那麽密密麻麻,那麽令人窒息。
有不少人在中心廣場下車了。
斯庫台的主街上,人來人往。樓大多破舊,三五層,蘇式大平臉。也是沿街店鋪,樓上人家。但與波黑,黑山不同的是,街上英文字少了,全是勾文,但包頭的穆斯林又多了許多。
街上亂停了一些車。街邊並排停著兩輛車非常普遍,不少車亮著雙尾燈,是故障,還是有意,不得而知。這是絕無僅有的,我從來沒在任何其他地方見到。車,也是野開,兩道三車,左探右出,見縫插針,喇叭嘶鳴。怪不得進城花了近一個小時。
快進入地拉那了。驚奇地發現道路兩旁幹淨了許多,幾乎看不到碎紙片兒,破塑料袋和滿地的枯葉。堵車依然如故,甚至比進斯庫台還要慢,近乎龜行。道路兩旁的房子和院子也整齊,幹淨了很多。
看起來,地拉那,不是一個溫故知新的城市,至少她不太守舊。
地拉那市內,一路上就沒見到什麽古典的建築。見到了都是一些偏平臉的大盒子或小盒子。也可以說,阿爾巴尼亞的建築在全歐洲裏,是最不歐洲的。她更像一個亞洲城市,這讓地拉那很與眾不同。突然發現,建築學上,現代化也不一定是一個好詞,尤其當她的圖紙千篇一律,麵目模糊的時候。現代建築,功能性太多,也大開大合,但眉眼之間無物,鼻子削平,額頭無紋理,讓外鄉人的目光沒有多少可落腳之處。
地拉那的市中心還是不錯的。圍繞著斯坎德培廣場,有穆斯林教堂,有歌劇院,有英雄紀念碑,還有一個著名的地拉那地標,人形頭像的青色大樓。走在地拉那的街頭,她的可愛之處,就在於她的異想天開。錯位搭積木的房子,像素繪地圖的大廈和青綠雙拚的四季塔,無不吸引著我。街邊的小花園,花園裏樹枝濃蔭下的咖啡館也不時讓我止步。在一個小巷裏,我倆發現一個小小的咖啡館,門口左手一排十幾張小桌子,坐著不少當地人。我們點了兩杯咖啡,不加糖。我問他,為什麽你的店,叫墨爾本咖啡館?他笑了,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歡。我也笑了。我說,謝謝你喜歡,我們來自澳洲。我還以為這裏有什麽典故。
咖啡屋裏,咖啡桌旁,幾乎人人都在抽煙,無論男女。我發現,所有的有餐桌兒的地方,在飯館裏,在街頭小攤,甚至在一些酒店裏,就擺著煙灰缸。
穆斯林教堂之多,地拉那應是巴爾幹之最。圓頂玉壁,尖塔高聳,清音渺渺,頗有一種塞外沙漠的風情。這裏的大多數教堂並不金碧輝煌,壁畫也不多,顯得素色,雅靜,如同他們身上的大褂子。
漫步在街頭,漸漸地會發現,建築是一個人內心的外射。尤其,在宗教氛圍濃厚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建築的窗,亭台,甚至樓頂都帶有宗教的風格和色彩,有些窗,就像從教堂裏移過來一樣。
黃昏時分,我倆在市中心附近,找了一家Oda的飯店。這是一家傳統阿爾巴尼亞菜館。離酒店不遠,但在一個小巷子裏。小院落,天井裏有三四張小桌子。上得幾級樓梯,一個紅木房子裏藏著幾個小房間。夏末,地拉那還是有一些熱,我倆就去到後院坐下。院牆上懸掛了很多發黃的畫或照片,看來是有年頭了。我點了一湯,一菜,一盤羊肉。坐著穆斯林的椅墊上,喝著Korca啤酒,聽著阿爾巴尼亞歌曲,看著穿著傳統裙子的服務員進進出出,又可以消磨一個落日餘暉了。
Sent from my iPhone
阿爾巴尼亞 2025.8 東歐巴爾幹之旅
所有跟帖:
•
不得不欽佩一下,這肯定是資深旅遊者,能去的都去了,隻剩下阿爾巴尼亞這樣犄角旮旯的了
-永遠老李-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05:00:51
•
謝謝,老李。過兩天,寫這幾個過癮的。
-蘇牧-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05:17:35
•
looks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borisg-
♂
(114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08:28:20
•
第一次到地拉那是九十年代初,勞動黨剛下台,一片蕭條,滿目盡是小土堡,用的水泥全是天朝援建工廠生產的。
-llarry-
♂
(147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0:00:35
•
哇牛人,九十年代初就去了地拉那,我是15年去的
-田園景色1230-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5:24:36
•
還記得當地導遊說年輕人都離開了。還有不少地堡防空洞遺址。導遊咬牙切齒話霍查。
-無名2024-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2:01:34
•
土堡少了,但年輕人還是不太多。
-蘇牧-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6:13:36
•
去年去地拉那也算是非常有趣的經曆,老住宅區、自由市場有中國80年代的樣子。
-客居北-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6:36:20
•
的確如此,挺像的。
-蘇牧-
♂
(0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19:00:25
•
阿爾巴尼亞入境不蓋章,我專門問過。跟個我照的,腳得比你的好,哈哈!
-阿曆克斯-
♂
(81 bytes)
()
09/01/2025 postreply
2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