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濱遊記之五:希臘之行(2001年3月12日至19日)

來源: 戴寧生2022 2022-04-05 03:30: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338 bytes)

希臘之行

離開華盛頓之前,寒流襲擊美國東北部,雖然我們家一帶並沒有多少雪,但天氣很冷,我們三人全部穿著大衣,帶的衣服也是冬裝,書上介紹,雅典三月平均溫度不到20度。我們離開時車就存在杜勒斯機場,一天隻收6美元,這樣7天回來隻有42美元,而乘出租車一趟就45美元。

晚上六點從華盛頓起飛,飛7小時加6小時時差,第二天上午8點到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這次乘的是德國漢莎航班,法蘭克福是他們的老家,感覺大不一樣。以前覺得法蘭克福機場黑暗、破舊、擁擠,那是他們租給別的航班的舊樓。這次是漢莎航空公司的新樓,候機室寬敞、明亮、幹淨,就是煙味不習慣。從法蘭克福到雅典隻開3小時加1小時時差,中午1點就到了。雅典為2004年的奧運會修建了新機場,今年春天啟用。我們飛機一落地就懷疑這不是新機場, 沒有幾架飛機,機場上也沒有什麽建築物,隻有一棟二層樓的候機室,別說比不上浦東和北京機場,連南京的舊機場都不如。機場真是一個國家的臉麵,不裝潢一番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

從機場出來,我們租了車子,手持地圖,問好路線,從機場到市中心大約10公裏的路。原以為我們有了在意大利開車的經驗,找到旅館不會有問題。誰知一上路就暈頭。首先路標都是希臘文,希臘文本身在被外國占領的幾百年中也變化了,同一條路,拚寫不同,在地圖上就寫著二個名字,路標更是五花八門,一條小街上街名就排了四行字,英文很少見。二是市中心的街道很狹窄,都是單行線。 我們想去的地方就在眼前,因為是單行線,隻能繞行。街道都是曲裏拐彎的,一繞就不知道繞道哪去了。好在會講英語的人很多,隻要停車問路都可以問到,找到旅館費了一番功夫。


在旅館的曬台上準備講稿

從飛機上看,雅典的大部分房子都是白磚紅瓦,密密麻麻地沿著丘陵排列在地中海邊。雅典市的北部和西部是山脈,南部是地中海,地形基本上是北高南低,市中心有三個製高點,最有名的古建築衛城(Acropolis)就在市中心的山上。市裏的樓房都不高,沿著山路層層環繞著蓋,我們住的旅館就在山頂層,步行就可到廢墟公園(Filopappos)。在旅館的曬台上就可以看見山頂的衛城廢墟。往山下看是陡峭的街道和擁擠的房子。房子都很舊,但是可以看出來有的重新裝修得很高級。屋頂的曬台對希臘人似乎很重要,曬衣服,栽花種樹,而且家家都有一個太陽能熱水桶,擺在樓頂曬台上閃閃反光。地皮金貴,沒有庭院可言,屋頂就當庭院用了。夢華開會的旅館是雅典市最高級的“王府飯店”,便宜的房間也要200美元一天。我們住的小旅館可以步行到那個大旅館,環境和風景都不錯,隻要62美元一天。從網上訂的不知底細,隻訂了一天。來了以後決定就在這裏住下去了。

旅館旁邊的一條小街是步行街,陡峭的台階旁種滿了花,我們當天一出門正趕上在那裏拍電影。下午開車繞到旅館後麵的山頂上的廢墟公園(Filopappos),借著夕陽照了幾張衛城(Acropolis)的像。


拍電影的那條街

晚上嚐了第一頓希臘飯。出來以前我們有思想準備,書上介紹過,希臘人不好吃,沒有什麽吃的。但有幾個特別的菜要嚐嚐,一是烤章魚(octopus),肉很鮮嫩;二是用葡萄葉子包著米飯卷,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還有一個是叫穆薩卡(mousakas),是用土豆、茄子、肉、奶酪烤出來的,很入味;其他東西就一般了。到處可見養羊,放羊的,但是羊肉很少。多數人吃的是豬肉和雞肉。我們倒是吃了一次兔子肉。希臘有那麽大麵積的海岸線,但很少吃魚。魚蝦在店裏不多見,有也是很貴,大概是進口的,但是章魚例外。在希臘的一個星期時間裏,跑了上千裏路,七、八個城市,沒見一家中餐館,連麥當勞都不多,隻是雅典市中心才見二、三家。這對我們來說有點不可思議,中國人和中餐館是無孔不入的,但得有人吃才行,得賺錢才能開得起。希臘人大概就是不貪吃,吃來吃去就是他們那幾樣東西。蔬菜不多,西紅柿、黃瓜、和洋蔥特別好吃,茄子像國寶似的。我們在意大利就發現那裏的茄子片泡在橄欖油裏賣的價錢和火腿片一樣貴。那裏大概是茄子的發源地,茄子皮烤了以後吃在嘴裏像肉皮一樣軟,而且沒有籽,都很嫩。茄子的燒法多數是烤,菜裏有幾片茄子就頓時高級起來。但茄子總是茄子,我總是擺脫不了當售貨員時賣茄子一毛錢一簸箕的印象。將來要發財,去希臘開燒茄子店一定賺錢。本人現在燒茄子水平很高,方法是用不粘鍋,放一點油,用小火烤到茄子塊都軟了,再放調好的醬油、糖、和大蒜就行了,保證成功。


A-雅典(Athens),F-科林斯(Corinth),D-納瓦裏諾(Nafplio)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啟程向西南開拔,去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e)大島,奧林匹克的發源地。根據在意大利開車的經驗,我們原計劃一天可以看二、三個點,兩天可以玩大半個島。但是來以前喬治(丫丫的教父)警告我們希臘是第三世界,開車開不了多快。我們當時聽了不以為然,想他十年前去的,現在可能已經變化了。開車出了城以後馬上感到喬治大叔是對的(Uncle George is right!),他去旅遊過歐洲幾乎所有的地方,所以我們每次出行之前都要向他討教。比起十年前,可能唯一的變化是通往伯羅奔尼撒島途中修了一段高速公路,剩下的路都是一條車道,而且路標不明顯。

我們第一個目的地是克林斯(Corinth)。原準備兩小時到,找到時已經是下午1點鍾了。錯亂迷途中我們來到運河邊,其實伯羅奔尼撒島是個半島,是和希臘大陸連接的,但在最窄的地方掘了一條運河,這樣兩邊就靠橋梁連接了。運河的兩岸都是乳白色的岩石峭壁,沒有泥土。站在岸上看海水就像是遊泳池的漂白水,碧藍碧藍的,沒有漂浮的水草雜物,若不是看見幾個人站在岸邊持竿釣魚,我敢肯定“水至清則無魚”。那個地方很美,但是沒有遊客,野狗遍地。我們若不是迷路走到那裏,就從橋上飛馳而過,什麽都看不見。


連接雅典和島的橋和運河

迷路還把我們帶到克林斯城,古廢墟叫克林斯,附近的城市也叫克林斯,路標又不清楚。公元前後這一帶經濟曾經很繁榮,人口密集到7萬5千人,從中東、亞洲、歐洲來往過路的商船到這可以中轉分貨。公元後五百年有一次大地震,把整個城市毀滅了。現在這個城市大約2萬人。我們在市內轉圈時猛然看見幾個中國字“北京貿易”,想中國人指路能清楚些,結果裏麵是個蘇州姑娘,剛來一年多,也不會開車,她帶我們到旁邊的店去問才搞清。我們同情地說這個地方還不如蘇州好,她說她也這麽覺得,不知是怎麽被騙來的。

沿著崎嶇的山路終於來到了這座廢墟,建築在背靠大山,麵對大海的山腰上,從重新複製的地圖來看,很大一片麵積的土地,原來又有宮殿,又有噴泉花園,還有雜技場,劇場(雜技場比較小,劇場比較大),庭院之間都有大理石鋪的石路相連,那時使用的泉水至今當地居民仍然使用。保存最好的是阿波羅宮殿的幾根大柱子。我們在那裏拍了許多照片。一根根整石豎在那裏,兩千年來曆經幾次強地震,城市都毀滅了,柱子巋然不動。

當時這一帶很富裕,羅馬教皇公元52年來訪問,這也是保持得好的原因之一。這裏的博物館很原始,文物就放在玻璃櫃裏,保安跟著我們從一個屋子到另一個屋子,還不讓照相。所有的人物雕塑都沒有頭,不是破四舊打掉的,是運出去賣錢了。單從服飾上看雕塑的水平也非常高。柱子頂上和周圍也雕塑著樹枝、樹葉之類的東西,立體感很強。大柱子的橫切麵有桌麵那麽大,我們就在上麵吃了一頓野餐,倒也沒人管了。從我們在那裏的兩個多小時,大概就隻有四、五個人來參觀。劇場裏長滿了野草,根本看不出劇場真麵目。這是我們在希臘看的第一座廢墟,很奇怪怎麽管理得這麽不經心。但以後看多了,特別是參觀了雅典的衛城(Acropolis),所有的大石頭都用繩子欄起來,不讓靠近,人非常擁擠,我們才感到還是克林斯好,沒有太多的人工修飾,保持了原始風貌。離開廢墟,我們沿著山路往濱海城市開去時,發現這裏人口很少,主要大概是靠種橄欖樹,種葡萄過日子,自給自足,小康人家,人家不用靠開發廢墟,開發旅遊業發財,倒是我們這些遊客打攪人家的平靜生活。


阿波羅聖殿和遠山

我們開了一百多公裏的山路,路兩邊都是橄欖樹,樹齡大概有百年以上,滿山遍野,時不時地被羊群、牛群擋住路。路邊還有桔子園、果園,管理得井井有條,但不見人影。隻有穿過小鎮時才見幾個人。我們所見的希臘人平均都比較矮,脖子短,腿不長,眉毛很粗,兩道眉毛幾乎連成一道,鼻子較寬,皮膚黑黑的,總之和我們想象的奧林匹克祖師爺形象相距甚遠,和他們古代雕塑中的人體也背道而馳。而這塊土地的確是奧運人的發源地,是奴隸領袖斯巴達克斯成長的地方。據說那時人都很高,有1米8(6英尺)以上,酷愛運動,事實如此,幾乎每個廢墟都有體育場。為了養出來的人能打仗,他們把剛出生的男嬰放到山上凍著,凍不死的才帶回來養。斯巴達克斯時代人的生活是軍事化的,男的十歲以後就進軍營軍訓了。女的為了打仗射箭,還把一個乳房割掉。再說當時他們建造那麽多的巨石宮殿,又沒有起重機,都靠人力搬運。可以想象那時人體都是肌肉發達,四肢健美的。事隨境遷,兩千年過去,怎麽人種都退化成這般模樣了。可能是高大的都在戰爭中死了,隻有矮小的延續繁殖下來了。(這是我的胡說八道)


廢墟裏用碎石子鋪成的圖案

當晚我們在納瓦裏諾(Nafplio)海濱城市住宿,這個地方曾經被意大利威尼斯人占領多年,所以城市房屋很多是仿意大利的,很別致,是個典型的旅遊度假的地方。街邊長滿了桔子樹,正值桔子花開季節,香飄陣陣,樹上樹下都是金色的桔子,奇怪的是沒有人去揀來吃。

看到一家旅館很特別,進口在山腳下,客房在山腰上,為了滿足好奇心就進去參觀,一進門就是電梯,電梯的第二層出來已是半山腰了,眼前是海灣、海港、和海灣上的小島。遊客都是乘大轎車來的歐美日人,沒敢問津,隻撒泡尿留下到此一遊的氣味。出了大旅館就聽見對麵房子有個小姑娘爬在窗口向我們喊“哈羅”,並說她家有房間,我們進去一看,同樣美的風景,又有三張床的房間,大約40多美元一天,我們就住這裏了。難怪書上講希臘幾乎每家都開旅館。這個城市有兩座有名的教堂和山頂上的一道城牆,我們轉了兩座教堂,山頂上的城牆隻能在我們照片的背景上看了。


俯瞰途中一沿海小城


海裏是章魚養殖場

第三天一早開車去一個有名的露天劇場廢墟叫Epidaurus。路過一個小鎮吃早飯,甜點鋪裏各式各樣的糕點一樣要一塊,然後坐在晨光沐浴的咖啡館門口吃喝。他們的甜點使我想起北京的蜜三刀,不管方的圓的都是那種味道,甜蜜蜜的。或許北京的蜜三刀是從希臘傳過來的,是回民食品。小鎮的人似乎都互相認識,來往車輛見了熟人就鳴喇叭,給寧靜的生活添了幾分鬧趣。可惜當時沒有留影。


劇場的全貌

Epidaurus劇場是名不虛傳,劇場舞台是個20米半徑的圓場,中心有一塊大石頭。大半圓的座席有55層高。導遊的人進行表演,在中心石頭上摔硬幣、擦火柴,坐在最高層的人都可以聽見,可見在公元前600百年的人們對聲學就有研究。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座劇場可容納一萬三千多人,公元前交通工具不便,哪有那麽多的人翻山越嶺來看戲?想必那時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高,才有這種閑情逸致,富裕人口多,否則要召集這一萬多人看戲,到這個山窩窩來,光走路,乘馬車得幾天。看樣子那時等級觀念也不強,有戲凡人就能看,都坐在一個劇場裏,沒有包廂,主席台之類的,在中國慈禧看戲就她一個人看麽。希臘是民主的發源地,這裏可能也體現一點。聯想到希臘人不好吃,本地隻種橄欖樹,生產橄欖油,有四、五千年的曆史了,橄欖樹的管理不需要多少勞動力,所以有精力和時間去看戲,搞體育運動。這個劇場旁邊又是一片廢墟,有宮殿,有體育場。


奧林匹克是從這發源的


丫丫抱粗腿

在回雅典的路上,我們對希臘的路標比較熟悉了,發現到處都有廢墟、教堂,都大同小異,最值得看的還是雅典的衛城(Acropolis)和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雖然來之前,我們把圖書館有關錄像和圖書都借來看了,但仍然知之甚少。來了以後再借書和錄像看,才對希臘有一知半解。學哲學的人都是言必稱希臘,一提希臘便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這三個人出現在公元前500–300年,是三代師生,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又是亞裏士多德的老師,他們創立的學校就在雅典,那個時代是希臘的鼎盛時代,所有偉大的建築也先後造就在那個時代,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三個人以後,希臘就再也沒有出現如此偉大的人才了。


雅典衛城廢墟

今天許多哲學名詞都是出自希臘文,象政治、民主 ……。尤其是民主,公元前5–3世紀希臘雅典就實行了原始的民主,他們叫城市-國家(City-state),即一個城市或國家的管理是由幾百個中上層人物投票選舉出來的議會擔任。蘇格拉底被定罪宣揚多神論毒害青年被處死刑,也是由議會投票決定的。他當時有機會離開雅典逃生,但他拒絕了,為了維護“民主法製”最後飲鳩而終。蘇格拉底創立的學校聚集了幾百名學生,是當時的知識分子群體。蘇格拉底本人並沒有著書,他的言論是以師生問答形式口頭流傳下來,被以後的學生記錄成書。學校還是保留著,可見知識分子的言論自由還是有的。在這種政治氣氛下,希臘的哲學、藝術、科學、建築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像雅典衛城(Acropolis)是當年的國會大廈,那麽巨大的工程,當時隻用十五年就建成了,上麵的雕塑之精美宏偉,我們覺得到頂了。以後的所謂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的作品,什麽大衛、維納斯也不過是在希臘的基礎上再加工。但是這以後的兩千多年,先是被羅馬帝國統治三百多年,然後是拜占庭占領了一千多年,到1485年以後奧德曼帝國侵占五百多年。1485年以後,希臘的知識分子、藝術家無法在奧德曼的統治下生活,紛紛逃到意大利去了,進而掀起了意大利十五、六世紀的文藝複興運動,所謂複興就是複興古希臘雅典的人文藝術。


參觀國家考古博物館

令人感歎的是,有如此輝煌過去的希臘竟一蹶不振,兩千年過來默默無聞,除了巨大的石柱不能被搬走以外,多數雕塑的頭和手、腳都被割下來運走了。我們這樣從巴黎—意大利—希臘參觀下來,就像從近代走向遠古,下一站將是埃及,他有更遠古的曆史,更貧困的今天。回來以後我們真的又借了書和錄像看,想對世界曆史有些感性認識。

小天使們

差點忘了,我們是去開會的,七天中花了一天的時間在會議上。這是個相對大的會議,有四、五百人參加,分成幾十個小組,夢華在其中一個小組發言。整個會議上有帶老婆的,但是帶小孩的隻有丫丫一個,所以走到哪,從吃宴會到市長助理接見,丫丫都是一景。丫丫這次旅行表現極好,到底是長大了,一點不吵鬧,長途開車她就睡覺,長途飛行她做功課。早晨起床沒睡醒,但是懂道理,一叫就起。看過的東西也能記住,還加想象力,說“媽媽的腿就象廢墟的柱子”挺形象的。來之前看錄像時有講古代希臘火山爆發、地震的,她記住了,到哪都問這是不是火山,會不會地震。每次開車找不著路,她在後排就會說:“Are we getting lost again?”很風趣。

七天中,除了最後一天有點陰,每天都是陽光明媚的亞熱帶氣候,丫丫帶了裙子可以光腿穿,我們連件短袖衫都沒帶,天氣真好。希臘完全是第三世界的農業國,旅遊業很發達,特別是她有上千個島嶼,很多人都去島上度假,富人可以擁有一個島,或是海濱別墅,但可以看出多數人還是很貧窮。雅典的市中心就像老上海的南京路、金陵東路,擁擠的街道兩邊是店,樓上住家。如果說她能舉辦奧運會,中國北京比她強幾倍。

要我寫的話還可以沒完沒了地寫下去,這次我們不但學了許多世界曆史,更激發了我們要繼續了解學習的興趣,這是比以前進步的地方。


俯瞰雅典市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該換相機了, 此相機像素不夠, 照片很模糊。 -我行我是- 給 我行我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0:57:15

二十年前多麽美好 -duck_donald- 給 duck_donald 發送悄悄話 duck_donal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2:51: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