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紮比民俗村展現了阿聯酋在尚未發現石油和天然氣之前的居民傳統生活。民俗村裏有仿照過去遊牧和漁業時期的樣子建造的貝都因形式帳篷,用棕櫚樹葉和泥巴蓋成的屋子,早期的清真寺建築等等。民俗村裏的柵欄內飼養著居民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或畜產經濟來源駱駝、羊、牛和馬;仿古老集市建的市場出售各種手工藝品,包括陶器、木雕、咖啡壺、貝殼飾品、皮件、地毯等手工藝製作;民俗村還有阿聯酋唯一的聯合國世界遺產艾恩文化遺址的微型仿造,包括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圓形石墓葬、及公元前4000年和2000年左右的建築遺跡,是沙漠地區由狩獵與采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過渡的重要見證。民俗村裏的阿布紮比博物館以及阿布紮比老酋長(阿聯酋建國總統)珍物收藏館使對阿布紮比的文化曆史和阿聯酋文化曆史多了一份了解。
阿布紮比民俗村位於伸入阿拉伯波斯灣的一個狹小的半島上,與阿布紮比市的海濱市容隔海灣相望。參觀民俗村過程中,遊牧和漁業時期的大大小小傳統建築與城市鱗次節比的高樓大廈時常進入同一視角,給人一種時空錯亂重疊、今昔不知是何年的感覺:-)))。我與先生分享了我以下的參觀感受;
(1)在尚未發現石油和天然氣之前,阿布紮比看上去貧窮落後,與如今的奢華有巨大的反差;
(2)在大沙漠的遊牧業生存條件很具挑戰,使我敬佩和感動人類的生存能力,同時感到遊牧民似乎比較彪悍;
(3)阿拉伯婦女手真巧,裝飾品編織技藝令我讚歎;
(4)沒想到沿海珍珠產業是阿布紮比的主要經濟來源(在尚未發現石油和天然氣之前),阿拉伯人似乎挺會做生意;
(5)大部分財富似乎是集中在少數掌權階層;
(6)整體國民教育程度比較低,國家好像沒有太多的文化曆史。
對於我的觀後感,先生給了相應的回複和討論:
(1)阿聯酋農業和畜牧業都不發達,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工業是其主要經濟來源;這麽小的國家,但它的石油儲量和天然氣儲量都占世界石油總儲量和天然氣總儲量的前10名;
(2)1958年在阿布紮比地區發現石油,使其原來荒蕪的沙漠變成了富庶的油田;阿布紮比石油儲量占了90%以上的阿聯酋石油總儲量,所以,阿布紮比酋長國在阿聯酋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3)阿拉伯人是很有經商能力,中世紀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由阿拉伯人與架起了東西方商品作物交流;
(4)不僅是遊牧民比較彪悍,沿海阿拉伯人也很強悍好鬥,18世紀波斯灣沿海要塞阿拉伯小酋長國,如沙迦、迪拜、哈伊馬角等劫掠在波斯灣航線的來往商船,不論是阿拉伯商船,還是歐洲商船,都搶;
(5) “黑色黃金” 石油給阿聯酋在經濟上帶來的巨大財富確實是集中在少數掌權階層;不過,現任阿聯酋總統(也是阿布紮比酋長國酋長)比他的父親阿聯酋首任總統要關心民計民生,建立了許多學校和醫院,實施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
(6)阿聯酋整體國民教育程度是比較低,主要產業石油化工就業人數中,阿聯酋人比例極低;但政府開始實施“就業本國化”計劃,投資教育,增加本國人石油化工就業比例;
(7)外來勞工占阿聯酋人口85%以上,許多是低收入工作,也有不少高收入行業,與教育程度有關;另外,阿聯酋不接受移民,沒有相關製度。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先生的分享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在巴布紮比民俗村所見所聞。
(注:以下照片皆用手機拍攝)
音樂《Relaxing Arabic Music》
照片1:我們乘的遊船經過民俗村海岸時,見到有許多輛旅遊大巴停在民俗村入口。
照片2:從遊船碼頭步行不到一公裏,我們就到了民俗村。
照片3:我們到達時大約是上午11點半左右,非常運氣,遊客很少,大概是午餐開始的時間吧。不過,大約1個多小時後,民俗村變得漸漸擁擠,等到2點多鍾離開時,一批又一批遊客進入民俗村,村口停了許多旅遊大巴。
照片4:進入民俗村後,左手邊是一個普通民居小屋,主要展阿聯酋婦女手編織技藝;但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一位男士席地而坐,有時邀參觀者品茶和吃阿聯酋特產椰棗。椰棗是阿拉伯民族早期賴以生存的最原始的食品。根據相關介紹,許多阿拉伯家庭仍是席地用餐,用右手抓食吃,在他們傳統觀念中,右手總是幹淨,左手是不潔淨。正如照片中這位男士所做,在遞送東西(比如端水、遞茶)給他人或是接別人遞送過來的東西時,也必須要用右手,否則就是極大的不尊重。
照片5-7:屋內牆上掛的是阿聯酋婦女的手編織品。
照片8-9:有阿聯酋婦女現場編織。
照片10:屋內還展示了阿聯酋已婚婦女的服飾。按照當地習俗,婦女婚後外出需穿黑袍用黑頭巾裹頭,將頭發遮蓋嚴實,有的婦女甚至還要戴上麵紗。
照片11-13:民俗村內展示的早期清真寺男女有別。
照片14-16:民俗村內展示的沙漠生活。因我們計劃探訪迪拜時到大沙漠衝沙、騎駱駝、在沙漠營地用餐、以及觀賞相關阿拉伯傳統誤樂活動,因此,就沒有用太多時間欣賞民俗村裏的沙漠。
照片17: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對於沙漠裏的遊牧民們來說更顯珍貴。
照片18-21:民俗村裏展示的沿海魚民生活,包括用棕櫚樹葉和泥巴蓋成的房屋,以及魚船等。隔海灣相望的鱗次節比的高樓大廈進入同一視角,給人一種時空錯亂重疊、今昔不知是何年的感覺:-)))。
照片22-23:民俗村裏的柵欄內飼養著居民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或畜牧業經濟來源駱駝、羊、牛等。
照片24:民俗村裏仿古老集市建的市場出售各種手工藝品,包括陶器、木雕、咖啡壺、貝殼飾品、皮件、地毯等手工藝製作。
照片29-34:民俗村裏的阿布紮比博物館部分展品。
照片35-39:民俗村裏的阿布紮比老酋長(阿聯酋建國總統)珍物收藏館部分展品,印象最深的是那位首任總統用過的懷表:-)))。 。
照片40:民俗村還有阿聯酋唯一的聯合國世界遺產艾恩文化遺址的微型仿造,包括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圓形石墓葬、及公元前4000年和2000年左右的建築遺跡,是沙漠地區由狩獵與采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過渡的重要見證。
照片41:民俗村裏的這棟房屋與現代房屋很相近了。
照片42:離開民俗村時見到海濱路上做綠化的勞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