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lsund施特拉爾鬆德
十月中,利用一周的假期往北,去波羅的海邊,不是以往的北海, 而是德語的東海(波羅的海),去的三個城市都是原來民主德國的地盤,然後最後一站是柏林,去看展覽。
一路向北,來到Stralsund施特拉爾鬆德,德國東北的門戶。13世紀施特拉爾鬆德獲得城市自立權以後,它與波羅的海的其它城市,維斯瑪,呂貝克和羅斯托克結成了強大的漢薩貿易聯盟。從施特拉爾鬆德出發的船隻遠航俄羅斯、斯堪的納維亞等地,是個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從那時起,這座城市便進入黃金時代,是德國東海地區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隨著漢薩同盟的衰弱,施特拉爾鬆德也逐漸沒落。三十年戰爭期間,施特拉爾鬆德經受了戰火的破壞,戰後處於瑞典的統治下,成了瑞典的一個首府。二戰後,施特拉爾鬆德變成東德的第三大港口,並且逐步開始恢複造船業。2002年,施特拉爾鬆德和我之後去的另一個海港小城Wismar 維斯瑪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美國布什總統和俄國總統普京對德國國事訪問時,兩位大國總統都拜訪了這個海濱小鎮,為啥? 因為默克爾總理私人請他們喝下午茶。施特拉爾鬆是默克爾最初參選的選區,她出道的地方。30多年前,默克爾就是從這個海濱小城,作為政治候選人慢慢走上總理的大舞台的。她和丈夫在小鎮還購買了一套房產,到周末,默克爾夫婦有時間就抽空回家。
老城的核心在一個小島上,幾乎完全為大海懷抱. 這裏的街道和廣場象幾百年前一樣,仍然保持著中世紀棋盤式的格局,
地標 市政廳和尼古萊教堂
我就住在市政廳邊的一條老街
老城的街道,保存著完整的中世紀建築景觀,城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典型的漢薩時期磚砌哥特式建築。
走在施特拉爾鬆德小巷裏不平的石磚路上,人們仍可以可找到這個城市不少昔日光輝的印記。
沿著老廣場叉出的小路,
我隨意亂逛,走到一片廢墟。以前是st. Johannis 修道院,當年條頓騎士團也在此紮營,他們的訓練團在這裏。非常古老,麵積很大,狹長,和城牆連在一起。 19世紀一場大火,二戰又遭盟軍空襲,被徹底摧毀,現在隻剩了殘垣斷壁和小房子。
一轉身,柳暗花明,原來那些廢墟和剩牆被居民巧妙利用,成為他們的弄堂。
每一個小屋都是獨特的
小屋小奔馳
施特拉爾鬆德的位置就像呂根島的門戶,坐火車或汽車,1小時之內就可以到達呂根島。呂根島是德國最大的島嶼,有著一望無際的沙灘、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這裏曾經備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和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的青睞。
遠處的跨海大橋依稀可見,進入呂根島的唯一陸路通道
走到港口。這裏有停靠在海港邊的Gorch Fock號。這艘海軍名船在1945年4月底的二戰中不幸中彈,後經蘇聯維修後一直服役到2003年。後來停靠在這裏,作為一艘海軍教學船,同時也供遊人參觀。
從最外麵的碼頭看漢莎古城的日落
我在這裏的兩天,一天細細小雨,一天氣候多變,領略了德國北方的天氣。原來這裏屬於東德,統一後,維修修複很好,但和德西,尤其巴伐利亞比,不是很精致。當然氣候也有巨大影響,天氣濕冷,陰冷,秋天一直細雨,幾乎沒有陽光。 這裏的女孩子真漂亮,瘦高,皮膚白皙,大眼睛,金發碧眼,年輕人們也有禮貌,很陽光。秋天遊人也不是很多,從口音和穿著,可以看得出,大部分人是原東德地區,這麽多年過去了,還基本是西德人遊德西,東德人遊德東,巴伐利亞人往北方跑,大家都往南方遊。
對了,那裏的吃很一般,吃在德國,沒啥,但喝的有一樣,要嚐一下。施多特貝克啤酒廠(Störtebeker)生產的黑啤,曾獲得2014啤酒世界杯最佳的黑麥啤酒,施多特貝克黑麥啤酒(Störtebeker Roggen-Weizen)。
照片來自網絡,我沒喝啤酒,太冷了
Wismar維斯瑪
世遺雙胞胎Stralsund施特拉爾鬆德的另一半是Wismar維斯瑪,在施特拉爾鬆德停留兩天後,我啟程去了那一半。
維斯瑪是波羅的海南岸的港口城市,原來漢薩同盟城市, 港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02年維斯瑪的中世紀城區與Stralsund一同被列為世界遺產。它在曆史上受到瑞典的統治250多年。 因此城市裏也留下了瑞典人的文化和建築特征。
市政廣場的紅磚樓,紅磚建築山牆式的漢薩建築特色。維斯馬在1648年到1803年是在瑞典人的統治之下。為了紀念那段瑞典時代,19世紀把紅樓稱為alter Schwede。Alter Schwede 建於1380年,當年它的底層是商鋪和住宅,樓上是倉庫,後來被改為餐館,是這裏的一大景點。
廣場的中間Wasserkunst,由荷蘭人設計,富有了荷蘭文藝複興時期的風格。建於16世紀,是建在一個地下水庫上,這裏是維斯瑪的供水源,通過木頭管道輸送到城裏各處。
當時漢薩時期的維斯瑪,是那個地區最大的貨運港和重要的漁港,變得非常富庶。它富有的市民們集資建起了宏偉,高大磚砌教堂,不僅僅是為了炫耀,也是為了讓靠岸的船隻有所照以確定方向。維斯馬有三大紅磚教堂:聖尼古來教堂、聖瑪麗教堂和聖喬治教堂。
聖瑪麗外景
下右是聖喬治
那幾個教堂的外觀是真的壯觀,所以我也格外難過,裏麵非常空蕩,維護也不好,一種沒落,放棄的感覺。
聖喬治內景
下麵是聖尼古萊
很久以來,維斯瑪的工業就是造船業。造船廠至今是維斯瑪的工業命脈。自德國統一後,這座城市的經濟急劇衰退,失業人數激增。由於支付不起昂貴的房屋修理費用,大部分居民搬出老城。所以老城不少許多建築物空著,有些破爛。有的外牆露出幾米長的裂縫,窗框上沒有玻璃,牆皮斑駁,給人一種破落寂寞的感覺。
雖然還有這個可愛的小樓,照片看起來很好看(來自網絡),但實景一般,包括他們引以為傲的港口,我在德西的北海見過更美麗的港口。
我在維斯瑪住了兩天,看了遍,終於感受到某些德東城市,即使是港口城市的蕭條。從這裏坐上通往柏林的列車,我的小行李是比較新式的,再看其他旅客的行李,都還是十幾年,20年前的式樣,帆布,兩輪。整個車廂就我這一件是現代的,很震驚。這是從新聞和報道中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也終於明白,德東人民的不滿情緒包括排外。認識一個真實的德國,真的要靠自己的腳步來丈量他的情緒。
Schwerin什未林
Schwerin什未林,是德東最北州Mecklenburg-Vorpommer的首府。城中遍布大小湖泊數十個,其中一個湖上有一座三麵環水的小島,浪漫的什未林城堡雄踞其上。
從王宮橋上走過,遊客可以圍繞城堡參觀, 那天正好是周六,橋邊的廣場上是集市,很多人。
城堡的修建最早開始於1500年,作為梅克倫堡公爵的居住地。如今,這座童話般美麗的城堡成為了梅前州州議會的所在地。
宮殿建築是一個圈,融合了哥特、文藝複興及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精致而壯觀,富麗堂皇。大大小小的圓堡尖塔,猶似童話世界中的城堡
北方的新天鵝城堡,什未林王宮有著獨特的魅力。童話宮殿有一座浪漫的花園和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還有一個巴洛克式的Orangerie。
可惜是疫情時期,我不想進去,否則一場北方普魯士的下午茶,也很壯觀和休閑
下麵是愛之角,和宮廷的豪華相比,樸素無華
王宮以兩座古橋和市區相連,隔岸眺望遠如水上宮殿,壯觀華麗。
我當天的酒店是選擇在維斯瑪,所以什未林就是逛逛宮殿島,看看內城就回去了,市中心的火車站也挺可愛的
這是一個整潔大氣,同時華麗浪漫的城市。
北方三城寫畢,下一站就是首都柏林了,當年普魯士的重心。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