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東德人民30年前的壯舉,充滿崇敬,因為那一年,我親身經曆亞洲的初夏和歐洲的秋日運動。結局完全不同,德國最終和平統一。因為疫情,我才在德國深度遊,你所說的東部地區,我一般不會走馬觀花,都是事先讀了不少書和資料,然後慢慢品味(我本人最煩走馬觀花和攢數目)奎德林堡住了四天,真是走遍,也在當地人的麵包店和肉店買東西,像個主婦而不是遊客。那裏真有幾條街是空出來的樓,也有區域是右翼年輕人逛蕩,我不敢去的。魏瑪看起來很光鮮,也有破殘的角落。Stralsund我是跟隨你的腳步,因為天氣不好,我當時不是很驚豔,現在回首,很想念這個小城,有它獨特的魅力,如島般的老城,古老的圍牆,聖尼古萊和市政廳的身影。從那裏往左走,一直走下去是大眾浴場,一路的林蔭道,浴場不豪華,很親民,這一路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這個小城可以生活,不如巴伐利亞富裕,但挺舒服的。默克爾夫人會選地方:-)。她非常務實。我在一個地方一般會住兩天,到集市買東西,去咖啡館,和別人聊天,在肉店和麵包店采購,去居民區看看。我會觀察他們的窗戶,庭院,窗簾,是否在窗台放花,門口是否幹淨,放置什麽東西和裝飾等等,真的,各地不一樣,東西南北差別很大的,觀察比較特有意思。我在德國住了33年,語言爐火純青,能分得清方言,聽當地語言很有意思,你知道德國因為曆史上諸侯林立,語言分得很細的,我就不說我對各地方言的感覺了,否則有歧視意識。
東邊我喜歡奎德林堡,德累斯頓,萊比錫,覺得Schwerin時尚大氣,Stralsund夏天還要去一次。
真正的北方漢薩同盟,最喜歡的還是呂貝克的古老和漢堡的新穎和大氣。
秋天走了一遍萊茵河,摩澤爾河,薩爾河流域,西至盧森堡。再回家路過美茵河,一路下來,最美的還是我們巴伐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