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兄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看來你也是對玄野兄的這個問題挺有興趣的,哈哈

本帖於 2025-11-03 11:00:1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愛城小魚 編輯

路德倡導的宗教改革和人文主義者們倡導的文藝複興實際是在中世紀末天主教神學信仰危機後發展出來的兩股平行卻不相交的思潮。在玄野兄的博客後麵我跟了一些具體的細節。

我更傾向於這種看法:

中世紀經院哲學圍繞個別與共相的關係之爭形成了兩個對立派別:唯名論和實在論。共相是中世紀經院哲學術語,指普遍、一般。實在論斷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觀實在性,共相是先於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共相是個別事物的本質。唯名論否認共相具有客觀實在性,認為共相後於事物,隻有個別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他們拒絕承認共相的存在乃是出於神學上的考慮,是出於對神的全能、神的自由意誌的維護,是為了在僭越的理性麵前維護啟示的作用。也就是說,唯名論的核心不在於共相問題上的立場,而在於對神的本性采取了一種唯意誌論的而非理性主義的看法。

唯名論強調神的全能與不可預測性,導致了人被拋入一個變幻莫測、缺乏明確秩序的世界,從而引發了廣泛的精神危機。人文主義試圖通過將人自身設立為一種自在的、自給自足的個體存在解決這種唯名論所帶來的不安,在此過程中,他們幾乎總是借用了各種各樣的基督教先驅——例如奧古斯丁等人。正是通過重申奧古斯丁等人強調過的神與人的相似,人文主義者才得以將人設想為一個可以對抗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的存在。而宗教改革則更多地繼承了唯名論式的神學觀,並試圖通過“隱匿的神與被宣講的神”、“因信稱義”等觀念緩和這種神的觀念帶來的不安。人文主義的思想對於宗教改革而言是一種可怕的僭越,是對人的能力的誇大和對神的全能的限製。

 

所有跟帖: 

我是瞎參合。回國待了半年,才回來。:)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3/2025 postreply 10:40:58

幸福的候鳥,春去秋歸。。。嘿嘿 -愛城小魚- 給 愛城小魚 發送悄悄話 愛城小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3/2025 postreply 11:01:26

其實,我認為,神是否給人自由意誌才是唯名論和實在論真正的分歧所在。 -愛城小魚- 給 愛城小魚 發送悄悄話 愛城小魚 的博客首頁 (2274 bytes) () 11/03/2025 postreply 11:11: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