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中的台灣----15天旅行印象(2)

 

前進中的台灣---15天的旅行印象(2)

 

誕生在風雨漂泊40年的“小舟”上的台灣半導體工業

我們到台北的第二天一覺醒來,走出旅社,發現我們在找早餐時,無意中一下就拐進了南陽街,正是我們想拜訪的地方!我們非常高興,連飯也忘了吃,就直接去找南陽街40號,小欣欣豆漿店,那是台灣半導體工業的搖籃!讓我們非常失望的是,台積電的誕生地已經不存在了,38號有,50號有,唯獨沒有40號,問了幾個人,進了38號,是一個零亂的大雜院。。。沒有人知道,這是他們“護國神山”的出生地。有點可悲?也許隻是。。。

50年之前的1974年,在這家豆漿店裏,包括了張忠謀在內的十位台灣的精英和有遠見者,決定了要發展台灣的半導體業,並且當場就得到政府 (有行政院院長參加)的支持。雖然對這次“豆漿店會議”的細節和人物傳說不一,後來的真正發展似乎也先在海外,但有一點是共識,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當時決定了要將半導體作為台灣的發展方向,這個島嶼要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

1974年,雖然那時台灣經濟已經參與發達國家的第一次製造業轉移,有所起步,但對於台灣,依然是最艱難的年代。1971年,作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的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卻被CCP的中國所代替,這對於隻有方寸之地的台灣無疑是巨大的羞辱和外交失敗; 1979年,美國和台灣解除了外交關係,這讓台灣失去了對抗CCP的靠山,對於太平洋上漂泊的這葉方舟,幾乎是滅頂之災。在這樣危難之中,能有這樣有遠見,這樣有膽識的一群精英,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造就了這最可貴和最值得珍惜的中華民國的裏程碑!

如今,92%的高端芯片(10nm以下)的都是台灣的份額,就是50年前見識的結果。這是能說明的是,人才那時在塊土地上是有用武之地的,他們是有發言權的。1987年張忠謀建立了台積電,台灣這個產業的規模和發展也不用我在此累述。50年後的今天再回頭來看“豆漿店”這一小時會議,太值得中華民國的驕傲,中華民族的驕傲!

 

混搭是台北城市布局的基本旋律?

在台北市,現代交通大道和眼花繚亂的老街交叉,現代感十足的大樓和低矮老舊的商業屋交錯,日製時期遺留紅磚建築分散在其中。

最精致和最耐看老建築當屬總統府的紫紅和米白為基調的日式老建築,而最有味道的則是剝皮寮,西門町地區留下的各類商鋪,民居,這後者都在很好地保養,開發利用中,相信以後會是一群更耐參觀的台北曆史群落出現。

可以理解,這樣混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在土地私有製的台灣,改造城市是不可避免複雜和昂貴,無法像厲害國政府那樣一下大規模拆遷和重新做全新和整體規劃。這隻是我的猜測,作為一個隻有幾天時間的人,無法證實自己的想法對錯。

有意思的是1976年10月動工,1980年四月開放的高聳的中正紀念堂,氣勢非凡自由廣場牌坊以及相關的藍白建築,紀念堂的莊重中蘊含自由和輕鬆;而與之相伴的兩座皇家宮殿特征的大屋頂黃紅色戲劇院和音樂廳(兩廳院,據說是明清殿堂風格),藝術的浪漫變得有點沉重,不知是那個大師的在1987年的奇思妙想?把這兩個皇家味道的藝術殿堂和帶有藍白自由民主色的蔣公紀念堂這樣奇怪地放在一起,是為了給腦裏還殘存著一點“皇家”意識蔣公一點慰籍,還是要沾一點蔣公紀念堂的名譽和光輝?還是就有意要表現老蔣公大腦本身這樣的多色彩?總之,我不懂建築,隻是直覺上沒有感到任何和諧,舒暢,無論是建築本身色彩,線條,還是建築本身的功能。兩組偉大的建設,隻是似乎應該把它們放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和背景下,也許會更顯示出它們各自的特長?盡管如此,我依然把建築群的兩邊分別照在一起,白天和夜景。畢竟,這是台灣的標誌性建築群之一。

台灣故宮博物院的外觀設計得莊重但色彩卻輕鬆和精巧了很多,而不是那種皇家味十足得濃濃得黃紅裝束,非常厚膩。湖綠,一下就讓建築淡雅了許多,白色增添了潔淨和飄逸,而鍺黃的牆給了以上湖綠和白色一個接地氣的平衡;紅色的勾頂,細致地框架了這座建築。。在陽明山的背景下,無論從遠還是在近處,它都呼之欲出,生動,有活力!

101在現代建築中是別具一格,有創意的。深湖綠的基調,像玉一樣的溫潤,主題形態是聚寶盆一樣的8層疊加和簡單的修飾,在台北四處都可見它的身影。。第89層的設計也非常符合台灣人們喜歡的軟軟舒適的味道。。2004年建好之後,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這兩天台灣7。2的地震,證明了台灣建築中對地震因素的考量和建築質量!)

不用說,也不用和那裏比,台灣有幾座非常像樣的新老建築,像以上所說的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總統府,101大樓。。。台灣的市政總體“硬件”在某些方麵似乎是落後於台灣整體的“軟件”的。這裏的管理軟件已經進入世界相對最近人性的社會自由民主體係,對公民的教育,醫療都是在世界上領先行列裏,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是小康而溫馨,但作為首都“家裏“的陳設,第一印象是布置似乎缺少規劃,缺少協調,缺少整體美感和舒適感。當然,自己隻是如此短的時間,這樣說也許是不禮貌的,太簡單的直觀?畢竟,我一點不了解台灣當地人的感覺。。。我想起大約2005年我去廣州,那時廣州在經濟上已經是全國非常前列了,但廣州的市容街道,包括珠江兩岸卻是根本沒有規劃,建設,依然很淩亂,不講究,人們甚至毫不在意地在地上潑生活廢水。。。但我的朋友和親戚卻視而不見,沒感到不舒服,沒感到要改什麽,台灣的相當一部分老百姓也許就是這同樣的感覺,同樣接受他們的現狀?沒有感到這些街景需要精致,需要講究?的確,台灣的實際生活水準相當高,但也許並不意味每條街都要那麽精心協調,這樣的混搭人們如果感到很舒服,為什麽一定要改變呢?就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設置方式,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特點,那些缺乏整理的街道也許就是它們自己要的自然風格;同樣,我自己不就非常反感厲害國的做法,大的商業集團和商家用千篇一律的風格對許多有旅遊潛力小鎮改造,那種整齊劃一,那種假大空的細節,那種每家都要懸掛國旗,和某種特定修飾。。。讓我想起二戰前推行的“法西斯美學”那麽恐怖。

選擇自然,選擇輕鬆,選擇隨意,也許才能更好體現一個城市的味道?也許台灣就是這種選擇?

有一個台灣的市容中我不能漏掉的非常有趣的景觀,就是台灣非常多的摩托車!他們是台灣交通大道的車流中非常有氣勢的一群,但在任何街道,這些外觀很相似,隻是顏色上略有差異的摩托,像一隊隊聽話的士兵,安安靜靜,整整齊齊,在哪裏列隊聽命。。。和那些沒有太多調理的小街形成鮮明得對比,像很多街頭生活藝術品,很耐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