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還能“瘋”多久?】

來源: 弓尒 2019-10-09 19:47: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138 bytes)
回答: 【茅台酒獲獎 真偽辯】弓尒2019-09-08 04:25:50

https://mp.weixin.qq.com/s/xDk0_DWrj4yNR6wlMix8YQ

解放前,茅台鎮真正上規模的燒房有三家,始建於同治二年(1863年)的成義酒坊,創始人華聯輝,創立於同治十二年的榮和燒房,創始人王立夫,以及成立於1929年後來被貴州財閥賴永初買下的恒興酒坊。這三家燒房生產的茅台酒後來被簡稱為華茅、王茅、和賴茅。

 

1915年,茅台酒榮獲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在茅台後來的市場推廣中,這個金獎會被經常提到。2001年,貴州茅台上市,招股說明書中也專門提到此事,稱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期間,北洋軍政府農商部把成義、榮和兩家燒房所產白酒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參展,統稱茅台酒。在本屆博覽會上,茅台酒被評為世界名酒,獲得了金獎和獎章“。

 

茅台確實是拿了金獎,隻是份量遠沒有想象那樣重。

 

事實上,這個博覽會是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在舊金山舉辦的一次博覽會。博覽會從1915年2月開展,展期長達9個半月,總參觀人數超過1800萬人,影響很大。

 

當時的袁世凱政府派出中國參展團,團長為陳琪。博覽會共設獎六等,分別為Grand Prize(大獎章)、Medal of Honor(名譽獎章)、金獎、銀獎、銅獎、以及榮譽提名獎。這裏的金獎其實相當於三等獎,真正的一等獎為大獎章。

 

 

在酒類中,茅台酒和西鳳酒獲得金獎。獲得大獎章的有四家來自中國:直隸高梁酒、河南高梁酒、廣東果酒、以及山西高粱汾酒。是的,你沒看錯,目前在產的中國名酒中,汾酒是拿了真正的大獎,茅台相當於弄了個三等獎。茅台和汾酒還曾圍繞這事打了不少嘴仗。

 

 

當然,後來也有酒企站出來說話,主動認祖歸宗。比如河北衡水老白幹說當年的直隸高梁酒就是衡水老白幹,河南寶豐酒稱自己就是當年的河南高梁酒。

 

祖上一榮耀,都想往上靠。

 

萬國博覽會的故事其實沒完。當時茅台鎮送的是兩家燒房的白酒,商標土的掉渣,分別叫“茅台村榮和燒房製造“和“茅台村成義燒房製造”。後來主辦其事的仁懷縣官員靈機一動,決定將兩家產品合為一個,重新包裝,起名曰“茅台造酒公司”。翠花變成Emily後,沒想到拿了金獎。

 

獲獎之後,問題來了:這個獎到底算是誰的?榮和和成義兩家燒房還為獎牌歸屬打起了官司。1918年,時任貴州省長的劉顯世對這起延續三年的官司做出最終裁決:金獎由兩家共享。

 

02.

 

真正奠定茅台國酒地位的不是那枚金獎,否則在今天的酒桌上,拿了大獎章的汾酒更有資格成為宴請賓客的第一選擇。茅台能有今日,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它所謂的紅色基因。

 

關於紅色基因的史實說法頗多,大體情節是:1935年1月,中央紅軍到達茅台鎮。紅軍隻餘不到3萬人的部隊,為躲避幾十萬敵軍的圍剿,正準備從茅台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在茅台鎮,紅軍遇到了茅台酒。由於存酒較多,紅軍得以豪飲,有些戰士甚至用酒擦身子,泡腳,以消除行軍的疲勞。

 

紅軍在茅台鎮隻待了短短兩天,這兩天卻極大地改變了茅台酒的命運。在2005年茅台集團出版的《周恩來與國酒茅台》書中,在回憶當年這段故事時寫道:毛澤東說,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用來擦腳可惜了。周恩來則說,同誌們,這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了金獎的茅台啊。

 

新中國成立時,在茅台鎮喝過酒的不少人站到了天安門城樓上,慶祝這個國家的新生。因為長征的特殊機緣,周總理對茅台情有獨鍾。他本人又是品酒高手。據說,開國大典的國宴用酒就選擇了茅台。(注:下圖照片為茅台展覽廳)

 

 

汾酒後來站出來說,新中國成立時國宴用酒並不是茅台,而是汾酒。當時茅台路途遙遠,且產量有限,無法滿足需求。但是,建國後不久,茅台成為國宴用酒卻是不爭的事實。後來,周恩來在正式的外交場合宴請胡誌明、尼克鬆、基辛格等人時,用的都是貴州茅台。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茅台酒作為高端用酒的地位就此確立。

 

如果換一位不善酒不懂酒的開國總理,或者當年紅軍不是路過茅台鎮而是路過杏花村用了汾酒或者路過四川用了全興大曲擦洗身子,茅台可能就麵臨完全不一樣的命運。

  

有時候你以為比的是實力,比的是曆史,其實也是比運氣。

 

 

解放後,當茅台擺上國宴時,像同時代的許多私營企業一樣,茅台鎮上三家燒房的命運也發生巨變。1951年2月,

榮和燒房老板王秉權因拒絕公私合營,以通匪罪在被槍斃,燒房被政府沒收。同年11月,仁懷縣政府以人民幣舊幣1.3億元,合人民幣1.3萬元將

成義燒房全部收購。

恒興燒房老板賴永初以盜竊國家黃金罪在次年7月被判刑10年。12月,恒興燒房被政府沒收。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至此,三家私營茅台酒燒房便轉變為國營企業,1953年更名為貴州省茅台酒廠,這便是貴州茅台集團的前身。

 

建國後,國內先後對白酒進行過五次評比。茅台雖然每次都被評為名酒,但對其他名酒如汾酒和瀘州老窖等並無形成輾壓式的優勢。

 

1952年第一屆評選,由輕工部組織,隻評出四大名酒:茅台酒、汾酒、瀘州大曲、西鳳酒。但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第二屆,即1963年的評選,在輕工部的組織下,評出八種名酒: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曲、茅台酒、西鳳酒、汾酒和董酒,即所謂的“老八酒”。

 

 

第二屆評比,比第一屆要嚴格的多,參評的白酒全部采用統一簽封,進行盲評,結果五糧液得了第一,茅台隻拿下第五。當時香港《大公報》報道了評酒消息和獲獎名單。這中間還鬧出過點意外。評酒出來後,周總理正率隊在國外訪問。他用茅台宴請外國新聞記者,稱這是中國最好的酒。一位外國記者知道大公報的報道,說現在中國最好的酒是五糧液。 

  

據當時主持白酒評選的周恒剛回憶,總理回國後就讓當時的輕工部部長解釋一下。輕工部極為重視,又組織專家對酒樣進行了盲評,結果還是一樣,結論是茅台的質量確實是下降了。後來在周總理的批示下,周恒剛以評酒專家的身份,直接到茅台搞試點,抓質量。

 

輕工部在1979年、1984年和1989年又組織過三次評選,入選酒企名單有所擴大。在五次全國性的名酒評選中,全部入選的隻有茅台、汾酒、瀘州老窖(包括瀘州大曲),入選4次的有西鳳酒、五糧液、古井貢酒、董酒等。劍南春、洋河大曲、全興大曲等也多次入選。

 

這時的茅台遠未一騎絕塵。

 

 

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