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薊門(1)》
祖詠
燕台(2)一望客(3)心驚,笳(4)鼓喧喧漢將營。
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5)曙色動危旌(6)。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7)畔雲山擁薊城 (8)。
少小雖非投筆吏(9),論功還欲請長纓(10)。
1. 薊門:在今北京西南,唐時屬範陽道所轄,是唐朝屯駐重兵之地。
2. 燕台:原為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台,這裏代稱燕地。
3. 客:詩人自稱。
4. 笳:漢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的一種類似於笛子的管樂器,此處代指號角。
5. 三邊:古稱幽州、並州、涼州為三邊。這裏泛指當時東北、北方、西北邊防地帶。
6. 危旌:高揚的旗幟。
7. 海:此處指渤海。
8. 薊城:秦統一六國前為薊國和燕國的都城。考古認為位於今北京西城區廣安門一帶。
9. 投筆吏:漢人班超少時家貧,常為官府抄書以謀生,曾投筆歎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10.請長纓:漢朝大臣終軍曾自向漢武帝請求:“願受長纓(長繩),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祖詠(699 — 約746年),字、號不詳,盛唐詩人。祖詠籍貫洛陽,出身較為貧寒。開元十二年(724年)進士及第,但仕途不順。他曾因宰相張說推薦,短時期擔任過駕部員外郎,隨即又遭遷謫,仕途落拓。後歸隱汝水一帶,漁椎終老,享年約47歲。
祖詠的作品以寫景、詠物為多,描述隱逸生活,帶有“詩中有畫”的特點。他與王維友善,互有贈答。祖詠的代表作有《終南望餘雪》、《望薊門》、《七夕》等。
《全唐詩》有祖詠詩一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一首,斷句四。總共存詩近40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1.
唐風: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詩人中,祖詠這個名字毫不起眼。要不是《唐詩三百首》選了他的兩首詩《終南望餘雪》和《望薊門》,知道他的人恐怕更要少得多。其實祖詠也是那個時代的一位才子。後人評價他的作品“氣格雄渾,以為盛唐正聲洵然.”( 清代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注》。“洵然”意思是“確實如此”。)
宋雨:祖詠的生平事跡留下的也不多。我們隻知道他的年齡比李白、王維略大一兩歲。他大約在25歲左右進士及第。然而他的仕途卻極端不順。不知因為何故,他中進士後長期未能授官。他僅僅短時期入仕,不久即落拓。後歸隱汝水一帶,漁樵終老,四十幾歲就去世了。
唐風:當一位學人的直接記錄較少時,人們往往借助於他的或別人相關的的文學作品得到一些端倪。通過這樣的途徑,我們知道他與大詩人王維是感情深厚的好友。比如王維有《贈祖三詠》、《齊州送祖三》等贈詩(祖詠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王維稱他“祖三”。)而祖詠在《答王維留宿祖詠》中也深情地寫道:“握手言未畢,卻令傷別離。”
宋雨:看來跟王維交好的人仕途都有問題啊。祖詠都已經是進士了,可還這麽坎坷。王維的老朋友孟浩然雖是詩才出眾,但仕途一無所獲。還有王維的那位鐵哥兒們裴迪,當官也沒啥起色…… 當然這是玩笑話。但也說明在那個時代,在仕途上要想提攜人,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王維的級別顯然不夠。
唐風:我們來看看這首邊塞詩《望薊門》。這首詩的具體寫作時間不詳,可能是祖詠入仕前宦遊範陽道時所寫。當時的範陽道、幽州以及詩中的薊門、薊城、燕台等地名,雖然具體的位置或範圍有差異,但其實作者就是泛指今天的京津與河北北部那一片地區。當時它是邊防重地,主要防禦北方的契丹的襲擾。
宋雨:首句“燕台一望客心驚”中,燕台又稱黃金台、原為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用以招攬天下賢才的建築,這裏作者泛指這一片邊防地區。當熱血青年祖詠來到邊防前線一“望”,心中便感到非常震撼。
唐風:“驚”這裏並非害怕的意思。然後詩人進一步用“笳鼓喧喧漢將營”來解釋引起“驚”的原因。這裏的“漢”當然又是以漢喻唐。首聯兩句,既顯示書生初見軍營的新奇,也反映後者的莊嚴和氣勢。
宋雨:接下來,頷聯“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已經不僅僅是感官所體會,而是進一步加上了詩人的想象,來形容前線的壯麗與威嚴。古時幽州、並州(今山西太原一帶)和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和稱“三邊”。這裏“三邊”泛指當時唐朝北方和西北的邊庭前線。 “危旌”即高處的旌旗。
唐風:這兩句雖然對仗工整,但語法結構卻是不同的。“萬裏寒光生積雪”可以理解成“連綿的積雪產生了萬裏寒光”。而“三邊曙色動危旌”是說“在三邊前線的曙光之中,旗幟在高高飄揚。”這種對邊庭的感受和氣勢不凡的描述,與那個時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同出一轍。
宋雨:“沙場烽火連胡月”一句,顯示詩人將目光投向遠方。“烽火”用於古戰場對遠方通報敵情。要達到這個目的,不是燃起大火,而是燜燒產生黑煙。據說那個時代用烤幹的狼糞燃烽火,濃煙直串高空,幾十裏以外就能看見。所以 “狼煙四起”被用來形容戰事不斷。“胡”是北方外族的統稱。
唐風:下麵一句“海畔雲山擁薊城”,詩人又將目光拉回到邊城和它的四周。它的南邊背靠渤海,而北翼的燕山山脈高聳入雲。詩人在這裏描繪出一個易守難攻的邊鎮地理形勢,表現了對戍邊將士的信心。
宋雨:尾聯“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用到了兩個典故。由於我們對“投筆從戎”和“主動請纓”兩個成語的熟悉,即使我們不了解其來源,理解這一聯也不困難。它的意思是說我從小以來一直是書生,但我也想去邊關為國立功。
唐風:"投筆從戎"的故事來自東漢的班超,他原在官府抄公文。有一天他感到大丈夫應該"立功異域"。於是他加入了軍隊並後來在西域立了大功。"主動請纓"的故事,講的是西漢大臣終軍向漢武帝請求出使南越並說服其歸順。為表現信心,他請皇帝賜給他一條長繩子,說必要時捆南越王時可用到。終軍實際上沒有成功,他被南越王殺了。祖詠詩中用到這兩個典故,也是顯示書生豪氣。
宋雨:這首邊塞詩雖然不是名家的作品,但詩的意象宏大,格調高昂,凸顯盛唐氣象。本詩語言遒勁、優美,起承轉合自然而合理,毫無做作和拚湊之感。正因為如此,明末清初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歎對本詩評價甚高:“此詩已是異樣神彩,乃讀末句,又見特添“少小”二字,便覺神彩再加十倍。“(《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唐風:在祖詠的詩作中,還有一首小詩《終南望餘雪》也曆來備受稱道,現在讓我們來一並欣賞:“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也是“望”,是從 長安城裏遙望其南麵幾十裏外的終南山,看到的是其北邊的山嶺,所以稱其為“陰嶺”。次句寫這些山嶺上的餘雪。由於山峰很高,看上去積雪仿佛浮在雲端。
宋雨:第三句極為傳神。“霽”的意思是雪後初晴。太陽落山前夕陽斜照,陰嶺的樹木中隻有頂端樹梢能被照亮,所以遠處看是“林表明霽色”的畫麵。末句寫看到終南山的雪似乎讓城裏人更感受到傍晚時的寒冷…… 這首借物寄情的小詩被認為是一篇難得的詠雪佳作。有一種說法,指這是祖詠科考時的應試詩。你聽說過相關的故事嗎?
唐風:我很早就讀到過有關的故事,而且不止一個版本。故事說祖詠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科舉考試的要求是寫出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是祖詠寫了四句就擱筆了。主考官說他沒有按要求做,他說四句已經“意盡”。後麵就出現了兩個版本。一個版本說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另一個版本說主考官細細品味,感到祖詠這4句不同凡響,遂點頭錄取。
宋雨:我就此問題到網上去檢索,獲得以下信息:“杜綰……,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甲子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一人。同榜有祖詠等。考官:考功員外郎賈季陽。試題《終南山望餘雪詩》等。”如以上故事和信息屬實,則反映唐代科舉考試對人才的尊重和主考官的開明。
唐風:不管這是不是一首應製詩,其高水準是不容置疑的。至於有人指出“霽”字出律(此處宜用平聲字)。恐怕是因為此字太貼切,詩人不忍改動或替換。詩的下句第三字用平聲“增”來隔句拗救,故仍算合律。《唐詩三百首》也是將其列入“五言絕句”之中。這也說明在難以兼顧的情況下,格律有時是要讓位於立意和表達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