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掠影
舊金山(San Francisco)從地形上看是一個半島。它西邊是太平洋,東邊是舊金山灣。灣的最南端是聖何塞(San Jose)。從1970年代初開始,從Palo Alto到聖何塞的這片穀地被稱為矽穀(Silicon Valley),因為它是美國半導體工業和高技術的中心。如今矽穀的範圍又進一步往舊金山方向擴展了許多。
長度達一百多公裏、寬度也不窄的舊金山灣被兩個半島環繞,與外海大部分隔開,僅留下一個2公裏寬的海峽。直到1937年開通了橫跨海峽的金門大橋以後,南北的交通才變得便捷。這座跨越天塹的紅色懸索橋,不僅是今日舊金山的象征,也是美國的名片之一。
早在17世紀中葉,西班牙航海家就登陸了這片地方。正式的建城是1776年。1821年墨西哥 從西班牙獨立,這片地方便成為墨西哥的領土。在1846-1848年的美墨戰爭中,墨西哥戰敗,失去了西部的大片領土。1847年,這個地方被一位美軍上校命名為San Francisco。當年,這裏不過是一個500人的小鎮。
剛過了一兩年,舊金山灣的東北部發現了金礦,大批懷揣致富夢想的人們蜂擁而至。二十年間,舊金山人口激增到15萬,成了西部首屈一指的大都市。華人早期移民把此地稱為“金山”,因為跟淘金有關。後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又發現了金礦,於是此地改稱“舊金山”,這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一般稱呼。港台地區根據粵語音譯,稱其為“三藩市”。
今天的舊金山人口約87萬,不算多(整個灣區有700多萬人),但它是北加州的文化、商業和金融中心。一些知名的公司或品牌,如X,Craigslist,Uber, Wikimedia Foundation ,Dropbox ,Airbnb,VISA,Wells Fargo ,Ghirardelli,GAP,Levi's等,其總部都是設在舊金山的。
舊金山是個旅遊資源相當豐富的地方,在自然景觀、文化、藝術、科技、北美曆史、餐飲業等方麵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玩一周也是不成問題的。但我們這次一共才5天,大部分時間還去了別處一些地方,所以對舊金山這座城市隻能是蜻蜓點水。我們沒有去藝術館、劇院、科學館、博物館、中國城、金門公園、惡魔島這些值得一遊的地方。但因為事先做了一點功課,且我們租車開,節省了不少時間。此外必要時還乘坐了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11/27968.html),所以效率還是比較高的。下麵說說我們遊覽和遠觀的幾個地方:
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藝術宮緊靠橋頭堡那片綠地的東側,離海不遠。一看建築風格,是古羅馬建築遺址。顯然這是仿古建築,靠近仔細看,用的不是石料,而是混凝土,但屋頂、圓柱、浮雕等都做得十分考究。原來,這是為1915年在此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而修建的。那屆博覽會盛況空前,吸引了全世界1900萬人觀賞。主辦方為博覽會修建了大量的建築,如今大多已經不存。但藝術宮保留下來,成了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這個博覽會當時有雙重的意義,首先,1914年,經過12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美國主持修建的巴拿馬運河完工了,這條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人類曆史上的的偉大工程。博覽會用巴拿馬之名,是一個重大的慶典。
第二點意義也十分重要:在9年以前的1906年4月18日淩晨,舊金山發生了8級的大地震。煤氣管斷裂引起大火,燃燒數日,整個城市被摧毀。地震造成三千多人死亡,導致30萬人無家可歸……然而,舊金山恢複很快。短短幾年,舊金山被建城了一座現代化的都市。這次博覽會在舊金山舉辦,也是對當舊金山人民堅韌不拔、重建家園的禮讚,讓全世界看到一座不起的、浴火重生的城市。
雖然不是真古跡,藝術宮也建得細致、堂皇,且又過去了一百多年,有點像美國的“古跡”了。因此,此處不僅拍照的人多,想把自己加進去的人也多。不一會兒,我就看見了三路美女,雇了專業攝影師來拍藝術照。不是拍婚紗啥的,就一個人自美。我的魚眼鏡頭超廣,對著建築拍,人也進去了。
哥羅多利(Ghirardelli)巧克力店: 我們一路往東步行來到Ghirardelli Square。Ghirardelli巧克力公司在一個大世紀以前具有意大利淵源。這個位於海濱的地區很早以前是一個工廠區,現在已經經過徹底重整。廣場裏有不少商店、畫廊、餐館等。這裏最熱鬧的地方就是Ghirardelli 巧克力店。店裏不僅出售各種巧克力,而且賣品種多樣的巧克力甜點,隊一直排到店外。但嚐一嚐味道果然不錯。
惡魔島(Alcatraz Island):若從西班牙語直譯,應該是“鵜鶘島”,想必當年周圍或島上應有不少這種大型水鳥棲息。附近海域有座“天使島”(Angel Island),對應一個“惡魔島”似乎合適,特別是因為這個島在曆史上是著名監獄島。很多臭名昭著的要犯都曾關在這裏。監獄於1963年關閉,十年後作為一個旅遊景點重新開放。
我事先了解到,島上參觀大約需要4個小時,加上交通,一天就過去了,這樣效率太低,所以這次就掠過了。不過從兩個位置拍攝的照片,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古帆船(Historic Vessels):海邊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東西,我們隻能忍痛割愛,遠遠拍幾張照片。比如下麵這張照片中有兩艘古帆船,現在是作為古跡陳列在那裏,我不知道遊客是否允許進入。
左邊那艘船Balclutha號,它是1886年在蘇格蘭建造的三桅帆船,它總長301尺,總噸位1689噸,用鋼鐵和木材混合製造,用於貨物和穀物運輸,在它的光榮曆史上,航行過非洲好望角和南美最南端達17次之多,是一條質量非常好的貨船。右邊那艘小一些的黑色帆船叫CA Thayer,是本地於1895nian 製造的木船,它長219尺,總噸位457噸,它的工作是運送原木和海產品。
漁人碼頭 (Fisherman's Wharf ):它的得名,源於此處過去是意大利漁民的聚集區。現在這裏早已經不是打魚的地方了。它在1970年代被建城了一個旅遊綜合設施,集購物、餐飲、室外藝術、碼頭為一體。這裏終日遊人如織,是一個輕鬆愜意的景點。
下麵第一張照片是漁人碼頭的入口,那個帶螃蟹的標誌很醒目。那輛白色的轎車是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盡管舊金山已經有幾百輛在街上開,但它畢竟是新生事物,還是引入注目的。第二章照片拍是一個露天演唱會。那一場,歌手、樂手頭發都花白了,觀眾(隨意出入)也基本上是半百以上的人。台上唱著我不熟悉的老歌。唱的、聽的都很投入、動情,邊上年輕人來來往往,毫無表情。一代人是有一代人的江湖啊!
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嚴格說來,這是“八曲花街”,它是Hyde and Leavenworth St. 之間的一個街區,長180米,坡度達27度。如果是直路,汽車難以通行,於是在1922年,該街區的產權人就建造了這一條號稱“the most crooked street in the world”。這條路自上而下單行。多虧舊金山不下雪,否則就麻煩了。
科伊特塔(Coit Tower):沿著Lombard Street邊上的樓梯一路登上去,回頭遠眺,能看到遠處的downtown的一大片建築,高聳的科伊特塔(Coit Tower)以及遠處的海景。這座裝飾性的塔建於1933年。當時一位名叫Lillie Hitchcock Coit的闊太太給城市捐了一大筆錢,於是就建了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高塔,上麵有360度的觀景台,如今也是舊金山景觀。
阿拉莫廣場(Alamo Square):夕陽西下,我們打了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來到幾公裏外的Alamo Square。我們的目的是去看“彩繪女士”(Painted Ladies)。這個名稱始於1970年代,用於形容塗有幾種靚麗顏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舊金山有上百處Painted Ladies,然而最出名的就是這裏的“六姐妹屋”(Six Sisters),這是舊金山的一景。這並排的“六姐妹”有著百年不變的風韻。就連1906年的8級大地震,她們也無大恙。房子是不能參觀的,因為它們是私宅,有人住在在裏麵。
最後一項嗎,當然是吃。我不是一個講究吃的人,但也知好歹,知道舊金山的海鮮不錯。了解那裏的朋友跟我說,舊金山的很多餐館都有較長的曆史,老板特別講究聲譽,很在乎顧客的評價,所以那裏的飲食是高水準的。我想,不隻是做飯,做任何事情,若是講究聲譽、盡力為之,同時不糊弄自己,則都有望達到較高的水準。
豐富愉快的一天其實也留下了暫時無法彌補的遺憾 — 除卻去斯坦福的那個半天,這一天是我們在灣區唯一的一個大晴天,但我們沒有去看金門大橋。於是這一次,大橋在我的眼中總是煙霧繚繞的模糊景象。不過沒關係,整整40年前的1984年,那位加州前著名州長,就替我說過一句言簡意賅的話 —
【相關博文】
《Waymo,GoCar 與 Cable Car 相遇在舊金山》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11/27968.html
《灣區的紅杉林: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412/12077.html
《灣區小城Sausalito》
謝謝臨覽。這就好。
不過,我不太理解一個尚未就任的總統,是如何影響某個州的某個城市的警力部署的。
謝謝來訪。前些天也有網友提到治安問題,令人遺憾(即便沒有影響到我這個旅遊者)。但願以後能有好轉。不知是否與加州過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