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們從盧塞恩(Lucerne)出發,乘蒸汽輪船大約1小時左右到達瑞吉(Mt Rigi)山腳下的小山鎮菲茨瑙(Vitznau) 。船碼頭與紅色齒軌小火車VRB的車站相鄰。一列小火車已經等候在那裏,並且遊客上車後很快就出發。小火車登山出發時間和輪船到達時間銜接得非常好。
紅色齒軌小火車的大多數車廂與普通觀光火車的車廂相似,但也有1、2節沒有玻璃窗遮攔的複古老車廂。先生和我上入複古老車廂,便於賞景和拍攝照片(沒有玻璃窗反光)。我們知道向著火車前進方向在車廂左邊的座位是觀賞湖光山色的最佳位置,並且我們上車時可以做這樣的選擇。然而,看到跟在我們身後上車講中文的幾位遊客,先生和我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坐到車廂最右邊的位置,將好座位讓給那幾位遊客,主要是因為我們對這裏的湖光山色比較熟悉,並且我們徒步下山時還有機會俯瞰那邊的美景。
大概是因為7月旅遊旺季,複古老車廂裏坐滿了遊客。我們這兩條麵對麵的長座椅上總共坐了10位遊客,其中8位華人(包括我們在內)。從交談中得知,另外6人分別是來自浙江杭州的A家庭以及來自上海的B家庭。A家庭的女兒在英國留學,剛上完大學1年級;她利用暑假帶來自杭州的父母在英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旅行。而B家庭的女兒在法國留學,今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在香港找到一份工作;在上班之前帶來自上海的父母到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旅行。B家庭祖藉浙江寧波,所以,這兩條麵對麵的長座椅上坐的8位華人都與浙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在異國他鄉的旅途中,老鄉見老鄉,沒有兩眼淚汪汪,卻是相談甚歡。從他們口中得知,沒有購買瑞士通票(Swiss Travel Pass)的B家庭每人用100多瑞士法郎購買了探訪瑞吉山的交通票(船票、火車票、和纜車票)。先生和我為有這麽多的同胞出國旅行感到高興。我們基本上是靜聽,偶爾插話,大多數時間是賞景。雖然坐在車廂最右側不便於欣賞登山火車前進方向左側的湖光山色,但登山火車右側的沿途風光也賞心悅目。
大約30分鍾之後,紅色齒軌小火車到達到達終點站瑞吉庫爾姆(Rigi Kulm),我們3個華人家庭分道揚鑣賞景。然而,隻過了一小會兒,與我們一起上山的絕大多數遊客乘同一輛小火車下山,隻剩包括我們在內的極少數遊客留在山頂漫步靜觀賞景。為什麽絕大多數遊客那麽快就下山呢?看照片就知道答案啦:-)))。
音樂《Pastorale 田園曲》
照片1:先生從火車站布告欄窗拍攝的遊覽瑞吉山線路圖(注:照片頂部白影部分是拍照片時窗玻璃的反光)。在此照片上,我編輯加了(1)紅色五角星;(2)我們徒步1小時左右下山至瑞吉卡爾特巴德站的線路;(3)用白色和黑色重新寫了主要的地名。
【小插曲1:】剛見到多頭象照片6中的那頭瘦骨伶仃的牛時,我納悶地問先生:“這些牛怎麽長得象我們在坦桑尼亞阿魯薩見到的牛,那麽瘦?這裏牧場的草如此茂盛,難道它們吃不飽?還是它們生病了,或者得了厭食症?”先生尚未來得及回答,我就看到了多頭象照片7中的肥胖豐滿的牛,開心地說:“嗯,這些牛才象在牧草豐盛的環境中長大。”聽了我的問話和自言自語,先生笑了,得意地說:“你問對人了,我從小放過牛,對牛很了解。”接著,他解釋說:“那些瘦牛其實很健壯,肌肉多、脂肪少,是很好的菜牛。而那些胖牛是產奶的母牛,所以比較豐滿。”噢,原來是這麽回事。接著,我又問:“那麽,菜牛都是公牛嗎?還是公牛和母牛都有?”先生微笑著回答:“菜牛是公、母都有;但奶牛一定是母牛。”我被他的回答逗笑了,我當然知道產奶的牛當然一定是母牛啦:-)))。
照片8:一頭萌萌的小牛犢好奇地看著路過的小火車和火車上的我們這些遊客。
【小插曲2:】下車走向山頂時,我對先生說:“山下陽光燦爛、風輕雲淡。沒想到山上卻如此雲霧深重,有點失望噢。”沒想到先生卻興奮地說:“我喜歡現在這樣濃霧彌漫、朦朦朧朧的氣氛,有一種神秘感,使我想起了電影《呼嘯山莊》。”聽了先生的話,我開心地哈哈大笑,說:“你還真是會聯想呀,但現在沒有呼嘯的狂風,隻有壯觀的雲霧。”他微笑著回答:“那就叫《雲霧山莊》吧。”
照片20:位於山頂上的瞭望塔。因為山頂濃霧彌漫、能見度極低,沒有一位遊客登上瞭望塔。能見度好的旅遊旺季日子裏,遊客時常必須排隊等待上瞭望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