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就聽說鬆江縣城有個“醉白池”,一直以為是嗜酒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那裏喝醉了,掉進了池子,由此得名。後來有老人告訴我,不是李白,是白居易。“噢,原來是白居易喝醉了,掉進了池子。”不對、不對,是因為康熙年間園子的主人顧大申特別追崇白居易,沉醉於此,效仿河南安陽的“醉白堂”,所以起名“醉白池”。原來沒人喝醉啊?那個顧大申又是什麽人物呢?也可以算是個江南才子吧,詩書畫都頗有造詣。其實在顧大申之前,園子的主人更出名,是明末的大才子董其昌,曾任禮部尚書,名氣大多了吧。
曆代主人的名氣大,園子當然也沾光,成了名園。但是當年從城裏去醉白池公園可難啦。先要到徐家匯天鑰橋路的徐匯長途汽車站,然後轉乘去鬆江的郊縣長途,一路顛簸到鬆江城,下來之後還要步行好一段路。本來知道醉白池的人就不是很多,這樣一來去過的人就更少了。現在好了,地鐵9號線修到了園子門口,所以我知道後立馬趕了過來。
說實在的,跟大多數江南園林一樣,醉白池無非也是“古木蔥蘢、亭台密布、曲欄橫檻、回廊曲徑” …… 不見得有什麽特別的地方,至少我看不出來。它以園子中間的荷花池為主體,以不規則的手法建造池岸,再配以竹、梅、假山、奇石,營造出一點意境,算是不錯的園林,卻談不上有什麽神來之筆。
倒是園子門口的那堵照壁上的磚雕,刀法精致,角度也很獨特,斜眺俯瞰,將醉白池的主景、近景、遠景、背景突現出來,令遊客們駐足。而其它的什麽“池上草堂”、“樂天軒”、“寶成樓”等等,在我看來都常見於江南園林,雖談不上多少特色,卻講得出一點曆史。比如“四麵廳”,又名“柱頰山房”,原為董其昌潑墨暢吟之處,董公曾為此廳書屏:“堂敞四麵,麵池背石,軒豁爽愷,前有廣庭,齊柯叢筱,映帶左右,臨世濯足,希右振纓“。據載他當時交結了一批文人,經常在此處吟詩作賦,詠解不斷,由此出名。
照壁
四麵廳
要說特點的話,也許是因為醉白池地處偏遠,文革期間遭受的破壞相對來說小很多,好些石碑真跡都保存完好,而不像其它園子裏的東西,大多數是後來重修的。醉白池裏有《赤壁賦》、《雲間邦彥圖》、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等許多碑刻,其中難得一見的是《竹葉詩》和《魁星像》。
《竹葉詩》據說是三國名將關雲長所做的一首五絕: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相傳身在曹營的關羽有一天在住所的院子裏散步的時候,思念主公劉備,吟成小詩一首。當時他身邊沒有筆墨紙硯,於是拔出佩刀,在旁邊小柴房的兩扇門板上劃了起來,用剛毅的刀鋒,將這首《竹葉詩》以兩幅竹葉圖的形式刻在了門板上,充分展示了一代武夫關老爺子獨特的文采。
如果說關雲長以刀代筆是不得已,那麽改琦以字作畫就是精心打造。《魁星像》石碑刻於嘉慶年間的,清代著名畫家改琦用孔子的“正心修身,克己複禮”八個字畫成了一個手舞足蹈的“文魁星”像。
你看得出來嗎?
© 梁兄 2013年11月於新澤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